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中级)》章节练习(2019-12-19)

发布时间:2019-12-19


2019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中级)》考试共14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判断题。小编为您整理第四部分|第四章 刑事法律制度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根据金融犯罪的行为方式的不同来划分,金融犯罪包括( )。【多选题】

A.银行人员职务犯罪

B.伪造型金融犯罪

C.利用便利型金融犯罪

D.规避型金融犯罪

E.诈骗型金融犯罪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根据金融犯罪的行为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诈骗型金融犯罪、伪造型金融犯罪、利用便利型金融犯罪和规避型金融犯罪。

1、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判断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主观方面为过失。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具有非法占有不特定对象资金的目的。【判断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不具有非法占有不特定对象资金的目的,否则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

1、下列关于金融犯罪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金融犯罪的主观方面不一定是故意

B.金融犯罪不一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C.金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D.金融犯罪的主体违反了金融管理法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金融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有的还要求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1、信用卡诈骗罪客观上主要表现为()。【多选题】

A.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进行诈骗

C.冒用他人的信用卡进行诈骗

D.使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

E.使用作废的信用证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信用卡诈骗罪

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包括: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进行诈骗。所谓作废的信用卡,是指使用因法定的原因失去效用的信用卡。

(3)冒用他人的信用卡进行诈骗。

(4)使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银行从业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 )直接反映了公司经营的变化,对企业产生巨大影响,从而直接关系到贷款的安全。

A.财务状况的变化

B.企业决策人行为

C.经营观念的变化

D.企业决策人行为和经营观念的变化

正确答案:D
经营者本人、董事会成员和公司员工是最了解企业情况的内部人员,企业决策人行为和经营观念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公司经营的变化,对企业产生巨大影响,从而直接关系到贷款的安全。故选D。

专项贷款最主要的还款来源是( )。 A.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 B.拍卖抵押物的现金 C.再贷款取得的现金 D.融资获得的现金

正确答案:A
专项贷款最主要的还款来源是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

贷款受理和调查中的操作风险包括( )。

A.借款申请人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银行个人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B.借款申请人所提交的材料是否真实、合法

C.借款申请人的担保措施是否足额、有效

D.业务不合规,业务风险与效益不匹配

E.不按权限审批贷款,使得贷款超授权发放

正确答案:ABC
业务不合规,业务风险与效益不匹配、不按权限审批贷款,使得贷款超授权发放属于贷款审查和审批中的风险,不属于贷款受理和调查中的操作风险,DE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BC。

对于在投诉反馈时限内无法拿出意见的客户投诉,下列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人员的行为不妥当的是( )。

A.等到意见达成时再反馈给客户

B.坚持客户至上、客观公正原则

C.提前告知客户下一个反馈时限

D.在反馈时限内告知客户现在投诉处理的情况

正确答案:A
A【解析】“客户投诉”准则要求:银行业从业人员在处理客户投诉时,应坚持客户至上、客观公正原则,不轻慢任何投诉和建议;在投诉反馈时限内无法拿出意见的,应当在反馈时限内告知客户现在投诉处理的情况,并提前告知下一个反馈时限。本题中B、C、D三项行为正确;等到意见最后达成,可能已经超过反馈时限,故选A。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