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请问,在1988年发起的“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活动中,负责物资供应的中国南极考察站是()。

  • A、昆仑
  • B、黄河
  • C、中山
  • D、长城

参考答案

更多 “请问,在1988年发起的“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活动中,负责物资供应的中国南极考察站是()。A、昆仑B、黄河C、中山D、长城” 相关考题
考题 根据《南极条约》等国际条约的规定,下列关于目前南极地区法律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科学研究目的而在南极使用军事人员或者设施不禁止B.任何国家都有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C.对南极领土的现有要求无效,并且不得提出新的要求D.在南极进行的任何活动不得破坏南极的环境和生态

考题 2009年1月27日,我国在南极内陆“冰盖之巅”成功建立了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它的建立,将实现我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向南极大陆腹地的历史性跨越。A.长城站B.中山站C.昆仑站D.泰斗站

考题 南极大陆冰天雪地,荒凉而寒冷,但不少国家在那里建立了科学考察站,有些国家甚至对南极大陆提出了领土要求。出现这种情况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南极大陆战略地位重要B.南极大陆地下矿产资源丰富C.南极大陆周围海域生物资源丰富D.不少国家鼓励人们探险

考题 领导让你负责组织一次募捐活动,在活动结束清点物资时,你发现少了两千块捐款,请问你怎么办?

考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13年11月7日,“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出发,开始第30次南极科考活动。12月19日,“雪龙”号在完成中山站卸货任务后起航,开始了首次环南极大陆航行(航线见图9)。北京时间2014年2月8日上午11点,五星红旗飘扬在雪白的冰原上,我国在南极的第4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建成。 (1)推测泰山站建站过程中(2013年12月25日至2014年2月7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4分) (2)简述“雪龙”号环南极大陆航行选择图示航向的原因。(4分) (3)指出在“雪龙”号环南极大陆航行期间,可能遭遇的自然风险。(4分)

考题 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陆是:()A、美洲大陆B、澳大利亚大陆C、非洲大陆D、亚欧大陆

考题 简述南极洲资源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的原因。

考题 南极边缘的冰川为什么脱离南极大陆?

考题 从地图中,我们可以发现现在最饥饿的国家在()。A、澳大利亚大陆B、南极大陆C、非洲大陆D、印度次大陆

考题 南极协商会议可以协商研究的问题有()。A、和平利用南极B、在南极的科学研究C、在南极的国际科学合作D、缔约国互相观察E、在南极行使管辖权

考题 请问在中国大陆地区或国际漫游状态下接收国际短信要收费吗?

考题 除南极大陆外,所有大陆都南北成对分布的。

考题 南极大陆是最干旱的大陆,被称为“白色的沙漠”,请问南极大陆年平均降雨量约为多少?()A、1000毫米B、55毫米C、520毫米D、150毫米

考题 南极和北极都有海豹生活,请问,在南极生活的海豹多,还是在北极的海豹多?()A、不确定B、一样多C、南极多D、北极多

考题 ()与法、英、美等国的科学家共6人组成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于1989年7月27日出发,徒步横穿南极进行科考,历经220天,行程5986公里,于1990年3月3日到达考察终点,实现了人类徒步横穿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壮举。A、施雅风B、秦大河C、刘潮海D、姚檀栋

考题 南极大陆土壤分布

考题 令科学家在南极大陆惊讶发现()植物可以在南极洲越冬,这是气候变暖又一例证。

考题 单选题南极和北极都有海豹生活,请问,在南极生活的海豹多,还是在北极的海豹多?()A 不确定B 一样多C 南极多D 北极多

考题 问答题南极边缘的冰川为什么脱离南极大陆?

考题 填空题()是第一位完成徒步南极探险的中国人。

考题 问答题请问在中国大陆地区或国际漫游状态下接收国际短信要收费吗?

考题 问答题简述南极洲资源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的原因。

考题 填空题令科学家在南极大陆惊讶发现()植物可以在南极洲越冬,这是气候变暖又一例证。

考题 多选题《南极条约》的宗旨是 ( )A冻结和搁置所有的领土主权要求B南极永远专为和平目的而使用C各国有权在南极自由地进行科学调查和研究,并增进相互间的国际合作D建立南极协商会议制度E建立南极海洋生物资源有序开发机制

考题 多选题从地图中,我们可以发现现在最饥饿的国家在()。A澳大利亚大陆B南极大陆C非洲大陆D印度次大陆

考题 单选题南极大陆是最干旱的大陆,被称为“白色的沙漠”,请问南极大陆年平均降雨量约为多少?()A 1000毫米B 55毫米C 520毫米D 150毫米

考题 单选题请问,在1988年发起的“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活动中,负责物资供应的中国南极考察站是()。A 昆仑B 黄河C 中山D 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