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每日一练(2021-05-17)

发布时间:2021-05-17


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下列关于入海排污口设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选题】

A.应当将排污口深海设置,实现离岸排放

B.在海洋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滨海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不得新建排污口

C.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完成备案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将入海排污口设置情况通报海洋、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D.入海排污口位置的选择,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水动力条件和有关规定,经科学论证后,报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海洋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海滨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不得新建排污口。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当将排污口深海设置,实行离岸排放。设置陆源污染物深海离岸排放排污口,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水动力条件和海底工程设施的有关情况确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根据《关于生产和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建设项目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禁止新建、扩建生产和使用作为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溶剂、清洗剂、加工助剂、气雾剂、土壤熏蒸剂等受控用途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建设项目

B.改建、异址建设生产受控用途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建设项目,禁止增加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能力

C.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化工原料用途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建设项目,生产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用于化工产品的专用原料用途

D.新建、改建、扩建副产四氯化碳的建设项目,应当配套建设四氯化碳处置设施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方案和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进展情况,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并公布限制或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生产、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建设项目的类别,制定并公布限制或者禁止生产、使用、进出口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名录。 因特殊用途确需生产、使用前款规定禁止生产、使用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按照《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有关允许用于特殊用途的规定,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 。【多选题】

A.安装使用监测设备

B.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C.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D.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操作人员的责任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关于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向已有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水污染物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 可以制定地方水环境质量标准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囯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 可以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 可以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向已有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土壤污染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说法错误的是()。【多选题】

A.各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禁止可能造成土壤污染重点污染物排放

B.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采取措施防止土壤污染

C.各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土壤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D.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监测和定期评估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企业事业单位拆除设施、设备或者建筑物、构筑物的,应当采取相应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拆除设施、设备或者建筑物、构筑物的,应当制定包括应急措施在内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报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并实施。各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土壤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按照相关标准和总量控制的要求,严格控制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重点污染物排放。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采取措施防止土壤污染。危库、险库、病库以及其他需要重点监管的尾矿库的运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监测和定期评估。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4年)某肉类加工企业产生的废水中COD为1000mg/L,SS为800mg/L、氨氮为85mg/L;要求出水COD≤100mg/L、氨氮≤15mg/L。则该企业废水处理可以采用的工艺流程是( )。

A.进水→预处理→SBR→UASB→沉淀消毒→排放
B.进水→预处理→UASB→接触氧化→沉淀消毒→排放
C.进水→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SBR→沉淀消毒→排放
D.进水→预处理→水解酸化→UASB→沉淀消毒→排放
答案:B
解析: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80-2010》



B项中UASB为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厌氧分为三个阶段: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产甲烷,水解酸化利用厌氧整个过程中的产甲烷菌与水解产酸菌生长速度不同,将厌氧处理控制在反应时间较短的厌氧处理水解酸化阶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下列说法中,符合建设项目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规定的是( )。

A.为确保污染防治效果,某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在主题工程运行时也同时投入使用
B.某企业由于排污情况的不确定性,其废弃处理设施在主体工程设计完成后,方启动设计
C.由于实际产能未能达到设计产能的一半,为节约能耗,某企业关停了两套废水处理设施中的一套
D.为持续提升污染防治效果,某企业自行改造与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不同的废弃治理设施
答案:A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B项,废气处理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C项,企业不得擅自关闭废水处理设施;D项,废气治理设施不符合批准的环境会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在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只准从事的活动是( )。

A.旅游
B.参观考察
C.科学研究观测
D.驯化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答案: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十八条规定,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第一题 道路改扩建项目



拟对某一现有省道进行改扩建,其中拓宽路段长16km,新建路段长8km,新建、改建中型桥梁各1座,改造后全线为二级干线公路,设计车速80km/h,路基宽24m,采用沥青路面,改扩建工程需拆迁建筑物6200m2



该项目沿线两侧分布有大量农田,还有一定数量的果树和路旁绿化带,改建中型桥梁桥址,位于X河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外边缘,其下游4km处为该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新建桥梁跨越的Y河为宽浅型河流,水环境功能类别为Ⅱ类,桥梁设计中有3个桥墩位于河床,桥址下游0. 5km处为某鱼类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公路沿线分布有村庄、学校等,其中A村庄、B小学和某城镇规划住宅区的概况及公路营运中期的噪声预测结果见表1-1。





【问题】



1.给出A村庄的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及评价量。



2.针对表中所列敏感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说明理由。



3.为保护饮用水pk源地水质,应对跨X河桥梁采取哪些配套环保措施?



4.列出Y河环境现状调查应关注的重点。



5.可否通过优化桥墩设置和施工工期安排减缓新建桥梁施工对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给出A村庄的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及评价量。


答:(1)A村庄的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为昼间和夜间。


(2)评价量分别为昼间和夜间的等效声级LeqdB( A)、Ld和Ln


2.针对表中所列敏感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说明理由。


答:(1)A村应搬迁。


理由:该村噪声超标较高,且位于二级公路两侧区域,属于4a类区,采取声屏障降噪也不一定能取得很好效果。另外该村住户较少,比较容易搬迁。


(2)城镇规划的住宅区,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调整线路方案,使线路远离规划的住宅区。


②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窗以及绿化。


③优化规划的建筑物布局或改变前排建筑的功能。


理由:该段为新建路段,可以通过优选线路方案,使线路远离规划的住宅区;也可以设置声屏障并安装隔声窗、建设绿化带的措施达到有效的降噪效果;当然作为规划住宅区,也可以调整或优化规划建筑布局或改变建筑功能。


(3)B小学不必采取噪声防治措施。


理由:营运中期昼间达标,夜间虽然超标,但超标量较小,且夜间学校无人住宿。


注意:虽然一般认为超标就得采取措施,但按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环境噪声超标,二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考试时应依法作答。


3.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应对跨X河桥梁采取哪些配套环保措施?


答:根据项目特点,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应对X河桥梁采取的配套环保措施有:


(1)提高桥梁建设的安全等级。


(2)限制通过桥梁的车速,并设警示标志和监控一设施。


(3)设置桥面径流导排系统,防止污水排入水中,并在安全地带设事故池,将泄漏的危险化学品引排至事故池处置,防止排入水中。


(4)桥面建设防撞装置(如防撞护栏)。


4.列出Y河环境现状调查应关注的重点。


答:根据项目特点,Y河环境现状调查应关注的重点有:


(1)关注拟建桥位下游是否有饮用水水源地及取水口。


(2)关注桥位下游鱼类保护区的级别、功能区划,主要保护鱼类及其保护级别、生态特性、产卵场分布,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及保护要求等。


(3)调查河流的水文情势,包括不同水期的流量、流速、水位、水温、泥沙含量的变化情况。


(4)调查水环境质量是否满足Ⅱ类水体水质。


(5)沿河是否存在工业污染源,是否有排污口入河。


5.可否通过优化桥墩设置和施工工期安排减缓新建桥梁施工对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说明理由。


答:(1)根据题中所给项目特点,经分析可知,可以通过优化桥墩设置和施工工期安排减缓新建桥梁施工对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2)理由:减少桥墩数量(甚至可以考虑不设水中墩),这样就减少了对河道的扰动,降低对水质的污染,可以减缓新建桥梁施工对保护区的影响;施工工期安排时,避开鱼类繁殖或洄游季节施工,避免对水文情势的改变,也可以减缓对保护区鱼类的影响。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