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章节练习(2019-11-06)

发布时间:2019-11-06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考试共32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综合题(主观)和计算分析题。小编为您整理第十五章 标准成本计算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作为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用量标准必须是直接人工生产工时

B.正常标准成本从数额上看,它应当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又小于历史平均成本

C.在标准成本账务处理系统中,原材料无论是借方和贷方只能登记实际数量的标准成本

D.标准成本法对成本差异一般是分产品归集,全部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月销售成本或损益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用量标准也可选用台时、机时等,所以选项A错误;正常标准成本考虑了难以避免的损耗,所以大于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应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以体现激励性,所以选项B正确;在标准成本账务处理系统中,“原材料”、“生产成本”和“产成品”账户只能登记标准成本,所以选项C正确;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的方法有两种,当采用调整存货与销货成本法时,不是全部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月销售成本或损益,所以选项D错误。

2、某企业A产品7月份的投产和库存情况如下表所示:

【综合题(主观)】

答案解析:(1)第一道工序完工率=(70×50%)÷100=35%第二道工序完工率=(70+30×50%)÷100=85%期初在产品的约当产量=100×35%+100×85%=120(台)期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25×35%+25×85%=30(台)本月投入的约当产量=30+650-120=560(台)

注:在产品材料完工率=100%(2)分别计算原材料和直接人工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8.5-8)×80000=40000(元)直接材料数量差异=(65000-500×120)×8=40000(元)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324000/54000-5)×54000=54000(元)直接人工效率差异=(54000-560×100)×5=-10000(元)

3、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材料价格差异是根据实际数量与价格脱离标准的差额计算的,其中实际数量是指材料的( )。【单选题】

A.采购数量

B.入库数量

C.领用数量

D.耗用数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材料价格差异的计算。确认材料价格差异的基本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采购环节确认;另一种是在实际生产耗用环节确认。很明显,教材采纳的是在采购环节确认材料价格差异(见教材关于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的举例),因此按教材来理解,该题计算材料价格差异涉及的实际数量应选择“入库数量”。

4、材料价格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多选题】

A.供应单位和供应价格的变化

B.废品、次品率的变动

C.材料质量的变化

D.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的变化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材料价格差异产生的原因。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不应由耗用材料的生产部门负责,而应由采购部门对其作出说明。

5、下列属于价格差异的有( )。【多选题】

A.工资率差异

B.人工效率差异

C.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是指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它也被区分为“价差”和“量差”两部分,“价差”是指实际工资率脱离标准工资率,其差额按实际工时计算确定的金额,又称为工资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是指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标准变动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它也可以分解为“价差”和“量差”两部分,“价差”是指变动制造费用的实际小时分配率脱离标准,按实际工时计算的金额,反映耗费水平的高低,故称为耗费差异。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企业只生产-种产品,年产销量为5万件,单位产品售价为20元。为了降低成本,计划购置新生产线。买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10年,到期收回残值2万元。据预测可使变动成本降低20%,产销量不变。现有生产线的年折旧额为6万元,购置新生产线后现有的生产线不再计提折旧。其他的固定成本不变。目前生产条件下的变动成本为40万元,固定成本为24万元。要求: (1)计算目前的安全边际率和利润; (2)计算购置新生产线之后的安全边际率和利润; (3)判断购置新生产线是否经济? (4)如果购置新生产线企业经营的安全性水平有何变化?

正确答案:
(1)目前的单位产品变动成本=40/5=8(元)单位产品边际贡献=20  812(元)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z4/12=2(万件)安全边际率=(5—2)/5×100%=60%利润=5×12—24=36(万元)
(2)购置新生产线之后的单位产品变动成本=8×(1—20%)=6.4(元)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20—6.4=13.6(元)
固定成本=24—6+(200-2)/10=37.8(万元)盈亏临界点销售量=37.8/13.6=2.78(万件)安全边际率=(5—2.78)/5×100%=44.4%利润=5×13.6—37.8=30.2(万元)
(3)由于利润下降,所以购置新生产线不经济。(4)由于安全边际率降低,因此,企业经营的安全性水平下降。 

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因关联方回函的可靠性较低,A.注册会计师决定不对应收关联方乙公司的重要款项实施函证程序,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不实施的函证的理由,并实施了替代审计程序,结果满意。

(2)A.注册会计师评估认为应收账款的重大错报风险为低水平,在期中审计时对截至2017年9月末的余额实施了函证程序。在期末审计时对剩余期间的销售和收款交易实施了控制测试,结果满意。

(3)A.注册会计师于2017年12月31日对甲公司期末银行承兑汇票实施监盘,发现缺失一张大额票据,财务经理解释该票据已交由银行托收。A.注册会计师向出票人寄发了询证函并收到回函,结果满意。

(4)因未收到应收丙公司款项的询证函回函,A.注册会计师将检查期后收款作为替代审计程序,查看了应收丙公司款项明细账的期后贷方发生额,结果满意。

(5)A.注册会计师在甲公司现场执行期末审计时,为及时获得回函,要求被询证方将回函寄至甲公司。A.会计师作为收件人直接签收了回函。

要求:

针对上述第(1)至(5)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不恰当。A.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程序,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不重要或函证很可能无效。
(2)不恰当。A.注册会计师应对剩余期间的销售和收款交易实施实质性程序或实质性程序与控制测试相结合。
(3)不恰当。还应检查银行承兑协议。
(4)不恰当。A.注册会计师不能仅查看应收账款的贷方发生额,而是要查看相关的收款单据,以证实付款方确为该客户且确与资产负债表日的应收账款相关
(5)不恰当。A.注册会计师应要求被询证者将回函寄至会计师事务所。/如果被询证者将回函寄至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将其转交注册会计师,该回函不能视为可靠的审计证据。

共用题干
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在审计期后事项时,A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作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关于A注册会计师对期后事项的责任,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有责任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以确定截至审计报告日发生的期后事项是否均已得到识别
B:在审计报告日后,没有责任针对财务报表实施审计程序
C:在审计报告日后至财务报表报出日前,如果知悉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实,有责任采取措施
D:在财务报表报出后,如果知悉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实,没有责任采取措施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注册会计师对“期后事项”的审计程序。期后事项分为调整事项、非调整事项以及披露事项,选项ABC审计程序均属于审计期后发生的正常的业务。选项D属于审计的期后调整事项。
本题考核注册会计师向管理层询问可能影响“期后事项”的内容。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可能影响财务报表的期后事项包括:是否发生新的担保、是否签订或计划签订合并或清算协议、是否计划发行新的债券。所以选项B为不相关事项。
本题考核注册会计师对期后事项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对期后事项必须予以关注,在财务报表报出后,如果知悉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实,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需要修改财务报表并与管理层进行讨论,即知悉了就有责任采取措施。所以选项D表述错误。

周注册会计师正在编制H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计划,为此需要考虑相关的审计风险。请代为做出相关的职业判断。

在审计执行阶段,如果周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将增加。如有可能,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否则应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审计风险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构成。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或降低检查风险均可降低审计风险。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