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章节练习(2020-08-06)

发布时间:2020-08-06


2020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二章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某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条例》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有关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暂停规划实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

B.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暂停规划实施,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C.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并通报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

D.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委托跟踪评价单位提出改进措施,向环境保护主管 部门报告,并通报规划审批机关等有关部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的,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并通报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下列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规划中,属于应当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规划审批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是()。【单选题】

A.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

B.工业、农业、畜牧业专项规划

C.文化、旅游、城市建设有关的专项规划

D.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工业、农业、畜牧业专项规划应当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向规划审批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下列哪些机构编制的规划必须进行环评( )。【多选题】

A.全国水资源战略规划

B.北京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北京市总体发展规划

C.武强县住建局的未来十年住房发展规划

D.阿里巴巴集团组织编制的未来十年企业发展规划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A选项全国水资源战略规划和B选项北京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北京市总体发展规划符合题意。

4、某省审批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完成后上报审查。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该省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规划审批机关在审批该规划前,召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B.规划审批机关在审批该规划后,召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在该规划审批前,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D.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在该规划审批后,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在该规划审批前,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故选C。

5、根据《关于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的指导意见(试行)》,完成会商后应在( )内形成会商意见。【单选题】

A.10个工作日

B.10个日历

C.15个工作日

D.5个日历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关于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的指导意见(试行)》,完成会商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形成会商意见。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木制品加工厂采用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的粘胶,生产符合欧盟产品质量标准的室内木制地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工业污染防治有关规定,其产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应当符合()。

A.欧盟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B.国家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C.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
D.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要求
答案:B
解析: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标准分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排入GB3838中IV、V类水域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B排入GB3838中III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C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三类标准
D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类标准

1996 标准不适用,此题请跳过。
答案:D
解析: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 对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条件是( ) 。
A 已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
B 己按批准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
C 环境保护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
D 环境监测项目、点位等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的要求

答案:A,B,C,D
解析:

金属铜熔炼厂项目
【素材】
某金属铜熔炼厂,位于一般工业区内,在厂区西南偏南方向1.5km处有一居民区,该区域盛行东风。该厂有两台同一型号的熔炼炉,通过各自的排放烟囱排放污染物。采用外购废铜、金属镍锭、金属锌锭、阴极铜为原料进行熔炼,生产铜合金管棒材。使用电作为能源,能耗较高,熔炼炉排放烟囱高度均为14m。排放的污染物主要为TSP和S02。
为改善污染物排放状况,该厂拟对现有的脱硫和除尘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各烟囱的风机运转风量为27000m3/h;预计各烟囱的污染物最大排放源强TSP为0.75g/s,SO2为0.375g/s。经估算模式计算,TSP最大小时落地浓度为0.0894mg/m3,位于下风向500m处。
生产的铜合金管棒材半成品冷却后送酸洗车间进行酸洗,随后用自来水对棒材表面进行冲洗,产生的废水经酸洗车间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送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随后排入长江。为了监控污水排放达标情况,该厂在污水入江口设有取样口,采集污水水样进行检测。
TSP和SO2的环境质量标准见表1。

【问题】
1.该项目大气污染物执行什么排放标准?假如该标准中TSP排放浓度限值为150mg/m3,SO2排放浓度为850mg/m3,请说明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达标并给出理由。
2.判断该项目的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并说明理由。
3.给出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布置。
4.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如何?污水监控方法是否合理?

答案:
解析:
1.该项目大气污染物执行什么排放标准?假如该标准中TSP排放浓度限值为150mg/m3,SO2排放浓度为850mg/m3,请说明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达标并给出理由。
答:该项目采用电加热熔炼炉,属于工业炉窑,且项目位于一般工业区,因此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由于烟囱高度为14m,小于上述标准规定的烟囱最低高度15m的要求,因此排放浓度限值严格按50%执行,即TSP排放浓度限值为75mg/m3,SO2排放浓度限值为425mg/m3。排放烟囱风机运行风量27000m3/h,污染物排放源强TSP为0.75g/s,SO2为0.375g/s,计算可得,TSP排放浓度为100mg/m3,SO2排放浓度为50mg/m3。因此,SO2可达标排放,TSP超标。
2.判断该项目的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并说明理由。
答:

由问题1可知,TSP的排放浓度为100mg/m3,SO2的排放浓度为50mg/m3,因此SO2的最大小时落地浓度50/100x0.0894=0.0447mg/m3,

