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为何高级会计师考试的通过率不高呢?

发布时间:2021-11-13


拥有高级会计师资格是每个财会人员的梦想与追求。同样的,证书也是体现自己业务水平的一项标志。可能大部分考生都是自己集团公司财务负责人,更期盼着早日实现自己的高会梦。很多同学都来尝试过高级会计师考试,但是高级会计师的通过率一直都不高,这是原因呢?一起来和51题库考试学习网看看吧!

一、没有学习计划,并且自主能力差。

一些高级会计考生朋友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备考高级会计师考试直接开始看书就可以了,还觉得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太麻烦了,而且还很浪费时间。其实,制定一份学习计划的时间并不漫长,相反,不制定学习计划可能会让你浪费更多的时间在一些没用的事情上。高级会计师的备考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因为高级会计师考试一年只有一次,也就是说,想要备考高级会计师考试其实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各位小伙伴们不事先做好学习计划,就很难确保自己的学习进度是否能够赶在考试之前学完知识,并且有的小伙伴自制力不行,如果没有一份学习计划,他可能会好好学习几天,但是学习过后,就会开始放空自己。如果提前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就可以严格地把控自己的学习进度。部分高级会计师考生自制力较差,如果没有学习计划,可能会因为自己“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而导致备考进度滞后,而影响考试成绩。

二、只顾贪玩,不想复习。

在备考期间有很多小伙伴认为,既然高级会计师考试的备考分为预习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以及冲刺阶段等四个备考阶段,那么自己就只需要在最后两个阶段的时间段里再去做一些练习题就可以了,至于在前两个阶段当中,自己完全可以不用复习,只要用心学习,看看书、背背知识点就可以了,何必浪费那么多时间去复习知识呢?对于这种想法,51题库考试学习网认为这是不对的,无论是在备考的任何一个阶段,即使是预习阶段,大家都应该高度重视复习的作用,必须要一边学习知识一边进行课后复习,只有这样也唯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将高级会计师考试的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熟练,将税务知识基础打牢。

三、得过且过,不去思过。

在做完练习题之后,小伙伴们应该想一想自己做错这些题的原因,而不是改完答案就结束了。这样反而达不到复习效果,因为你虽然把错题改了,但是你并没有记住,也就是说,你下次碰到这道题的时候,你还是会折在它这儿。没有任何反思的去做练习题并不能让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得到过多的提升,因为做练习题并不只是单纯的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知识,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这个时代,证多不压身。尤其对财务人来说,证书是综合能力最直接的标准。拿下高级会计师证书,不光薪酬一路水涨船高,还能享有行业超好资源及住房落户机会,一举多得。还在犹豫的同学不妨一试!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企业2018年12月份生产甲产品400件,发生的成本资料如下:
  (1)使用材料2500千克,材料单价为0.6元/千克;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即每件产品耗用6千克直接材料,每千克材料的标准价格为0.5元;实际使用工时890小时,支付工资5340元;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是10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工资率为5元/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958元;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4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的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2元/小时。
  (2)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424元,固定制造费用的预算金额1500元。
  要求:
  1.根据资料(1),分别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根据资料(1),分别计算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根据资料(1),分别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4.根据资料(2),计算固定制造费用项目的成本差异。

答案:
解析:
 1.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500×(0.6-0.5)=250(元)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2500-400×6)×0.5=5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250+50=300(元)
  或:直接材料成本差异=2500×0.6-400×6×0.5=300(元)
  2.直接人工实际工资率=5340/890=6(元/小时)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890×(6-5)=89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890-400×2)×5=45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890+450=1340(元)
  或:直接人工成本差异=5340-400×10=1340(元)
  3.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1958/890=2.2(元/小时)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890×(2.2-2)=178(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90-400×2)×2=180(元)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78+180=358(元)
  或: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958-400×4 =358(元)
  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424-1500=-76(元)

