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次溴酸钠吸收-砷钼兰分光光度法测定砷含量,在测量其吸光度时,分光光度计波长应选为()nm。

  • A、400
  • B、600
  • C、800
  • D、1000

参考答案

更多 “次溴酸钠吸收-砷钼兰分光光度法测定砷含量,在测量其吸光度时,分光光度计波长应选为()nm。A、400B、600C、800D、1000” 相关考题
考题 《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的砷的测定方法是A、新银盐分光光度法B、氢化物原子吸收法C、原子荧光法D、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E、砷斑法

考题 哪项是化妆品中砷的测定方法( )。A.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B.无火焰冷原子吸收法C.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D.新银盐分光光度法E.气相色谱法

考题 《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的砷测定方法是A、新银盐分光光度法B、氢化物原子吸收法C、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D、原子荧光法E、砷斑法

考题 《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的砷的测定方法是A、分光光度法B、氢化物原子吸收法C、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D、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E、砷斑法

考题 检查甘草中铅、镉、砷、汞、铜的含量所用的测定方法是A.气相色谱法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红外分光光度法 E.薄层色谱法

考题 用次溴酸钠吸收-砷钼兰分光光度法测定铁水中砷含量的测定范围()A、≥0.005%B、≥0.008%C、≥0.0010%D、≥0.015%

考题 化妆品中砷的测定方法是()。A、无火焰冷原子吸收法B、新银盐分光光度法C、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D、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E、气相色谱法

考题 用次溴酸钠吸收-砷钼兰分光光度法测定砷含量时,试样应称取()A、0.0100gB、0.0200gC、0.1000gD、0.2000g

考题 次溴酸钠吸收-砷钼兰分光光度法测定砷含量时,在()介质中,以酒石酸作掩蔽剂,加碘化钾、氯化亚锡将砷还原为低价。A、盐酸B、磷酸C、硫酸D、硝酸

考题 用次溴酸钠吸收-砷钼兰分光光度法测定铁水中砷含量时,用金属锌将低价砷还原为()气体。A、氢气B、氧气C、砷化氢D、氧化砷

考题 次溴酸钠吸收-砷钼兰分光光度法测定砷含量时,逸出的砷化氢气体用()吸收氧化生成正砷酸。A、次溴酸钠B、溴酸钠C、溴化钠D、溴化氢

考题 次溴酸钠吸收-砷钼兰分光光度法测定砷含量时,用()将低价砷还原为砷化氢气体。A、氧化钠B、金属钠C、氧化锌D、金属锌

考题 限量元素砷的测定方法有()A、银盐法B、砷斑法C、示波极谱法D、氢化物原子吸收(荧光)法E、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考题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时,砷大于2mg/L时干扰测定,用()去除。A、亚硫酸钠B、硫代硫酸钠C、通氨气

考题 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砷时,水体中含量较低的碲、硒对测定有一定的干扰。

考题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砷时,可以采用高压消解罐的方式进行消解。

考题 用抗坏血酸还原-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五氧化二磷时,五价砷、四价硅和六价铬对本法测定都有干扰。

考题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气中汞含量时,若与砷同时测定,是否可以在砷介质中进行?砷介质中主要含哪些试剂?它们会干扰汞的测定吗?

考题 阐述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砷时,砷化氢导管内表面去活化的作用和方法。

考题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砷时,对所用无砷锌粒的规格不需严格控制。

考题 分光光度法测定固体废物中砷时,所取的样品应为适量的浸出液,以保证其含砷的绝对量不超过25μg。

考题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应直接称取新鲜的土样进行测定。

考题 问答题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气中汞含量时,若与砷同时测定,是否可以在砷介质中进行?砷介质中主要含哪些试剂?它们会干扰汞的测定吗?

考题 单选题哪项是化妆品中砷的测定方法()。A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B 无火焰冷原子吸收法C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D 新银盐分光光度法E 气相色谱法

考题 填空题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颗粒物中砷的原理为:用滤纸采集空气中蒸气态和气溶胶态的砷化物后,酸湿法消解,在酸性介质中,加()将溶液中的砷还原成(),由载气直接载入石墨炉,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考题 单选题水中砷浓度常见的测定方法为(  )。A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B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C 原子荧光法和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D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E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

考题 单选题化妆品中砷的测定方法是()A 无火焰冷原子吸收法B 新银盐分光光度法C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D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E 气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