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2020年浙江高级会计师考试简章已公布!

发布时间:2020-02-22


浙江的小伙伴,请你们注意啦!关于2020年浙江高级会计师考试简章已经公布,很多的小伙伴都还不知道,今天51题库考试学习网就为大家分享了2020年高级会计师的考试相关信息,赶紧看看吧!

2020年浙江高级会计师报名时间: 2020年3月10日至3月27日

2020年浙江高级会计师考试时间: 202096日, 830—1200

2020年浙江高级会计师考试方式:实行无纸化考试。

2020年浙江高级会计师考试科目:《高级会计实务》。

参加高级资格考试并达到国家合格标准的人员,在“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自行下载打印考试合格成绩单,3年内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有效。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高级会计师较难的几点:

1、高级会计实务考试《高级会计实务》考试题型为案例分析题,共有 9 道,必答题 7 道,选答题2道,考试题特点主要偏于理解、应用、判断。学习时先将各章分好类,按每类知识进行学习,确保把每年必考的题目拿到分,严格按照网校老师讲授的答题方法,先看清楚问题要求,再看问题。且要注意平时一定要动笔写,多做题,动笔把思路写下来,这样形成一定的思维习惯,考试的时候会思路清晰,手到擒来。

2、高会评审在高会评审中,专家团比较关心学历、申报单位的规模大小、刊登的文章或者论文、工作业绩、资格证书等,每个都漂亮自然最好,我们不能做到所有履历都完美,但我们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一番润色,做到更好才能打动评委的眼球。高会评审需要的材料一定要提前准备,涉及到的材料比较多,依次整理好,到评审的时间才没那么慌张!

3、发表论文必须紧密结合取得中级职称以后,所从事的会计管理工作及专业特点,由本人独立撰写,必须是工作研究类的论文,要紧密稽核实际工作论点正确,论据充分,对本专业的理论问题和发展趋势有独到见解。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2020年高级会计师报名条件:

(一)基本条件

报名参加高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二)具体条件

报名参加高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会计师职称后,从事与会计师职责相关工作满10年。

2.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或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会计师职称后,从事与会计师职责相关工作满5年。

3.具备博士学历,取得会计师职称后,从事与会计师职责相关工作满2年。

以上就是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你分享的全部内容,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带你了解更多的考试资讯!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公司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制造类企业。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关注到甲公司2018年度发生的部分交易及其会计处理事项如下:
1.2018年10月9日,甲公司经批准按面值对外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总额10亿元,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低于当日发行的不含转换权的类似债券票面年利率,并发生与该可转换债券发行相关的交易费用。该可转换债券转换条款约定,持有方可于该可转换债券发行2年后,以固定转股价转换取得甲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甲公司在发行工作结束后,对该可转换债券进行了会计处理。
2.2018年12月25日,甲公司根据行业发展数据统计及境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预测产品生产用的某批库存X原材料的价格持续下降。为防范该原材料价格风险,甲公司批准于当日在期货市场上卖出X原材料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并于2018年12月31日进行了相关会计处理。甲公司开展的上述套期保值业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有关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运用条件。
3.2018年12月27日,甲公司将一项金融资产出售给乙公司,取得银行存款1000万元,同时与乙公司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1200万元回购该金融资产。甲公司终止确认了该项金融资产。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事项1,说明甲公司在初始计量时,应如何确定该可转换债券所含负债和权益成分的价值,并说明相关交易费用分配应采用的方法。
2.根据事项2,指出甲公司开展的套期保值业务应划分为公允价值套期还是现金流量套期;并说明甲公司2018年12月31日对X原材料及相关期货合约分别应进行的会计处理。
3.根据事项3,判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在初始计量时,应将可转换债券负债部分的未来现金流量按发行当日不含转换权的类似债券的利率进行折现,将该折现值(即公允价值)作为负债成分的价值。【或:采用公允价值确定负债成分的价值。】
将可转换债券发行收入(可转换债券整体的公允价值)与该负债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权益成分的价值。
将交易费用根据负债和权益工具成分的相对公允价值在负债部分和权益部分之间进行分配。
2.甲公司开展的该套期保值业务应划分为公允价值套期。
(1)被套期项目X原材料: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或: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2)套期工具期货合约: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或: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3.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企业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应当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

