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模拟试题(2021-09-13)

发布时间:2021-09-13


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考试共42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简答题和综合题(主观)。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有()。【多选题】

A.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结合对财务报表中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考虑,识别风险

B.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

C.评估识别出的风险,并评价其是否更广泛地与财务报表在整体相关,进而潜在地影响多项认定

D.考虑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以及潜在错报的重大程度是否足以导致重大错报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本题四个选项中说明的审计程序。此知识点属于需要记忆的内容,请考生注意。

2、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要求会员保持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性,以下关于独立性的陈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实质上的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出结论时不受损害职业判断的因素影响

B.实质上的独立性要求会员不能与客户之间存在任何经济利益关系

C.如果会员在形式上不独立,则很可能被推定为其诚信、客观或职业怀疑态度已经受到损害

D.注册会计师在执行鉴证业务时必须在实质上独立和形式上独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B不恰当,因为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存在审计收费是正常的。同时,即使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存在经济利益对独立性的不利影响,只要能够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影响或降低不利影响至可接受的水平,注册会计师仍可以承接该业务。

3、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公布后,在A注册会计师获知的以下事项中,需要对2011年度财务报表采取适当措施的有(  )。【多选题】

A.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中披露的未决诉讼在财务报表公布后得到最终判决

B.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

C.甲公司2011年度采用的投资性房地产(主要资产)会计核算政策不符合企业的具体情况

D.甲公司在2011年度财务报表公布后,生产车间发生火灾,造成巨大损失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解析:选项A,由于财务报表已对外公布,无须对已披露的或有事项的结果修改财务报表;选项B,既然已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当然不能等闲视之,应当采取适当措施证实或排除疑点。但怎样理解“对2011年度财务报表采取适当措施”是本选项的争议之处:如果认为这句话意味着调整2011年度报表或在其附注中进行披露,选B就显得武断;如果认为这句话意味着对存疑之处进行调查,选B 就是必要的;选项C,投资性房地产属于是企业的主要资产,且相关的错误确认在审计报告日前已做出,应要求甲公司撤销原财务报表,修正后重新公布;选项D中事项大大影响甲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属于财务报表使用者非常关注的重大事项。如果该事项发生在财务报表公布之前,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是必要的,但发生在财务报表对外公布之后,显然与2011年度报表毫无关联(报表使用者不能指望通过上年报表反映次年的所有重大事项)。

4、如果上期财务报表已经审计,后任注册会计师在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底稿时,应考虑前任注册会计师是否已实施下列()审计程序评价资产负债表重要账户期初余额的合理性。【多选题】

A.函证应收账款,测试坏账准备

B.监盘库存存货

C.函证应付账款

D.检查是否存在未记录的负债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A、B、D都属于每次财务报表审计的必要审计程序;C:一般情况下,应付账款不需要函证。

5、会计师事务所向审计客户提供的以下()诉讼支持服务,很可能因自我评价或过度推介产生不利影响。【多选题】

A.协助管理和检索文件

B.计算诉讼估计损失

C.查阅有关诉讼信息

D.担任专家证人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选项C的事项不会因自我评价或过度推介产生对独立性的不利影响。

6、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多选题】

A.存货的监盘人员数量的安排

B.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C.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变化

D.审计报告提交的时间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审计范围;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的性质;审计方向;审计资源。

7、注册会计师针对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实质性程序有( )。【多选题】

A.将财务报表与其所依据的会计记录核对

B.实质性分析

C.细节测试

D.检查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重大会计分录和其他会计调整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选项ABCD均属于实质性程序。

8、审计差异按是否需要调整账户记录可分为( )。【多选题】

A.故意错误

B.重分类错误

C.核算错误

D.无意错误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解析:审计差异按是否需要调整账户记录可分为核算错误和重分类错误。

9、被审计单位下列有关存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注册会计师认为正确的有(  )。【多选题】

A.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将相关存货跌价准备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B.因非货币性交易换出存货而同时结转的已计提跌价准备,不冲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

C.小规模纳税人进口原材料交纳的增值税,不计入相关原材料的成本

D.因保管不善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通过营业外支出核算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选项C,小规模纳税人进口原材料交纳的增值税,计入相关原材料的成本。选项D,因保管不善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通过管理费用核算。

10、注册会计师可以向相关人员询问,获得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下列与询问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询问治理层,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环境

