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二级建造师《水利工程》章节练习(2021-09-02)

发布时间:2021-09-02


2021年二级建造师《水利工程》考试共34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建造师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第二章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 288-2014的有关规定,监理机构可采用跟踪检测方法对承包人的检验结果进行复核。跟踪检测的检测数量,混凝土试样不应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的( ),土方试样不应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的( )。【单选题】

A.7%,10%

B.3%,5%

C.7%,5%

D.5%,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程质量控制。平行检测的检测数量,混凝土试样不应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的3%,重要部位每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最少取样1组;土方试样不应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的5%,重要部位至少取样3组;跟踪检测的检测数量,混凝土试样不应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的7%,土方试样不应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的10%。故本题的答案为A。

2、监理机构对承包人的检验结果进行复核的方法有( )。【多选题】

A.现场记录

B.发布文件

C.跟踪检测

D.平行检测

E.抽样检测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程质量控制。监理机构可采用跟踪检测、平行检测方法对承包人的检验结果进行复核。故本题的答案为CD。

3、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7号),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查体系的主体是( )。【单选题】

A.施工单位

B.设计单位

C.项目法人(建设单位)

D.质量监督机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1)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查体系,根据工程特点建立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管理制度;(2)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按规定向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主动接受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3)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施工中应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工程完工后,应及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工程质量验收、签证;(4)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规模和工程特点,按照水利部有关规定,通过招标投标选择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材料供应等单位并实行合同管理。在合同文件中,必须有工程质量条款,明确图纸、资料、工程、材料、设备等的质量标准及合同双方的质量责任;(5)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国家和水利部有关规定,主动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质量体系进行监督检查。故本题的答案为C。

4、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中各阶段的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施工准备阶段是指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开工前,必须完成的各项准备工作

B.建设实施阶段是指单项工程的建设实施,项目法人按照批准的建设文件,组织工程建设,保证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

C.生产准备(运行准备)指为工程建设项目投入运行前所进行的准备工作

D.项目后评价一般按三个层次组织实施,即项目法人的自我评价、项目行业的评价、主管部门(或主要投资方)的评价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阶段划分。选项A,施工准备阶段是指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开工前,必须完成的各项准备工作。选项B错误,建设实施阶段是指主体工程的建设实施,项目法人按照批准的建设文件,组织工程建设,保证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选项C,生产准备(运行准备)指为工程建设项目投入运行前所进行的准备工作,完成生产准备(运行准备)是工程由建设转入生产(运行)的必要条件。选项D,项目后评价一般按三个层次组织实施,即项目法人的自我评价、项目行业的评价、主管部门(或主要投资方)的评价。故本题的答案为B。

5、水利工程一般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三个等级;( )工程是日常工程质量考核的基本单位,它是以有关设计、施工规范为依据的,其质量评定一般不超出这些规范的范围。【单选题】

A.单元

B.单项

C.分部

D.单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新标准将质量检验项目统一为主控项目、一般项目(主控项目,对单元工程功能起决定作用或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有重大影响的检验项目;一般项目,除主控项目外的检验项目)。需要强调的是,单元工程是日常工程质量考核的基本单位,它是以有关设计、施工规范为依据的,其质量评定一般不超出这些规范的范围。故本题的答案为A。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二级建造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城市市区内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开工前()天,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A.5
B.7
C.10
D.15
答案:D
解析:
2019新版教材P173页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15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

押题考前联网自动更新,暂无试题

答案:
解析:

明框玻璃幕墙玻璃面板安装的正确技术要求有( )。

A、 玻璃面板不得与框构件直接接触,应保持一定的间隙
B、 每块玻璃下面应至少放置2块长度不小于100mm的弹性垫块
C、 玻璃橡胶密封条的长度应比框内槽口短1.5%~2.0%
D、 不允许采用自攻螺钉固定承受水平荷载的玻璃压条
E、 玻璃幕墙开启窗的开启角度不应大于45°,开启距离不应大于300mm
答案:A,B,D
解析:
明框玻璃幕墙的玻璃面板安装要求:
(1)明框玻璃幕墙的玻璃面板安装时,构件框槽底部应设两块橡胶块,
放置宽度与槽宽相同、长度不小于100mm,玻璃四周嵌入量及空隙应符合要求,
左右空隙宜一致。
(2)明框玻璃幕墙橡胶条镶嵌应平整、密实,橡胶条的长度宜比框内槽口长1.5%~2.
0%,斜面断开,断口应留在四角;拼角处应采用胶粘剂粘结牢固后嵌入槽内。
不得采用自攻螺钉固定承受水平荷载的玻璃压条。压条的固定方法、
固定点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玻璃幕墙开启窗的开启角度不宜大于30。,开启距离不宜大于300mm。
开启窗周边缝隙宜采用氯丁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或硅橡胶密封条制品密封。
开启窗的五金配件应齐全,应安装牢固、开启灵活、关闭严密。
故本题答案为“A、B、D”。