ABC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C集团”)是中国乳业中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企业。其前身是H市回民奶食品总厂,1995年11月,ABC集团向社会公开发行1715万股普通股股票。2006年,ABC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达163.39亿元,同比增长34.20%,连续四年保持第一,当年纳税达10.32亿元,同比增长17.40%,高居中国乳业榜首。
ABC集团在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表现出良好的盈利能力。最新权威机构调查数据显示,ABC集团的品牌价值从2012年的152.36亿元飙升到167.29亿元,蝉联中国乳业榜首。这意味着ABC集团在经济影响力、技术影响力、文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已经展示了行业领导者的绝对优势。在荷兰合作银行最新发布的《2014年全球乳业20强》排名报告中,ABC集团名列全球乳业10强。
但是,2008~2010年,ABC集团曾处于相对衰退时期,财务状况变差。2008年,由于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ABC集团受到很大冲击,销售额大幅度下降。该年营业收入为216.59亿元,营业成本为372.86亿元,导致营业利润为-20.50亿元,净利润为-17.37亿元。2009年,ABC集团的利润虽然同比略有增长,但应收账款增长了10.66%,表明盈利质量较差。
与此同时,客户的预付账款从2007年的4.97亿元下降到2008年的2.84亿元,说明集团与客户之间多年的良好关系遭到破坏,失去消费者信任使之未来发展举步维艰。2008~2009年,ABC集团的短期贷款变动不大,但略有减少,长期借款大幅度增长,达100.86%,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导致ABC集团不得不大幅度增加长期负债以抵销短期贷款带来的财务风险。
衰退阶段的ABC集团利用有限资金进行重点投资,谨慎地进行资本运作,有效规避风险。为消除三聚氰胺事件的恶劣影响,ABC集团非常重视社会声誉和企业形象。因此,该公司在奶制品新品种研发上狠下功夫,对产品质量要求极为苛刻。与此同时,ABC集团也投资了各地的分项目,如E省H项目、X省W项目,强化了地区形象。此外,ABC集团还赞助体育事业,成为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唯一专用乳制品,提高了国际知名度,挽回了企业形象。最后,ABC集团积极推进节能环保技术,深受大众支持。
在股利分配政策方面,ABC集团在2008年5月22日实行了10转增2的股利分配政策,使总股数从66610.229万股增加到79932.275万股,对缓解财务危机起到一定的作用。2008~2010年,ABC集团采用了不分配、不转增的股利政策,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留存收益,为财务状况逐步改善创造了条件。
要求:
1.根据企业发展阶段,指出ABC集团2008~2010年衰退期,应该选择的财务战略类型。
2.简述直接投资战略的类型,并对ABC集团2008~2010年衰退期的投资战略进行简要分析。
3.从融资战略、收益分配战略等角度,对ABC集团2008~2010年的公司战略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
解析:
1.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根据资料,ABC集团公司2008~2010年处在衰退期,现金流入量和需求量持续减少,最后经受亏损,公司应选择防御型财务战略,采取高负债型筹资战略,建立进退结合投资战略,实行低股票股利或低股利分配政策。
2.直接投资战略根据目标可以分为:提高规模效益的投资战略、提高技术进步效益的投资战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投资战略和盘活资产存量的投资战略。
ABC集团这一阶段的投资战略是采用了“重点投资”思路,在投资期限上进行了长短配合。长期投资包括E省H项目、X省W项目等。同时,在奶制品、新品种研发上狠下功夫,采用了提高技术进步效益的投资战略。
3.ABC集团这一阶段的融资战略是按照高负债思路,内部融资与债务融资相结合。仅2009年长期借款同比增长了100.86%,较好地缓解了资金运转困难的局面。2008~2010年,连续提高留存收益,以积累内部力量,寻求新的发展机会。高负债融资战略有利于逐步恢复ABC集团盈利能力,改善财务结构。
在股利分配方面,ABC集团发放了少许股票股利,不进行现金分配。这既安抚了现有股东、稳定了股价、增强了股东的信心,又保留了大量现金流量,增强了财务实力。

