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章节练习(2020-10-25)

发布时间:2020-10-25


2020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考试共3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建造师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第一章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 )是反映拱桥受力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单选题】

A.矢跨比

B.桥梁孔径

C.净矢高

D.桥梁高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桥梁的组成及相关尺寸术语。矢跨比是反映拱桥受力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2、可导致桥梁基坑开挖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有(  )。【多选题】

A.基坑深度过大,而坑壁坡度较陡

B.地下水以下部分开挖,土质易坍塌却没有增设加固措施

C.基坑四周没有设置截水沟、排水沟拦截地表径流

D.弃土位置距基坑太近甚至放在基坑四周

E.施工延续时间比较短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桥梁基坑开挖边被失稳一般由以下几种情况引起:1.基坑深度过大,而坑壁坡度较陡。2.对于湿土而言,坑壁坡度陡于该湿度下的天然坡度。3.地下水以下部分开挖,土质易坍塌却没有增设加固措施。4.基坑四周没有设置截水沟、排水沟拦截地表径流。5.弃土位置距基坑太近甚至放在基坑四周。6.在粗、细砂质土层中,水的渗流会挟带细砂颗粒流动,破坏土体结构,引起基坑壁坍塌。7.施工延续时间过长。8.施工所用大型设备在坑周边重复作业或振动较大等。

3、隧道涌水地段采用深井井点降水施工时,井底应在隧道底以下( )。【单选题】

A.2~5m

B.3~5m

C.2~6m

D.4~5m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涌水地段施工特点。井底应在隧道底以下 3~5m。

4、下列关于对急流槽的施工要求,描述正确的有(  )。【多选题】

A.急流槽必须用浆砌圬工结构

B.急流槽的纵坡不宜超过1∶1.5,同时应与天然地面坡度相配合

C.当急流槽很长时,应分段砌筑,每段不宜超过10m

D.当急流槽较长时,槽底可用几个纵坡,一般是上段较缓,向下逐渐放陡

E.急流槽的基础应嵌入地面以下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选项D,正确的说法应为“当急流槽较长时,槽底可用几个纵坡,一般是上段较陡,向下逐渐放缓”。

5、下列关于悬臂浇筑施工错误的说法( )。【多选题】

A.0 号、1 号块的施工一般采用扇形托架浇筑

B.临时固结一般采用在支座两侧临时加预应力筋

C.合龙顺序应按设计要求办理,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先中跨,后次中跨,再边跨

D.悬臂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对桥梁的中轴线、高程进行测量观测和控制

E.悬臂浇筑法解除固结采用动态破碎方法

正确答案:C、E

答案解析:合龙顺序应按设计要求办理,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先边跨,后次中跨,再中跨。多跨一次合龙时,必须同时均衡对称地合龙。合龙时,桥面上设置的所有临时荷载均应与监控单位和设计单位协商决定。临时固结一般采用在支座两侧临时加预应力筋,梁和墩顶之间浇筑临时混凝土垫块。将梁固结在桥墩上,使梁具有一定的抗弯能力。在条件成熟时,再采用静态破碎方法,解除固结。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一级建造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基站控制器(BSC)主要负责完成( )及无线基站的监视管理。

A.移动性管理
B.无线网络管理
C.用户数据管理
D.无线资源管理
E.安全性管理

答案:B,D
解析:

某公路施工公司在进行公路施工时,由于隧道塌方,当场有8个工人受伤,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有2人伤势过重死亡。事故发生后,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该事故为重大质量事故。
问题:
(1)事故发生单位应如何上报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现场应该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


答案:
解析:
(1)对于重大质量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必须在2h内速报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国务院
交通主管部门,同时报告省级质量监督站和交通部质量监督总站,并在12h内报出《公路工程重大质量事故快报》。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如下:
1)工程项目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造成工程损伤状况、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现场保护措施: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和该工程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应采取拍照或录像等直录方式反映现场原状。

水工建筑物要求地基有足够的( )。
A.强度
B.刚度
C.整体性
D.抗渗性
E.耐久性

答案:A,C,D,E
解析:
水工建筑物对地基基础的基本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上部结构传递的应力;(2)具有足够的整体性和均一性,能够防止基础的滑动和不均匀沉陷;(3)具有足够的抗渗性,以免发生严重的渗漏和渗透破坏;(4)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以防在地下水长期作用下发生侵蚀破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