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专业实务》章节练习(2019-01-26)

发布时间:2019-01-26


格兰仕前身是梁庆德在1979年成立的广东顺德桂洲羽绒厂。1991年,格兰仕最高决策层普遍认为,羽绒服装及其他制品的出口前景不佳,并达成共识:从现行业转移到一个成长性更好的行业。经过市场调查,初步选定家电业为新的经营领域(格兰仕所在地广东顺德及其周围地区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进一步地,格兰仕选定小家电为主攻方向(当时,大家电的竞争较为激烈);最后确定微波炉为进入小家电行业的主导产品(当时,国内微波炉市场刚开始发育,生产企业只有4家,其市场几乎被外国产品垄断)。

1993年,格兰仕试产微波炉1万台,开始从纺织业为主转向家电制造业主为主。自1995年至今,格兰仕微波炉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居第1位,且大大超过国际产业、学术界确定的垄断线(30%),达到60%以上,1998年5月市场占有率达到73.5%.格兰仕频频使用价格策略在市场上获得了领导地位。1996年到2000年,格兰仕先后5次大幅度降价,每次降价幅度均在20%以上,每次都使市场占有率总体提高10%以上。

格兰仕的规模经济首先表现在生产规模上。据分析,100万台是车间工厂微波炉生产的经济规模,格兰仕在1996年就达到了这个规模,其后,每年以两倍于上一年的速度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到2000年底,格兰仕微波炉生产规模达到 1200万台,是全球第2位企业的两倍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成为格兰仕成本领先战略的重要环节。格兰仕规模每上一个台阶,价格就大幅下调。当自己的规模达到125万台时,就把出厂价定在规模为8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价以下。此时,格兰仕还有利润,而规模低于80万台的企业,多生产一台就多亏一台。除非对手能形成显著的品质技术差异,在某一较细小的利基市场获得微薄赢利,但同样的技术来源且连年亏损的对手又怎么能够搞出差异来?当规模达到300万台时,格兰仕又把出厂价调到规模为20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线以下,使对手缺乏追赶上其规模的机会。格兰仕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构成行业壁垒,要摧毁竞争对手的信心,将散兵游勇的小企业淘汰出局。格兰仕虽然利润极薄,但是凭借着价格构筑了自己的经营安全防线。

要求:

(1)逐一简述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及其内涵。并指出格兰仕集团在微波炉市场上采取的是哪种竞争战略;

(2)简述格兰仕集团在微波炉市场上采取的竞争战略类型适用的条件。

【正确答案】

(1)竞争战略,是指在给定的一个业务或行业内,企业用于区分自己与竞争对手业务的方式,或者说是企业在特定市场环境中如何营造、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或方法。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虽然很多,但有三种最基本的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也称为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在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针对大规模市场,通过提供与竞争者存在差异的产品或服务以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

集中化战略是针对某一特定购买群、产品细分市场或区域市场,采用成本领先或差异化以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

格兰仕集团在微波炉市场上采取的是成本领先战略。

(2)企业选择成本领先战略必须考虑企业外部环境条件和内部资源与技能条件。

外部条件:

①现有竞争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②企业所处产业的产品基本上是标准化或者同质化的;③实现产品差异化的途径很少;④多数顾客使用产品的方式相同;⑤消费者的转换成本很低;⑥消费者具有较大的降价谈判能力。

内部资源与技能条件:

①持续的资本投资和获得资本的途径;②生产加工工艺技能;③认真的劳动监督;④设计容易制造的产品;⑤低成本的分销系统;⑥培养技术人员。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黄河公司系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2018年黄河公司有关金融资产转移业务的相关资料如下:
(1)2018年2月1日,黄河公司将应收W公司的2340万元的应收账款出售给B银行,取得银行存款2300万元。合同约定,在B银行不能从W公司收到账款时,不得向黄河公司追偿。黄河公司终止确认了该项金融资产。
(2)2018年5月1日,黄河公司将其一项金融资产出售给C公司,取得出售价款500万元,同时与C公司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照510万元的价格再将该金融资产回购,黄河公司在出售时终止确认了该项金融资产。
(3)2018年6月1日,黄河公司将持有的一项应收D公司债权出售给P公司,经协商出售价格为30万元。同时签订了一份看涨期权合约,黄河公司有权在2018年12月31日(到期日)以35万元的价格回购该应收账款。黄河公司判断,该期权是重大的价外期权(即到期行权可能性极小)。黄河公司终止确认了该项应收债权。
(4)2018年7月1日,黄河公司将其信贷资产整体转移给E信托机构,同时保证对E信托公司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黄河公司在转移时终止确认了该金融资产。
(5)2018年8月1日,黄河公司与丙银行达成协议,将收取一组住房抵押贷款90%的权利以9100万元的价格转移给丙银行,黄河公司继续保留收取该组贷款10%的权利。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如果该组贷款发生违约,则违约金额首先从黄河公司拥有的10%的权利中扣除,直至扣完为止。黄河公司将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90%。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别判断黄河公司对事项(1)至事项(5)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事项(1)黄河公司的会计处理正确。
理由:采用不附追索权方式出售应收账款,与应收账款所有权相关的风险与报酬已经转移,应当终止确认相关金融资产。
2.事项(2)黄河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由于此项交易属于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回购价为固定价格,表明黄河公司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所以不应当终止确认相关金融资产。
3.事项(3)黄河公司的会计处理正确。
理由:由于该期权为重大价外期权,且到期时行权的可能性极小,此时可以认定企业已经转移了该项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因此,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4.事项(4)黄河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黄河公司在将其信贷资产进行转移的同时对买方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这说明与该金融资产相关的风险并没有全部转移,所以黄河公司不应终止确认该项金融资产。
5.事项(5)黄河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黄河公司虽然将贷款的90%转移给丙银行,但当该组贷款发生违约时,违约金额首先从黄河公司拥有的10%的权利中扣除,直至扣完为止。说明黄河公司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应当采用继续涉入的方式进行处理。

