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章节练习(2020-12-16)

发布时间:2020-12-16


2020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考试共6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客观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第十六章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根据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排除支付的有(  )。【多选题】

A.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B.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C.可以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D.在境内就医的

E.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1)选项ABCD: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排除支付包括:①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②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③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④在境外就医的。(2)选项E: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2、根据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社会保险项目中,仅由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是( )。【单选题】

A.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B.失业保险

C.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D.工伤保险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工伤保险费的缴纳。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所以选项D正确。

3、根据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由工伤保险基金负担的工伤保险待遇的是(  )。【单选题】

A.死亡待遇

B.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及陪护

C.伤残待遇

D.工伤医疗康复待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B:由用人单位负担的工伤保险待遇,包括:(1)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及陪护;(2)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放伤残津贴;(3)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4、根据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失业保险待遇的给付期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

B.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

C.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36个月

D.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24个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C: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

5、根据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失业保险待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需要缴纳失业保险费

B.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重新就业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C.失业保险金的标准可以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满6个月的,失业人员可以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所以选项A错误。失业保险金的标准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所以选项C错误。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所以选项D错误。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税务师职业资格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09年)纳税期限是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下列有关纳税期限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不同性质的税种,其纳税期限不同
B.我国现行税法中的纳税期限只有按期纳税一种形式
C.采取何种形式的纳税期限,与课税对象的性质有密切关系
D.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按季征收的纳税期限
E.房产税实行按年计算分期缴纳的纳税期限
答案:A,C,E
解析:
我国现行税制的纳税期限有三种形式:按期纳税、按次纳税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或缴纳;个人所得税中的劳务报酬所得等均采取按次纳税的办法。

黄河公司原有普通股10000万元、资本成本为10%,长期债券2000万元。资本成本为8.5%,现向银行借款800万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5%,分次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筹资费用率为零。
该借款拟用于投资购买价值为800万元的大型生产设备(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购入后即投入使用,每年可为公司增加利润总额160万元。该设备预计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黄河公司向银行取得新的长期借款后,公司普通股市价为10元/股,预计下年度每股股利由1.8元提高到2.0元,以后每年增长1%。
假设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各题:

经测算,当贴现率为20%时,该设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37.368万元;当贴现率为24%时,该设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31.288万元,采用插值法计算该投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为(  )。(第5章)

A.21.82%
B.22.18%
C.23.15%
D.21.50%
答案:B
解析:

位于我国境内某市的一家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拥有自己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2011年至2015年经相关机构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度有关经营情况如下:
(1)全年取得销售电子产品的不含税收入7000万元,取得房屋租金收入200万元。
(2)全年购进与生产电子产品相关的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200万元、进项税额544万元并通过主管税务机关认证;购进安全生产专用设备(属于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并投入使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万元、进项税额8.5万元,并通过主管税务机关认证。
(3)全年与销售电子产品相关的销售成本4150万元;全年发生销售费用1400万元,其中含广告费1100万元;全年发生管理费用600万元,其中含新技术研究开发费320万元、业务招待费75万元。
(4)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400万元、发生的工会经费支出9万元、职工福利费支出7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支出13万元。
(5)全年营业外支出300万元,其中支付合同违约金6万元。
(注:该企业适用增值税税率17%,营业税税率5%,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3%,企业所得税税率15%,不考虑其他税费。)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度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 )万元。

A.553.25
B.572.25
C.574.25
D.592.25
答案:D
解析:
税前允许扣除的广告费=(7000+200)×15%=1080(万元)<实际发生额110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100-1080=20(万元);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限额=(7000+200)×5‰=36(万元)<实际发生额的60%=75×60%=45(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5-36=39(万元);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50%,所以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20×50%=160(万元);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675.25+18+20+39-160=592.25(万元)。

【知识点】 其他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