B.询问内部审计人员,有助于了解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C.询问普通员工,有助于评估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适当的措施

D.询问法律顾问,有助于了解被审计单位对有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当询问内部审计人员。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规定标准的小规模企业,只要会计核算健全,能准确核算并提供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就可以被认定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如果该企业是商业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可以。

某投资者准备投资购买一种股票,目前股票市场上有三种股票可供选择: 甲股票目前的市价为9元,该公司采用固定股利政策,每股股利为1.2元,甲股票的必要收益率为15%; 乙股票目前的市价为8元,该公司刚刚支付的股利为每股0.8元,预计第一年的股利为每股1元,第二年的每股股利为1.02元,以后各年股利的固定增长率为3%,乙股票的必要收益率为14%; 丙股票每年支付固定股利1.2元,目前的每股市价为13元,丙股票的必要收益率为12%。 要求

(1)为该投资者做出应该购买何种股票的决策

(2)投资者打算长期持有该股票,计算投资者购入该种股票的持有期年均收益率

(3)投资者持有3年后以9元的价格出售,计算投资者购入该种股票的持有期年均收益率

(4)如果甲股票的β系数为1.4,乙股票的β系数为1.2,投资者按照目前的市价,同时投资购买甲、乙两种股票各200股,计算该投资组合的β系数。 已知:(P/F,14%,1)=0.8772,(P/F,14%,2)=0.7695,(P/F,14%,3)=0.6750 (P/F,15%,1)=0.8696,(P/F,15%,2)=0.7561,(P/F,15%,3)=0.6575 (P/F,16%,1)=0.8621,(P/F,16%,2)=0.7432,(P/F,16%,3)=0.6407 (P/F,18%,1)=0.8475,(P/F,18%,2)=0.7182,(P/F,18%,3)=0.6086

正确答案:
[解析](1)甲股票的价值=1.2/15%=8(元)
乙股票的价值
=1×(P/F,14%,1)+1.02×(P/F,14%,2)+1.02×(1+3%)/(14%-3%)×(P/F,14%,2)=9.01(元)
丙股票的价值=1.2/12%=10(元)
因为甲股票目前的市价为9元,高于股票价值,所以投资者不应该购买甲股票;
乙股票目前的市价为8元,低于股票价值,所以投资者应该购买乙股票;
丙股票目前的市价为13元,高于股票的价值,所以投资者不应该购买丙股票。
(2)假设持有期年均收益率为i,则有:
8=1×(P/F,i,1)+1.02×(P/F,i,2)+1.02×(1+3%)/(i-3%)×(P/F,i,2)
当i=15%时,1×(P/F,15%,1)+1.02×(P/F,15%,2)+1.02×(1+3%)/(15%-3%)×(P/F,15%,2)=8.26(元)
当i=16%时,1×(P/F,16%,1)+1.02×(P/F,16%,2)+1.02×(1+3%)/(16%-3%)×(P/F,16%,2)=7.63(元)
根据内插法:(16%-i)/(16%-15%)=(8-7.63)/(8.26-7.63)
解得:i=15.41%
(3)8=1×(P/F,i,1)+1.02×(P/F,i,2)+[1.02×(1+3%)+9]×(P/F,i,3)
当i=16%时,1×(P/F,16%,1)+1.02×(P/F,16%,2)+[1.02×(1+3%)+9]×(P/F,16%,3)=8.06
当i=18%时,1×(P/F,18%,1)+1.02×(P/F,18%,2)+[1.02×(1+3%)+9]×(P/F,18%,3)=7.70
根据内插法:(18%-i)/(18%-16%)=(8-7.70)/(8.06-7.70)
解得:i=16.33%
(4)投资组合的β系数
=(200×9)/(200×8+200×9)×1.4+(200×8)/(200×8+200×9)×1.2
=1.31

甲公司2007年及以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按国家2007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从2008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甲公司2(107年年末结账时,需要对下列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1)2007年l2月31日,甲公司依据风险性质和特征确定的A组应收账款的余额为9 600万元,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8 100万元。

2007年1月1日,该A组应收账款余额为7 60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l 600万元;2007年A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借方发生额为200万元(为本年核销的应收账款),贷方发生额为40万元(为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的应收账款而转回的坏账准备)。