甲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某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其 2004 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该所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以下情况:
(1)2004 年 8 月 1 日,甲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发现本公司于 2003 年 12 月蒋某项专利技术研发过程中发生的开发费用 480 万元确认为无形资产,且采用直线法在两年内对其进行摊销。内部审计部门认为,此项开发费用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核算,建议公司财务部门进行调整。
2004 年 8 月 31 日,甲公司财务部门认同内部审计部门的意见,将该无形资产未摊销余额全部转销,计入当期损益。
(2)2004 年 10 月 1 日,甲公司与母公司签订协议,委托母公司经营一幢房产,期限为两年;该房产的账面价值为 6 000 万元。根据委托协议,该公司按母公司经营该委托资产所取得净收益
的 10%获取固定收益,不支付托管费或承担净损失。2004 年度,母公司经营该委托资产实现净收益 500 万元。假定 2004 年 1 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 1.8%,市场上该类资产的报酬率水平约为6%。
2004 年度,甲公司就该委托业务确认了其他业务收入 50 万元。
(3)2004 年 10 月 9 日,甲公司与 a 公司签订《股权及应收债权转让协议》。根据该协议,甲公司将持有 b 公司的股权及应收债权分别以 8 000 万元和 300 万元的价格转让给 a 公司。甲公司所转让股权的账面价值为 9 000 万元,占 b 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 60%;所转让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为 570 万元。甲公司和 a 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按有关法规要求,该股权转让价格须报经国家有关部门审定。2004 年 10 月,甲公司和 a 公司的临时股东大会均表决通过了该股权及债权转让协议,且甲公司将股权转让价格按程序上报给 了国家有关部门。至 2004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甲公司该股权转让价格尚未得到国家
有关部门审定,应收债权转让手续也未办理完毕,但已从 a 公司收到相当于该股权及应收债权转让对价总额 80%的价款。
甲公司于 2004 年 12 月 31 日转销了有关长期股权投资和应收债权,分别确认了股权转让损失 1 000 万元和应收债权转让损失 270 万元。
(4)2004 年 11 月 1 日,甲公司将其生产的一批设备销售给境外全资子公司 c 公司,销售价格为 600 万欧元,实际成本为人民币 5 000 万元;当日市场汇率为 1 欧元=10.55 人民币元。该批设备的销售符合收入确认条件。至 2004 年 12 月 31 日,贷款尚未收到。甲公司的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市场汇率折算。2004 年 12 月 31 日市场汇率为 1 欧元=11.26 人民币元。
对该批设备销售,甲公司确认销售收入人民币 6 330 万元;考虑到贷款尚未收到,甲公司仍以人民币 6 330 万元在期末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应收 c 公司债权(假定不对应收 c 公司债权计提坏账准备)。 -
(5)2004 年 12 月 3 日,d 银行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承担 e 公司借款本金和利息的连带还款责任。
该事项起因于 2003 年 11 月 13 日 e 公司从 d 银行借入一年期款项 9000 万元,年利率为 3%。根据甲公司、d 银行和 e 公司之间签订的债务担保协议,如 e 公司到期未能履行偿债义务,甲公司应代为归还 e 公司未偿还的借款本金和利息;为保全资产,甲公司同时要求 e 公司以其拥有的一项土地使用权进行反担保。2004 年 11 月,e 公司因发生严重财务困难,无法履行到期还款义
务。同时,鉴于作为反担保物的土地使用权已有较大升值,e 公司有意与甲公司重新协商反担保条款。因协商尚未完成,甲公司决定暂不履行连带还款责任;法院尚未对该起诉讼作出判决。
对该诉讼事项,甲公司只在 2004 年度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了披露。
(6)2004 年 12 月 3 日,甲公司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就下列事项作出决议:
①将 2004 年产品保修费用的计提比例由年销售收入的 3%提高到年销售收入的 6%,并就此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②不将全资子公司 f 公司纳入 2004 年度甲公司合并会计报
表范围。
甲公司产品质量稳定,以往计提的产品保修费用与实际发生额基本吻合,董事会决议提高该保修费用的计提比例,主要是预防以后年度公司遭遇不利经营因素影响出现利润下滑的情况。董事会决议不将全资子公司 f 公司纳入甲公司合并会计报表范围,主要是考虑到 f 公司不符合集团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布局,决定对外转让,且甲公司与有意购买 f 公司的某企业草签了一份股权转
让协议。
2004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根据该董事会决议作了相应会计处理。
要求:

分析、判断事项(1)中,甲公司将已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开发费用余额全部计入 2004 年当期损益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说明应如何对不正确的会计处理作出调整。
答案:
解析:
甲公司将已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开发费用余额全部计入 2004 年当期损益不正确。理由: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调整方法:甲公司应当调减 2004 年期初留存收益 460 万元,同时调整其他相关项目。

甲公司是一家竞争力较强的轿车生产企业,由于轿车市场基本趋于饱和,2020年甲公司拟借用轿车生产技术和原有的销售网络,投资建立农用皮卡生产线,进军农村市场,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甲公司总体战略类型。

答案:
解析:
多元化战略中的相关多元化战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