通过计算,PTSP和P S02均小于10%,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2.2-2008),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但是由于该项目属于高耗能行业的多源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不得低于二级,因此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该项目的Pmax为PTSP,根据新大气导则,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者边长不应小于5km,因此,该项目的评价范围取直径为5km的圆形区域或者边长为5km的矩形区域。
3.给出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布置。
答:对于二级评价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采用极坐标布点法,在评价范围内该项目至少布置6个点,取东面为0°,西面为180°,在0°,90°,270°,180°分别布置一个点,在距该厂1.5km处的居民区布置一个点,在180°方向距离污染源500m处即最大落地浓度点布置一个点。
4.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如何?污水监控方法是否合理?
答:由题目可知,该项目污水包括三类:①持久性污染物:Cu、Ni、Zn;②非持久性污染物:BOD、COD、NH3-N,SS、石油类;③pH。
因此,污水中所含污染物类型为三类,污水水质为复杂水质。
该项目污水采样点设置不合理,因为污水中含有Ni,属于上述第一类污染物,对于第一类污染物除了需要控制总排口排放浓度,还必须控制车间排放口的排放浓度。该项目还需要在酸洗车间污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
【考点分析】
1.该项目大气污染物执行什么排放标准?假如该标准中TSP排放浓度限值为150mg/m3,SO2排放浓度为850mg/m3,请说明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达标并给出理由。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3)选用评价标准”。
该题主要考查了四个方面:①排放源强、排风量及排放浓度之间的换算;②大气污染物行业性排放标准的应用;③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有关烟囱高度的规定,在烟囱高度低于标准规定的最低高度时,排放标准限值需严格50%;④根据项目所在功能区的性质判断排放等级。
举一反三:
对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考试大纲主要考查《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工业炉窑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9078—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对于这几个标准,必须熟悉,尤其是各标准的适用范围、烟囱高度的规定、同一标准中执行不同限值的时间节点的划分都需要特别注意。对于烟囱高度,也可以换一种考法,譬如己知排放浓度和排放标准,判断烟囱的最低设计高度。再比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污染物的排放除了有排放浓度的规定,还有排放速率的规定,此时,应特别注意在排放同种污染物的排气筒之间的距离小于烟囱高度之和时,需要计算等效排气筒的排放速率和排放高度,然后再判断是否达标排放。总之,建议大家将上述标准仔细阅读,掌握上述标准是根本,万变不离其宗。
2.判断该项目的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并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4)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及各环境要素的环境保护要求”。
该题主要考查评价等级和评价工作范围判定方法的灵活应用。判断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时,不应仅仅拘泥于计算Pmax和同时应该注意根据不同的情况在通过Pmax判断出的评价工作等级基础上进行提级或者降级,以及在D 10% 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时如何判断评价工作等级。当D10%小于2.5km或者大于25km时,评价范围直接按照为2.5km或者25km的情况进行划定。
举一反三:
(1)新大气导则规定(表2):

此外:
同一项目有多个(两个以上,含两个)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级别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
对于高耗能行业的多源(两个以上,含两个)项目,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对于建成后全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明显减少的改、扩建项目,评价等级可低于一级。如果评价范围内包含--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或者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者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对于公路、铁路等项目,应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等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
大气评价范围,除了通过D 10%加以判断外,注意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200m的范围。
(2)同一烟囱排放的不同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点的位置是相同的,不同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之比等于排放浓度之比,但是不同的,大家可以通过估算模式加以验证。
(3)该题中给出了 TSP和SO2的环境质量标准,但对于常规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的浓度限值大家应该熟记,在历年的“技术方法”或者“技术导则与标准”这两门考试中,经常有关于常规污染物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的考题。
3.给出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布置。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该题考查的是新大气导则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的应用。釆用极坐标布点法时,应注意对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及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的最大落地浓度点均应进行布点监控;对于其他方向的点位,一般只有方位的要求,而没有该监测点距污染源的距离的规定,只要在评价范围内就行。布点时,应注意监测点位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各监测点位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小于30°;监测点周围应有270°采样捕集空间,以使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避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20m范围内应没有局地排放源;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15~20m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
举一反三:
熟练掌握各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布点原则(表3)。

4.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如何?污水监控方法是否合理?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该题重点考查两个方面:①污水水质类别及通过水质类别判断水质的复杂程度;②第一类水污染物和第二类水污染物监测取样点的不同。
举一反三:
水质复杂程度判断归纳于表4。

此外,通过污水日排放量判断污水量等级,通过河流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判断水域规模,以及通过污水量等级、污水水质复杂程度、水域规模以及污水受纳水体的水质类别综合判断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也是考试的重点。
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规定,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釆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建议大家对这些常用的标准仔细阅读,很多考点就出于其中。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