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章节练习(2021-09-23)

发布时间:2021-09-23


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考试共42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简答题和综合题(主观)。小编为您整理第五章 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关于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审计的影响,以下说法中恰当的有()。【多选题】

A.将现有手工执行的审计测试自动化

B.在手工方式不可行的情况下执行测试或分析

C.有效降低财务报表舞弊风险

D.使审计工作更具效果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选项C不恰当,财务报表错报风险包括的舞弊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前财务报表已存在的错报风险,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不能降低舞弊风险,但通过高效率的数据分析和测试能够有效识别舞弊风险。

2、下列有关信息系统的要求中,需要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考虑的有( )。【多选题】

A.准确性

B.及时性

C.授权体系

D.访问限制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项B:对于自动化信息系统,及时、快捷是其基本特征,注册会计师无需为此专门考虑。“及时性”应为“完整性”。

3、有效的信息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  )。【多选题】

A.确定交易发生期间,并将交易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

B.及时、详细记录交易内容,并在财务报告中对全部交易进行适当分类

C.衡量交易价值,并在财务报告中适当体现相关价值

D.识别和记录全部授权交易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除了上述四项功能外,还可以实现的功能是将相关交易信息在财务报告中作适当披露。

4、下列关于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从业务数据的具体处理过程到报表的输出都由计算机按照程序指令完成,数据均保存在磁性介质上,从而会影响到审计线索

B.审计人员需要掌握相关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当做一种有利的审计工具

C.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善的内部控制的目标也发生改变

D.在信息化条件下,审计内容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并不改变注册会计师制定审计目标、进行风险评估和了解内部控制的原则性要求,审计准则和财务报告审计目标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选项C错误)

5、在审计过程中,下列关于注册会计师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单选题】

A.选择大量数据进行实质性分析程序。

B.选择少量的交易,并在系统中进行穿行测试,验证系统的准确性。

C.审阅非正常的日记账。

D.主要依靠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检查管理层舞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不恰当:由于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有助于详审海量数据,它也可用于辅助对舞弊的检查工作(如审阅非正常的日记账)。但不能主要依靠计算机辅助程序来应对舞弊。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各项经济业务中需要追溯调整的有( )。

A.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由于减资由原来的成本法核算调整为权益法核算
B.当期发现以前期间漏记了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300万元
C.因固定资产经济利益实现方式发生变化,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变为年数总和法
D.当期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调整为公允价值模式
答案:A,B,D
解析:
选项C,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适用未来使用法,不需要追溯调整;选项D,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需要追溯调整。各选项会计处理思路如下:
选项A,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由于减资由原来的成本法核算调整为权益法,追溯调整负商誉【如果有】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追溯调整实现的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或相反分录。
追溯调整其他综合收益变动或其他权益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其他综合收益
资本公积
或相反分录。
选项B,当期发现以前期间漏记了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300万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300
贷:累计折旧300
然后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入留存收益【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选项D,当期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调整为公允价值模式【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且转换日资产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追溯调整法与追溯重述法定义的区分:
1.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采用追溯调整法时,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

2.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企业应当在重要的前期差错发现后的财务报表中,调整前期比较数据。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产品市场需求处于上升阶段,为增加产能,公司拟于2018年年初添置一台设备。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自行购置。预计设备购置成本1600万元,按税法规定,该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5年,净残值率5%,预计该设备使用4年,每年年末支付维护费用16万元,4年后变现价值400万元。
方案二:租赁。甲公司租用设备进行生产,租赁期4年,设备的维护费用由提供租赁服务的公司承担,租赁期内不得撤租,租赁期满时设备所有权不转让,租赁费总计1480万元,分4年偿付,每年年初支付370万元。
甲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税前有担保的借款利率为8%。
要求:
(1)计算方案一的初始投资额、每年折旧抵税额、每年维护费用税后净额、4年后设备变现税后净额,并计算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平均年成本。
(2)判断租赁性质,计算方案二的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平均年成本。
(3)比较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平均年成本,判断甲公司应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

答案:
解析:
(1)①初始投资额=1600(万元)
②每年折旧=(1600-1600×5%)/5=304(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额=304×25%=76(万元)
③每年维护费用税后净额=16×(1-25%)=12(万元)
④4年后账面价值=1600-304×4=384(万元)
4年后设备变现税后净额=400-(400-384)×25%=396(万元)
⑤税后有担保的借款利率=8%×(1-25%)=6%
现金流出总现值=1600+(-76+12)×(P/A,6%,4)-396×(P/F,6%,4)=1064.56(万元)
平均年成本=1064.56/(P/A,6%,4)=307.22(万元)
(2)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可使用年限=4/5=80%,大于75%,因此属于融资租赁。
每年折旧=(1480-1480×5%)/5=281.2(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额=281.2×25%=70.3(万元)
4年后账面价值=1480-281.2×4=355.2(万元)
4年后设备变现税后净额=355.2×25%=88.8(万元)
现金流出总现值=370×(P/A,6%,4)×(1+6%)-70.3×(P/A,6%,4)-88.8×(P/F,6%,4)=1045.08(万元)
平均年成本=1045.08/(P/A,6%,4)=301.60(万元)
(3)方案一的平均年成本大于方案二的平均年成本,因此甲公司应选择方案二。

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是( )。

A.政府审计是独立性最强的一种审计

B.会计报表的合法性是报表使用者最为关心的

C.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应合理保证会计报表的可靠程度

D.内部审计在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方面与外部审计具有一致性

正确答案:D

下列有关抽样风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只要使用了抽样,就会有抽样风险
B.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和抽样方法相关
C.抽样风险可以被精确地计量和控制
D.如果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都实施检查,此时不存在抽样风险
答案:A,B,D
解析:
在使用统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准确地计量和控制抽样风险,在使用非统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无法量化抽样风险。所以选项C不严谨。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