背景资料:
某沿海大桥,其主墩基础有40根桩径为1.55m的钻孔灌注桩,实际成孔深度达50m。桥位区地质为:表层为5m的砾石,以下为37m的卵漂石层,再以下为软岩层。施工中有如下事件发生:
事件一:施工现场附近有砂石料场,价格低廉。施工用钢材、水泥由业主提供,砂石材料由承包商自行采购,考虑到与附近居民的关系协调,承包商将砂石材料的供应指定给附近的砂石料场,由于附近料场中粗砂含泥量偏高,级配不理想,承包人施工混凝土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承包人不得不重新选择砂石材料供应商。
事件二:采用冲击钻成孔工艺。先场地平整,再桩位放样、埋设护筒,然后采用冲击钻进行钻孔。再设立钢筋骨架,在钢筋笼制作时,采用搭接焊接,当钢筋笼下放后,发现孔底沉淀量超标,但超标量较小,施工人员采用空压机风管进行扰动,使孔底残留沉渣处于悬浮状态。之后,安装导管,导管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为35cm,且导管口处于沉淀的淤泥渣之上,对导管进行接头抗拉试验,并用1.5倍的孔内水深压力的水压进行水密承压试验,试验合理后,进行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坍落度18cm,混凝土灌注在整个过程中均连续均匀进行。
事件三:施工单位考虑到灌注时间较长,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埋置导管的深度为1.2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为3m。当灌注混凝土进行到10m时,出现塌孔,此时,施工人员立即用吸泥机进行清理;当灌注混凝土进行到23m时,发现导管埋管,但堵塞长度较短,施工人员采取用型钢插入导管的方法疏通导管;当灌注到27m时,导管挂在钢筋骨架上,施工人员采取了强制提升的方法;进行到32m时,又一次堵塞导管,施工人员在导管始终处于混凝土中的状态下,拔抽抖动导管,之后继续灌注混凝土,直到顺利完成。养生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断桩事故。
事件四:上部结构施工的材料主要通过塔吊完成,在起吊一台电焊机时,由于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识牌影响操作人员视线,为了安全起吊,现场技术人员安排民工拆除了部分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识牌。
问题:
1.针对事件一,承包人将砂石材料供应直接指定给附近砂石料场是否合理?材料采购时承包人可以采取哪些方法选择材料供应商?
2.根据事件二、事件三的描述,列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工序。
3.根据事件三分析,断桩可能发生在何处?简要说明理由。
4.针对事件四,指出其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做法。

答案:
解析:
1.不合理。材料采购时承包人可以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以及其他询价方式选择材料供应商。 2.埋设护筒,制备泥浆,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与吊装,灌注水下混凝土。
3.(1)可能发生在10m处:吸泥机清理不彻底时,形成灌注桩中断或混凝土中夹有泥石。
(2)可能发生在27m处:采取强制提升而造成导管脱节。
4.事件四中,存在的问题是:现场技术人员安排民工拆除了部分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识牌。
正确的做法是:对于确因施工需要暂时移位和拆除的,要报经项目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拆移。工作完成后要即行复员,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新。
【解析】
1.材料采购时承包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选择材料供应商:
(1)公开招标(国际竞争性招标、国内竞争性招标),由招标单位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公开发表招标广告,在最大的范围内征集供应商。
(2)邀请招标(有限国际竞争性招标),由招标单位向具备设备、材料制造或供应能力的单位直接发出投标邀请书,并且受邀参加投标的单位不得少于3家。
(3)其他方式,施工物资采购可通过询价方式选定供应商。
同时还需注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对材料进行取样做试验,材料合格后才能签订采购合同,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程序。
2.本题是关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题目。由于背景资料对于钻孔桩的整个施工过程叙述比较清楚,我们只需按照其先后顺序,用简练的语言来总结工艺过程即可。 此类题目难度一般不大,主要是在总结、提炼和分析。有些题目可能还会要求去补充完善施工程序或修改错误的工艺流程。
3.该题是考查考生对可能产生断桩原因分析的题目。根据叙述,由于“当灌注混凝土进行到10m时,出现坍孔,此时,施工人员立即用吸泥机进行清理”,因此可能存在“吸泥机清理不彻底”的问题,使得“灌注桩中断或混凝土中夹有泥石”从而产生断桩。 “当灌注到27m时,导管挂在钢筋骨架上,施工人员采取了强制提升的方法”可以推断“造成导管脱节”,从而产生断桩。
该类题目相对灵活,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教材知识,还需要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类似的题目实际上是关于质量通病原因分析的题目,是重要的考点。
对于“断桩”这种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1)混凝土坍落度小,离析或石料粒径过大,导管直径较小(导管内径一般为20 - 35cm),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混凝土初凝前未能疏通好,当提导管时,形成断桩。
(2)由于测量及计算错误,致使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较大,使首批灌注的混凝土不能埋住导管,从而形成断桩。
(3)在导管提拔时,由于测量或计算错误,或盲目提拔导管使导管提拔过量,从而使导管拔出混凝土面,或使导管口处于泥浆或泥浆与混凝土的混合层中,形成断桩。
(4)提拔导管时,钢筋笼卡住导管,在混凝土初凝前无法提起,造成混凝土灌注中断,形成断桩。
(5)导管接口渗漏致使泥浆进入导管内,在混凝土内形成夹层,造成断桩。
(6)导管埋置深度过深,无法提起或将导管拔断,造成断桩。
(7)由于其他意外原因(如机械故障、停电、坍孔、材料供应不足等)造成混凝土不能连续灌注,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致使导管内混凝土初凝堵管或孔内顶面混凝土初凝不能被新灌注混凝土顶升而被顶破,从而形成断桩。
4.该题是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题目。对于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有严格的规定,不仅要有相关的方案,还要遵循严格的报批和管理程序。背景资料中叙述的“现场技术人员安排民工拆除了部分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识牌”显然是比较随意的行为,容易产生安全隐患。正确的做法是:对于确因施工需要暂时移位和拆除的,要报经项目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拆移。工作完成后要即行复员,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新。
高处作业场所必须设置完备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识牌,任何人不得擅自移位、拆除和损毁,确因施工需要暂时移位和拆除的,要报经项目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拆移。工作完成后要即行复原,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新。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