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每日一练(2020-06-19)

发布时间:2020-06-19


2020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行为属禁止的。【多选题】

A.安置移民

B.修建铁路

C.砍伐植被

D.修建公路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一切破坏植被的活动。禁止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安置移民。对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的农牧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组织迁出,并妥善安置。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尚未迁出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由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主管部门妥善安排。 未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指定的部门同意,不得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进行修建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或者限制在相关自然保护区域内( )等人为干扰、威胁野生动物生息繁衔的行为。【多选题】

A.引入外来物种

B.营造单一纯林

C.过量施洒农药

D.人工繁育野生动物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禁止或者限制在相关自然保护区域内引入外来物种、营造单一纯林、过量施洒农药等人为干扰、威胁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行为。

3、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地方铁路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多选题】

A.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B.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C.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D.对公众提出的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地方铁路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敏感区是指()。【单选题】

A.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有特别关联度的区域

B.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有特别敏感的区域

C.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人文环境保护区域,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有特别敏感的区域

D.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人文环境保护区域,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有特别关联度的区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有特别敏感的区域。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多选题】

A.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

B.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

C.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

D.对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环境风险分为( )三种类型。
A.火灾、爆炸、中毒 B.爆炸、恶臭、中毒
C.火灾、泄漏、恶臭 D.爆炸、泄漏、火灾

答案:D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环境风险的三种类型。答案显然。

表达水土流失的定量指标有( )。
A. 侵蚀模数
B.侵蚀类型
C. 侵蚀面积
D. 侵蚀量

答案:A,C,D
解析:

某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污水排入附近大河,距排污口下游4km有集中饮用水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预测该项目混合过程段的水质最低应选用()模式。

A:零维
B:一维
C:二维
D:三维
答案:C
解析:
大、中河流一、二级评价,且排放口下游3~5km有集中取水点式或其他特别重要的环保目标时,均应采用二维及三维模式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因此,该项目混合过程的水质最低选用二维模式。

第三题 金属矿山项目  某大型金属矿山所在区域为南方丘陵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670 mm,属泥石流多发区,矿山上部为褐铁矿床,下部为铜、铅、锌、镉、硫铁矿床。矿床上部露天铁矿采选规模为1.5×106t/a,现已接近闭矿。现状排土场位于采矿西侧一盲沟内,接纳剥离表土,采场剥离物,选矿废石,尚有约8.0×104m3可利用库容。排土场未建截排水设施,排土场下游设拦泥坝,拦泥坝出水进入A河,露天铁矿采场涌水直接排放A河,选矿废水处理后回用。
  现拟在露天铁矿开采基础上续建铜硫矿采选工程,设计采选规模为3.0×106t/a,采矿生产工艺流程为剥离、凿岩、爆破、铲装、运输,矿山采剥总量为2.6×107t/a,采矿排土依托现有排场。新建废水处理站处理采场涌水,选矿生产工艺流程为破碎、磨矿、筛分、浮选、精矿脱水,选厂建设尾矿库并配套回用水、排水处理设施,其他公辅设施依托现有工程。尾矿库位于选厂东侧一盲沟内,设计使用年限30年,工程地质条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续建工程采、选矿排水均进入A河。采矿排水进入A河的位置不变,选矿排水口位于现有排放口下游3500m处进入A河。
  在A河设有三个水质监测断面,1#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上游1000m,2#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下游1000m,3#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下游5000m,1#、3#断面水质监测因子全部达标。2#断面铅、铜、锌、镉均超标。土壤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铁矿采区周边表层土壤中铜、铅、镉超标。采场剥离物,铁矿选矿废石的浸出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浸出液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矿区周边有2个自然村庄,甲村位于A河1#断面上游,乙村位于A河3#断面下游附近。居民以种植水稻、果树、茶叶为主,生产生活用水均为地表水。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列出该工程还需配套的工程和环保措施。 指出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含重金属的污染源。 指出该工程对甲、乙村庄居民饮水是否会产生影响?说明理由。 说明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

答案:
解析:
根据题中所给项目特点,工程还需配套的工程和环保措施包括:   (1)续建工程拟利用的原铁矿排土场,需建设截排水设施及拦泥坝出水回用设施。   (2)续建工程的尾矿库需建设截排水设施及坝后渗水池(或消力池),且尾矿库及渗水池需采取防渗措施。   (3)需配套建设续建工程选厂至尾矿库的输送设施。   (4)露天铁矿闭矿后,需对原铁矿选厂采取改造利用或进行处理。   (5)破碎、磨矿、筛分车间的粉尘治理设施。   (6)泥石流防护工程。   (7)尾矿库与选矿厂废水排放的监测设施。根据题中所给项目特点,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含重金属的污染源有:   (1)产生含重金属的扬尘或粉尘污染源,如采矿生产中的凿岩、爆破、铲装、运输;选矿生产中的破碎、磨矿、筛分。   (2)排放(特别是非正常排放)的水体中含有重金属的污染源,如选厂排水设施;尾矿及排水设施;采场涌水及处理站。(1)该工程不会对甲村饮水产生影响。   理由:甲村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上游1000m(即1#监测断面的上游),且所处河段的水质不超标;同时,甲村距离拟建工程选厂排水口(1000+3500=4500m)较远。因此,拟建工程选矿排水不会影响到甲村。   (2)该工程将对乙村饮水产生影响。   理由:乙村位于本工程新建排水口下游5000m附近(即3#监测断面附近),虽然现状水质不超标,但是仍然有可能出现重金属超标的情况。因为该工程现在已接近闭矿,采选规模较小,但铁矿排水口下游1000m的2#断面重金属仍然超标。续建规模较大的本工程营运后可能会导致乙村所处河段出现重金属超标。(1)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包括:   ①采场及采矿中的凿岩、爆破、铲装、运输;   ②选矿厂的破碎车间、磨矿车间和筛分车间;   ③采场涌水处理站及选矿厂排水设施;   ④尾矿库及其渗水池。   以上污染源产生的扬尘会污染农田,排水(特别是事故排放)进入农灌水体也会污染农田。   (2)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污染因子主要有:粉尘、铜、铅、铬、锌、镉、砷、汞、镍等重金属。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