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每日一练(2021-01-13)

发布时间:2021-01-13


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依据《土壤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应当制定规划,完善相关标准和措施,加强农用地()使用指导和使用总量控制,加强农用薄膜使用控制。【单选题】

A.农药、化肥

B.农药

C.种子、化肥

D.化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国务院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应当制定规划,完善相关标准和措施,加强农用地农药、化肥使用指导和使用总量控制,加强农用薄膜使用控制。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下列应当划分为基本草原的是( )。【单选题】

A.割草地

B.放牧场

C.具有旅游价值的草原

D.作为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草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国家实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下列草原应当划为基本草原,实施严格管理:(一)重要放牧场;(二)割草地;(三)用于畜牧业生产的人工草地、退耕还草地以及改良草地、草种基地;(四)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具有特殊作用的草原;(五)作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草原;(六)草原科研、教学试验基地;(七)国务院规定应当划为基本草原的其他草原。基本草原的保护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3、依据《土壤污染防治法》,()应当制定规划,完善相关标准和措施,加强农用地农药、化肥使用指导和使用总量控制,加强农用薄膜使用控制。【单选题】

A.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B.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

C.国务院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D.国务院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国务院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应当制定规划,完善相关标准和措施,加强农用地农药、化肥使用指导和使用总量控制,加强农用薄膜使用控制。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突发环境事件有关规定的说法, 正确的有( )。【多选题】

A.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B.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C.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D.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有关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评估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组织制定预警方案;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评估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5、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不属于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要求的是()。【单选题】

A.2016年底前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要求,全部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氮肥生产项目

B.港口、码头,装卸站的经营人应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活动污染水环境的应急计划

C.敏感区域(重点湖泊、重点水库、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全面达到一级 A排放标准

D.敏感区域和大中型灌区,要利用现有沟、塘、窑等,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格栅和透水坝,建设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地表径流集蓄池等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年底前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要求,全部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氮肥生产项目不属于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的要求。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6-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是指()。

A.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评价的方法和制度
B.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C.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评价的方法和制度
D.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答案:B
解析:
考前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答案:
解析:






3 00万t垃圾填埋场项目


【素材】


某大城市拟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万t,填埋厚度为25 m,主要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统以及覆盖和封场系统。按工程计划,该填埋场20 1 1年1月投入使用。该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预计为120 t/d。拟将渗滤液送至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为30 000 t/d,目前日处理量为23 000 t/d。拟选厂址特点见表1。



【问题】


1.该填埋场选址和所建设施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2.该填埋场可选用何种防渗衬层? ( )


A.不需要使用衬层,现有土壤性质可以满足防渗要求


B.采用厚底不低于2m,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


C.采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 cm/s且厚度不小于0.75 m


D.采用双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且厚度不小于0.75 m


3.可以进入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为( )。


A.生活垃圾焚烧炉渣


B.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C.含水率为65%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


D.禽畜养殖废物


E.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4.该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式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5.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答:该垃圾填埋场选址合理;所建设施不完善。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


制标准》(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应配备的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


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设施、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


统、覆盖和封场系统。在本案例中,基础层底部与地下水最高水位距离约0.9 m,不


到Im,因此更应建立地下水导排系统并确保填埋场的运行期和后期维护与管理期内


地下水水位与基础层底部距离大于1 m。此外,由于该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万t,


填埋厚度为25 m,按照《标准》要求,应建立甲烷利用设施或火炬燃烧设施来处理


填埋场产生的甲烷气体。


2.该填埋场可选用何种防渗衬层? (C)


A.不需要使用衬层,现有土壤性质可以满足防渗要求


B.采用厚底不低于2m,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


C.采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且厚度不小于0.75 m


D.采用双层人T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且厚度不小于0.75 m


3.可以进入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为(AB)


A.生活垃圾焚烧炉渣


B.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C.含水率为65%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