科贸公司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业务涵盖多个板块,主要控制 A、B、C 三家企业。当前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负债率超过 50%,为了控制整体财务风险,集团公司要求 A、B、C 三家公司至多只能有 1 家负债率超过 50%。
材料一:A 企业从事电子产品生产销售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 25%。目前该公司正在进行2017 年的财务规划。A 企业财务经理预计企业 2017 年的经营收入和成本将会上升 10%,总资产周转率(经营收入平均总资产)则下降为 1.5 的水平,利息费用为年初负债的 5%。A 企业财务报表如
下:
以下为企业 2016 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简化)


材料二:B 是一家中等规模的家用电器制造企业,在行业竞争具有一定经营和财务优势,但设备规模及生产能力不足。目前,宏观经济处于企稳阶段,家电消费需求数量和购买能力呈现出上升趋势。公司为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增加利润和企业价值,增强可持续发展实力,正在研究经营与财务战略。
材料三:C 公司高管团队正在召开相关的发展研讨会,具体的讨论如下:经理甲:目前公司处于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公司要加快发展的步伐,重点做好市场开拓工作,现有市场的空间仍然较大,营销团队的工作较为艰巨。
财务总监乙:公司需要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鉴于目前利息率较低,因此公司拟发行 500 万元公司债券,此项融资活动将使得公司资产负债率提升为 55%。
财务副总丙:公司已经向 B 公司求助,希望能够通过 B 公司的担保获取银行信用,进而支持公司业务发展的资金需要。目前 B 公司提出要求 C 公司做相应的反担保。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三:根据经理甲的发言判断公司所采用的发展战略。
答案:
解析:
公司应采用成长型战略,主要是密集型战略中的市场渗透战略,因为现有市场仍然有发展空间。

甲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基于公司战略目标,准备积极实施并购策略。相关资料如下:
  (1)并购对象选择。甲公司认为,通过并购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是加速实现公司占据行业引领地位的重要举措;并购目标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①经营同类产品,且在业内积累了丰富而深厚的行业经验,拥有较强影响力和行业竞争力;②具有强大的市场营销网络。经论证,初步选定乙公司作为并购目标。
  (2)并购价值评估。甲公司经综合分析认为,企业价值/息税前利润(EV/EBIT)和企业价值/自由现金流量(EV/FCF)是适合乙公司的估值指标。甲公司在计算乙公司加权平均评估价值时,赋予EV/EBIT的权重为60%,EV/FCF的权重为40%。可比公司的EV/EBIT和EV/FCF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3)并购对价。根据尽职调查,乙公司2018年实现息税前利润(EBIT)9.5亿元,2018年自由现金流量(FCF)11亿元。经多轮谈判,甲、乙公司最终确定并购对价为72亿元。
  (4)并购融资。甲、乙公司协商确定,本次交易为现金收购。甲公司自有资金不足以全额支付并购对价,其中并购对价的40%需要外部融资。甲公司管理层建议,为了抓住本次并购机会,需要快速筹集并购所需资金,并且筹资后不能稀释公司的控制权。经综合分析后认为,有两种外部融资方式可供选择:一是从丙银行获得贷款;二是通过发行新股筹集资金。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从经营协同效应的角度,指出甲公司并购乙公司的并购动机。
  2.根据资料(2)和(3),运用可比企业分析法,计算如下指标:① EV/EBIT平均值和EV/FCF平均值;②乙公司加权平均评估价值。
  3.根据资料(2)和(3),计算并购溢价,并从甲公司的角度,判断并购对价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4.根据资料(4),指出甲公司宜采用哪种融资方式。

答案:
解析:
 1.并购动机:规模经济、获取市场力或垄断权、资源互补。
  2.EV/EBIT平均值=(8.67+7.65+9.56+6.49+12.65)/5=9
  EV/FCF平均值=(6.85+4.61+2.58+5.26+3.36)/5=4.53
  乙公司加权平均评估价值=9.5×9×60%+11×4.53×40%=71.23(亿元)
  3.并购溢价=72-71.23=0.77(亿元)
  从甲公司的角度看,并购对价不合理。
  理由:并购对价高于被并购企业价值。
  4.银行贷款。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