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章节练习(2021-01-16)

发布时间:2021-01-16


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五章 环境政策与环境准入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加强林地草地园地土壤环境质量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严格控制林地、草地、园地的农药使用量,限制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B.完善生物农药、引|诱剂管理制度,加大使用推广力度

C.优先将重度污染的牧草地集中区域纳入禁牧休牧实施范围

D.加强对重度污染林地、园地产出食用农(林)产品质量检测,发现超标的,禁止种植农作物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加强林地草地园地土壤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林地、草地、园地的农药使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完善生物农药、引诱剂管理制度,加大使用推广力度。优先将重度污染的牧草地集中区域纳入禁牧休牧实施范围。加强对重度污染林地、园地产出食用农(林)产品质量检测,发现超标的,要采取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负责)

2、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散煤治理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的有关要求,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鼓励余热、浅层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取暖。加强煤层气(煤矿瓦斯)综合利用,实施生物天然气工程

B.到2020年,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区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

C.重点区域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推广清洁高效燃煤锅炉

D.加快重点输电通道建设,提高重点区域接受外输电比例。因地制宜、加快实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五年规划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大力推进散煤治理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拓宽清洁能源消纳渠道,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推动清洁低碳能源优先上网。加快重点输电通道建设,提高重点区域接受外输电比例。因地制宜、加快实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五年规划。鼓励余热、浅层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取暖。加强煤层气(煤矿瓦斯)综合利用,实施生物天然气工程。到2020年,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区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及珠三角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比2015年均下降10%左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及汾渭平原煤炭消费总量均下降5%左右;重点区域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推广清洁高效燃煤锅炉。

3、《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确定的基本原则包括()。【多选题】

A.保护优先,预防为主

B.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C.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D.避免重复,互为补充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确定的基本原则包括:(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2)高度重视,精心组织(3)保护优先,限制开发(4)避免重复,互为补充

4、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单选题】

A.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B.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全国重要的创新区域,我国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及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区,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C.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

D.我国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5、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各类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不包括()。【单选题】

A.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B.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C.海洋和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D.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重点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草原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物种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海洋和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5年)回收含碳五以上单一组分的高浓度有机废气,合适的工艺有( )。

A.生物过滤
B.催化氧化
C.活性炭吸附
D.溶剂吸收
答案:D
解析:
2019版教材P40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处理技术主要有两类:一是回收类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等;二是消除类方法,主要有燃烧法、生物法、低温等离子体法和催化氧化法等。生物过滤和催化氧化都属于消除类方法,不能回收,故AB错误;吸附法适用于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有效分离,故C错误。

某工厂的COD排放浓度为35mg/L,废水排放量为14400m3/h,地表水的COD标准执行20mg/L,地表水上游COD浓度是15mg/L,且上游来水流量40m3/s,则ISE是()。

A:0.7
B:7
C:2520
D:2.5
答案:A
解析:
水质预测因子ISE=(cpiQpi/[(csi-chi)Qhi],式中:cpi为水污染物i的排放浓度,mg/L;Q为含水污染物i的废水排放量,m3/s;csi为水污染物i的地表水水质标准,mg/L;chi为评价河段水污染物i的浓度,mg/L;Qhi为评价河段的流量,m3/s。14400m3/h=4m3/s。将题中数据代入上式,ISE=(35*4)/[(20-15)*40]=0.7。

油田开釆项目
题干

问题
1.确定本项目的生态评价范围。
2.指出本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3.识别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源项,判断事故的主要环境影响。
4.从环境保护角度判断完井后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存在问题,简述理由。

答案:
解析:
1.确定本项目的生态评价范围。
答:(1)本项目涉及敏感保护目标一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1级。
(2)因为本项目有非局部、潜在的、长期的、重要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影响,要从维护生态完整性的需要和敏感生态目标的保护来确定评价范围;因此,本项目的生态评价范围应以重要评价因子(地表水、生物量等)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不小于8—30km,至少应将区块外17km的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包括在内。
(3)其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应为开发区块外延3公里范围。井场及集输管线评价范围为工程占地区外围500m以及包括省级自然保护区。
【点评分析】:评价范围与评价等级是密切相关的,评价范围又要根据环境敏感目标进行适当外延。先定级,后范围,再调整。此题为高频考点,说明该知识点非常重要,包括大气、地面水、地下水、生态、声环境、环境风险评价等。
2.指出本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答: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基本农田、草地、林地、河流(河流甲和河流乙)、水塘。
【点评分析】:送分题。按题意,划出相关的目标。但要记住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范畴较大,一定要涵盖所有要素。
3.识别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源项,判断事故的主要环境影响。
答:(1)主要是钻井作业井喷事故、集输管线破裂、站场等储油设施破损油类外泄或遇火引发的环境风险事故。
(2)石油烃外泄造成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植被的污染:污染空气对人群及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落地油会造成土壤的污染,使土壤透气性下降,影响植物生长,严重时可导致植物死亡;随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造成水体污染,影响水生生物正常生长与繁殖,影响地表水功能;石油烃类着火发生爆炸易酿成安全事故,同时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危害;在灭火过程中大量的人员、机械活动对生态的破坏,还存在灭火剂对环境的污染。
【点评分析】: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做任何一个项目时,均应考虑其是否有环境风险因素,如果有就需要深入进行评价。不只是污染型项目需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交通运输项目也涉及环境风险评价,如公路、铁路、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等,釆掘类项目也涉及环境风险评价,如石油开釆、天然气开釆、煤层气开釆、煤矿开釆等。
4.从环境保护角度判断完井后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存在问题,简述理由。
答:(1)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钻井废水釆取在井场泥浆池中自然干化,就地处理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2)这三类物质虽然均产生于井场钻井过程,但分别属于不同的污染物类型,其具体来源、成分均不同,不应混合在一起处理,且现状处理方式不符合固废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而应分别进行处理。
【点评分析】:本题实际考察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应遵循的原则,亦及“三化”原则。对于固废的处理处置,首先要想到分类;其次就是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分门别类进行处理处置。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