(2)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成本为8 560万元,其具体情况如下:①A产品3 000件,每件成本为1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3 000万元,其中2 000件已与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其余A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

A产品2007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1万元,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将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0.15万元。

②B配件2 800套,每套成本为0.7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l 960万元。B配件是专门为组装A产品而购进的。2 800套B配件可以组装成2 800件A产品。B配件2007年l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套0.6万元。将8配件组装成A产品,预计每件还需发生成本0.3万元。

(③配件1 200套,每套成本为3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3 600万元。c配件是专门为组装D产品而购进的,l 200套C配件可以组装成1 200件D产品。C配件2007年l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套2.6万元。D产品2007年l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4万元。将c配件组装成D产品,预计每件还需发生成本0.8万元,预计销售每件D产品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4万元。D产品是甲公司2007年新开发的产品。

2007年1月1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45万元(均为对A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7年对外销售A产品转销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

(3)2007年l2月31日,甲公司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的有关情况如下:q)x设备系2004年lO月20日购入,账面原价为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7年1月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余额为68万元,累计折旧为260万元。

2007年l2月31日该设备的市场价格为l20万元;预计该设备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的现金流量现值为132万元。

②Y设备的账面原价为l 600万元,系2003年12月18日购入,预计使用年限为l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7年12月31日,该设备已计提折旧640万元,此前该设备未计提减值准备。

2007年l2月31日该设备的市场价格为870万元;预计该设备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的现金流量现值为900万元。

③z设备的账面原价为600万元,系2004年12月22日购入,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7年12月31日Z设备已计提的折旧为225万元,此前z设备未计提减值准备。

2007年l2月31 Et该设备的市场价格为325万元;预计该设备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的现金流量现值为400万元。

(4)2007年l2月31日,甲公司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的有关情况如下:032007年1月开始研发的一项专利技术,发生研发支出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 发阶段发生的费用化支出。4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发生的支出为36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该企业研究开发支出费用化部分按50%加计扣除;资本化部分按150%摊销。该企业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200r7年lO月20日达到预定用途。甲公司对该专利技术采用直线法、按l0年摊销,无残值。2007年12月31日,该专利权的可收回金额为400万元。

②甲公司2006年1月1日取得的某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为300万元,公司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无法合理预计其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期限,将其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甲公司在计税时,对该项无形资产按照l0年的期限摊销,有关金额允许税前扣除。

经减值测试,2006年12月31日其可收回金额为280万元,2007年12月31日其可收回金额为270万元。

(5)2007年12月5日购入的某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为200万元,2007年l2月31 Et,其公允价值为210万元。

(6)2007年lo月10日取得的一项债券投资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至2007年12月31日,其摊余成本为500万元,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470万元。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2007年的利润总额为5 000万元。甲公司未来3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假设税法规定,各项资产计提的减值撞备均。

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未来发生实质性损害时允许扣除。

(3)假设甲公司对固定资产采用的折旧方法 、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一致。

(4)甲公司固定资产减值测试后,其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保持不变。

(5)假定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均于年末确认。

(6)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1)对上述交易或事项是否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判断;对于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相应的资产减值处理。