霍克公司的预算编制方案如下:
(1)销售预算。
①5 月上旬,各分部预测下一年度销售和资金需求,报总部。
②5 月下旬,总部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对产品市场的影响和分部的价格、新产品、滞销、
坏账等情况,制定分部销售预算草案。
③6 月份,各分部的地区销售经理预测分月度的全年销售额,作为其下一年度销售业绩评价的初步标准。
④7 月份,分部负责人复查销售预测报告,并与地区销售经理进一步协商,以确保分部预算达标。
⑤8 月上中旬,总部复查销售预算,修订未达标预算。
⑥8 月下旬,总部批准销售预算,并将之分解为各工厂的生产计划(包括价格、销量等)。
(2)生产预算。
①9 月中上旬,各工厂确定固定费用和变动成本标准,报分部。
②10 月中旬~11 月,各工厂确定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标准,报分部。
③11~12 月,总部复查并审批工厂生产预算,修订未达标预算。
④12 月末,董事会批准公司销售及生产预算。
霍克公司预算控制的方案如下:
(1)市场部门:每月末,各地区销售经理向总部报告本月销售本年累计销售及其与预算的差异情况,并对未完成的销售差额作出解释。
(2)生产部门:各工厂向总部报告费用、成本的分项目实际发生数及其与预算的偏差,并对超支额作出解释。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材料分析霍克公司用了什么预算控制方法?预算控制应该如何完善?
答案:
解析:
当期预算控制、累计预算控制。强调了过程控制,但是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应该进一步完善。

甲公司为一家大型上市公司,2016年至2018年发生了以下与股权投资相关的交易:
(1)2016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1000万元从非关联企业取得乙公司100%的股权,投资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00万元。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乙公司的净资产增加了550万元,其中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计算实现的净利润500万元,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利得中属于有效套期部分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50万元。
(2)2018年1月8日,甲公司转让所持乙公司40%的股权,收取现金640万元存入银行,股权转让手续于当日完成。股权转让后,乙公司董事会进行重组,7名董事中3名由甲公司委派,乙公司所有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重大决策须由半数以上董事表决通过。2018年1月8日,乙公司剩余6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960万元。假定甲、乙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比例均为10%。假定乙公司自2016年至2018年间未分配现金股利,并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指出2018年甲公司是否仍应将乙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范围,并指出甲公司对乙公司剩余股权应当采用的核算方法,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在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乙公司的剩余股权的账面价值,并计算该交易对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损益的影响。
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交易对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损益的影响。

答案:
解析:
1.(1)2018年甲公司不应再将乙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范围。
理由:甲公司出售对乙公司部分股权后,在乙公司董事会中派有3名董事,不能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重大决策实施控制。
(2)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剩余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理由:甲公司出售对乙公司部分股权后,在乙公司董事会中派有3名董事,仍然对乙公司有重大影响。
2.(1)处置投资后剩余股权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乙公司自购买日至处置日期初之间实现的净损益为300万元(500×60%),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留存收益;自购买日至处置日期初之间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利得中属于有效套期部分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30万元(50×60%),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其他综合收益。
因此,甲公司对乙公司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000×(1-40%)+300+30=930(万元)。
(2)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损益=640-1000×40%=240(万元),因此,对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损益的影响金额为240万元。
3.在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对乙公司的剩余60%股权按照公允价值960万元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640万元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960万元之和1600万元,减去按原持股比例(100%)计算应享有乙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1450万元[(900+550)×100%)]与商誉100万元(1000-900)之间的差额50万元,应当计入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当期投资收益。
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利得中属于有效套期部分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50万元,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计入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当期投资收益。
因此,对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损益的影响金额=50+50=100(万元)。

甲单位为一家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2ⅹ17年6月,该单位财务处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筹备编制本单位2ⅹ18年度“一上”预算草案。2ⅹ18年,甲单位按规定为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预算450万元(其中: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费预算200万元,住房公积金预算250万元)。财务处建议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列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列入“工资福利支出”类。

答案:
解析:
有关“五险一金”预算的支出功能分类建议不正确。正确分类:“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按照支出功能分类应列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保险”按照支出功能分类应列入“卫生健康支出”,“住房公积金”按照支出功能分类应列入“住房保障支出”;有关“五险一金”预算的支出经济分类建议正确。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