D.禽畜养殖废物


E.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4.答:不可行。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08),首先生活垃圾填埋场必须设置污水处理装置,其次经填埋场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废水如果因为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而送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时,要求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每日处理渗滤液的总量不超过污水处理总量的0.5%,并不超过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额定的污水处理能力。该案例超过了0.5%。


5.答: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填埋场渗滤液泄漏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填埋场产生气体的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填埋场孳生的害虫、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填埋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盖压实的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一、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和政策、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运用的法律法规的适用性;(2)分析建设项目与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及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和“二、项目分析(4)不同工程方案(选址、规模、工艺等)的分析比选”。该题考查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08)中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及根据场址实际情况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规模而需要配套建设的设施。举一反三:根据《大纲》要求,对于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掌握生活垃圾填埋,生活垃圾焚烧,危险废物填埋,危险废物焚烧,危险废物贮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对于场址的选择,出题角度经常为“给出不同场址的各类条件,进行比对,从而选择更为合理的选址”,来考查考生对场址选择的相关要求的掌握程度。为了便于记忆,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规则笔者简单归纳为:符合规划、避开保护区域、标高不小于5 0年一遇洪水位、避开地质不稳定区域。详细内容参见GB 16889-2008。


2.《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该题考查的是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处的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渗衬层。该案例中,天然基础层厚度2.5 m,饱和渗透系数为1.0*10-6 cm/s,应采用厚底不低于2m,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 cm/s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或者防渗能力更好的防渗衬层。举一反三:防渗衬层是指设置于填埋场底部及四周边坡的、由天然材料和(或)人工合成材料组成的防止渗漏的垫层,可分为天然黏土防渗衬层、单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一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黏土衬层或者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双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两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黏土衬层或者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笔者将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防渗衬层选择情况归纳如下(表1)。



防渗衬层选择时可按照表1选择或者选择防渗能力更好的。对于危险废物填埋场的防渗衬层的选择大家可以自行归纳。


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该题考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废物的入场要求。A、B均为可直接进入该填埋场的垃圾,C的含水率过高,D不可进入,而对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则有三个条件的限制。举一反三:可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物有:①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②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③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④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经处理后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物有:(1)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包括飞灰、底渣)。①含水率小于300;②二口恶英含量低于3 μg TEQ/kg;③按照HJ/T 300制备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金属离子等)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的限值。(2)经过下列处理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的感染性废物。①按照HJ/T 228-2006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化学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②按照HJ/T 229-2006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微波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③按照HJ/T 276-2006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高温蒸汽处理,并满足处理效果检验指标。(3)经处理后,按照HJ/T 300-2006制备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规定的限值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4)厌氧产沼等生物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粪便经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和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60%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不得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物有:①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②未经处理的粪便;③禽畜养殖废物;④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⑤除本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之外的任何液态废物和废水。


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该题从两个角度考查了渗滤液的处理问题。①垃圾填埋场必须要有渗滤液处理装置。②经过处理后的渗滤液送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时,对于处理量的要求。举一反三:关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考查角度较多,以下两个方面应该注意:①到20 1 1年7月1日以后,生活垃圾填埋场必须自行处理渗滤液并达到标准要求,不允许再送往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②年轻(5年以内)的垃圾填埋场和老(5年以上)的垃圾填埋场,二者渗滤液组分的区别(表1)。



5.《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该题考查对项目的环境影响的分析。对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外乎就是从水、气、声、渣、风险、生态、景观、土壤、地质这些方面来考虑,并逐条分析。举一反三:大家在分析一个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时,首先分析该项目会产生水、气、声、渣、风险、辐射中的哪些污染,然后逐个分析这些污染因素对水环境(地表水和地下水)、气环境、声环境、土壤、生态、景观和人类安全健康的影响。从这些角度入手,基本可以做到分析全面,没有遗漏。总而言之,该案例重点考查的是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有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希望诸位考生能以此题为例,仔细研读《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8-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 99-20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在( ),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
A、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
B、城市市区内
C、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旁
D、0 类或1 类声环境功能区内

答案:A
解析:
见教材P121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