(2)计算上述交易或事项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方或贷方金额,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正确答案:
(1)判断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并进行会计处理事项(1)
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计提坏账准备前,A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1 600-200+40=1 440(万元)
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A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9 600-8 100=1 500(万元)
所以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A组应收账款应计提坏账准备:1 500-1 440=6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60
贷:坏账准备 60
事项(2)
①A产品:有销售合同部分:A产品可变现净值=2 000×(1.2-0.15)=2 100(万元),成本=2 000 × 1=2 000(万元),这部分存货不需计提跌价准备。
超过合同数量部分:A产品可变现净值=1 000×(1.1-0.15):950(万元),成本=1 000 × 1=1 000(万元),这部分存货需计提跌价准备50万元。
A产品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一(45-30)=35(万元)
②B配件:用B配件生产的A产品发生了减值,所以8配件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B配件可变现净值=2 800 ×(1.1-0.3-0.15)
=1 820(万元),成本为l 960万元,B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1 960-1 820=140(万元)。
③C配件:D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 200 ×(4-0.4)=4 320(万元),成本=3 600+1 200 × 0.8=4 560(万元),D产品发生减值,C配件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C配件可变现净值=1 200×(4- 0.8一o.4)=3 360(万元),成本3 600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 600-3 360=240(万元)。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415
贷:存货跌价准备一A产品 35
一B配件 l40
一C配件 240
事项(3)
①×设备:2007年l2月31 E1计提减值准备前×设备账面价值=(600-260-68)一(600-260一68)÷(5×12-2 × 12-2)× 12=176(万元),可收回金额为l32万元,2007年l2月31日应计提减值准备=176-132=44(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为l32万元。
②Y设备:2007年l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Y设备账面价值=1600-640=96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900万元,2007年l2月31日应计提减值准备=960-900=6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为900万元。
③z设备:2007年l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2设备账面价值=600-225=375(万元),可收回金额为400万元,2007年l2月31日不应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75万元。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l04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设备 44
一Y设备 60
事项(4)
(1)2007年12月31 Et该专利技术的账面净值= 360-360÷10 × 3/12=351(万元),可收回金额为400万元,不能计提减值准备。
(窑r2007年12月31日可收回金额为27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为280万元,2007年应计提减值准备=280-270=1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lO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l0
事项(5)
不需计提减值准备。
事项(6)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30
(2)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事项(1)
2007年1月1日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7 600- 1 600=6 000(万元),计税基础为7 60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余额m-7 600-6 000=1 600(万元)。
2007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9 600 -1 500=8 100(万元),计税基础为9 60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余额=9 600-8 100=1 500(万元)。
2007年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 600-1 500= 10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 1 600 ×33%一l 500 ×25%=153(万元)(贷方),应确认的纳税调整减少额100万元。
事项(2)
2007年1月1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45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为45万元;21107年12月31日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50+140+240=430(万元),可抵扣暂时|生差异余额为430万元。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430 ×25%一45×33%=92.65(万元)(借方),应确认的纳税调整增加额=430-45=385(万元)。
事项(3)
①×设备2007年1月1日账面价值=600-68-260=272(万元),计税基础=600-600÷5×2/12-600÷5×2=34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340 -272=68(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68×33%=22.44(万元);2007年l2月31日账面价值=132(万元),计税基础=600-600÷5 × 2/12 -600÷5×3=22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220-132=88(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RR×25%:22(万元)
2007年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8-68=2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22.44-22=0.44(万元)(贷方)
②Y设备2007年1月1日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等,无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余额;2007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900(万元),计税基础=1 600一;1 600÷10 ×4=96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960-900=6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60 ×25%=15(万元)。
2007年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0=6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15-0=15(万元)(借方)
③z设备2007年期初和期末均无暂时性差异余额。
上述固定资产2007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15-0.44=14.56(万元)(借方)。2(I)7年应确认的纳税调整增加额=20+60=80(万元)。
事项(4)
(1)2007年12月31日该专利技术的账面净值= 360-360÷10×3/12=351(万元),可收回金额为400万元,不能计提减值准备,其账面价值为351万元;计税基础=360×150%一360 × 150%÷10×3/12=526.5(万元)。由于该无形资产并非企业合并产生,确认时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因此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40×50%+360÷10×3/12 ×50%= 74.5(万元)。
(2)2006年l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300-20=280(万元),计税基础=300-300÷10:27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280-270)×33%=3.3(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80-10=270(万元),计税基础=300-300÷10 × 2=24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270-240)
×25%:7.5(万元)。2007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7.5-3.3=4.2(万元)(贷方),2007年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00÷10一(280-270)= 20(万元)。
上述无形资产2007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4.2(万元)。2007年应确认的纳税调整减少额=74.5+20=94.5(万元)。
事项(5)
2007年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10万元,计税基础为20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10—200)× 25%=2.5 (万元)。此项2007年不需进行纳税调整。
事项(6)
2007年l2月31日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0 ×25%=7.5(万元)。2007年应确认的纳税调整增加额=30万元。
2007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
=153—92.65—14.56—7.5
=38.29(万元)(贷方)
2007年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
=4.2+2.5=6.7(万元)(贷方)
2007年应交所得税
=(5 000—100+385+80—94.5+30)×33%
=1 749.165(万元)
2007年所得税费用
=1 749.165+38.29+(6.7—2.5)
=1 791.65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l 791.655
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 2.5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所得税 l 749.165
递延所得税负债 6.7
递延所得税资产 38.29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