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章节练习(2019-10-25)

发布时间:2019-10-25


2019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考试共3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建造师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案例题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建造师案例题】

答案解析: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2、【建造师案例题】

答案解析:(1)工程已经过预验收合格,对供热系统应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认可的参数进行试运行,试运行的时间应为连续72h。本工程中施工方在强度试验及气密性试验合格后白行进行试运行,然后向建设方提供验收报告的程序和做法都是不对的。另外,试运行进行了48h是不够的。试运行中应重点检查支架以及补偿器、设备和管路附件的工作状况,施工方仅检查管道接口的渗漏情况是不符合要求的。

3、【建造师案例题】

答案解析:A道桥集团公司应与发包方签订的是总承包施工合同,那么排水、燃气专业分包单位签订工程只能与A道桥集团公司签订分包合同。

4、依据城乡环境保护规划,受政府委托的建设方在城北山坡开辟了一块生态绿地,工程投资300万元,全部系财政拨款。绿化给水从山坡120m以下的市政管网接入。建设方通过招标程序选择施工单位,并排员住场进行质量监督。施工过程中依据建设方指令施工单位对原设计进行了调整,变更了管材和管道埋深并取消了泄水阀。第二年春灌,发现出线PE支管冻裂,喷头水压不足等现象;停水检修时,主管还出现“水锤”现象导致水泵损坏。建设方认为事故原因是施工质量问题,但是施工单位持有异议。
水泵损坏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建造师案例题】

答案解析:从背景介绍分析主管出现“水锤”现象,可以推断导致“水锤”效应是水泵损坏主要原因,增加逆止阀可以解决。

5、西北某园林假山工程,采用新型的塑山材料一玻璃纤维强化水泥(简称GRC)工艺现场制作,由于山形塑造过程中设计方案变更导致工期延误一月,原定10月30完工前完成最后的假山表面纹理处理及设色工序,顺延至12月5日竣工,翌年春季发现山体表面局部成片状发白,且有粉末状附生物,影响假山的景观。
分析山体表面局部成片状发白,且有粉末状附生物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建造师案例题】

答案解析:西北地区通常11月中下旬进入冬季工程封冻期,不宜进行假山表面处理及设色的工序,水泥砂浆容易出现冻胀及返碱现象。处理办法为铁刷清理假山表面返碱及酥化的砂浆层,进行二次重复处理。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一级建造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监理工作的内容包括()。2018真题

A、主持图纸会审会议
B、主持第一次工地会议
C、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D、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工程监理合同的内容。选项A错误,熟悉工程设计文件,并参加由委托人主持的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会议;选项B错误,参加由委托人主持的第一次工地会议;选项D错误,参加工程竣工验收,签署竣工验收意见。

某施工单位中标一水闸工程。工程所在地区的主汛期为7~10 月份,承包人发包人签订了施工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三: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成后,承包人发现混凝土出现了集料下沉、砂浆上翻的离析现象。
问题:出现这种现象说明混凝土发生了什么状况?混凝土振实可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

答案:
解析:
出现这种现象说明混凝土发生了过振。
混凝土振实可根据以下现象来判断: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出现一层薄而均匀的水泥浆。

铁路隧道围岩的特性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描述。这些特性主要包括(  )。

A.节理发育程度
B.软弱面情况
C.结构面特征
D.开挖后的稳定状态
E.地下水状况
答案:A,B,C,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隧道围岩特性的了解。相关知识点有铁路隧道围岩分级应综合考虑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开挖后的稳定状态,弹性纵波速度等因素后判定。根据特殊地质现象如地下水状态、地应力高低、围岩的膨胀性等进行修正。铁路隧道围岩的特性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描述。这些特性主要包括:岩体的单轴抗压饱和强度受地质构造影响强度、节理发育程度、软弱面情况、结构面特征和完整状态、开挖后的稳定状态等。根据以上知识点可知选项“ABCD”符合题意。选项“E.地下水状况”只是针对特殊地质对围岩级别进行修正的因素,不符合题意为干扰项。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