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就目前碳化塔的结构而言,吸收段的塔圈与结晶段的塔圈相比要()。

  • A、矮
  • B、一样高
  • C、高
  • D、没有可比性

参考答案

更多 “就目前碳化塔的结构而言,吸收段的塔圈与结晶段的塔圈相比要()。A、矮B、一样高C、高D、没有可比性” 相关考题
考题 所谓塔板效率是指( )。 A、 实际塔板与理论塔板数之比B、理论塔板与实际塔板数之比C、提馏段塔板与精馏段塔板数之比D、精馏段塔板与提馏段塔板数之比

考题 全塔分馏法原油稳定工艺中,稳定塔的进料段、精馏段及提馏段分别是稳定塔的()部位。A、塔顶、塔中间及塔底B、塔中间、塔顶及塔底C、塔中间、塔底及塔顶D、塔底、塔中间及塔顶

考题 线路铁塔各塔段的塔面轮廓面积的形心高度,即可视为各塔段结构的高度。 

考题 理论上讲,碳化塔的()吸收速度最快。A、上部第五圈B、冷却水箱部分C、第17圈D、第7圈

考题 碳化塔是以()为中心设计的。A、吸收B、冷却C、结晶D、晶核生长

考题 若进入碳化塔的三段气废气量较高,则极易出现()现象。A、气缚B、尾气管线堵C、冒塔D、碳化尾气净氨塔冒塔

考题 就目前碳化塔的结构而言,下段气的进气位置与出碱液出液位置相比要()。A、高B、低C、一样高,分布在气体分布器的两侧D、无法界定

考题 笠帽式碳化塔基本上是圆形铸铁塔。通常由上下两段组成。上段简称();下段又称()。A、吸收段,预热段B、吸收段,冷却段C、预热段,冷却段D、吸收段,反应段

考题 以下关于脱硫塔的描述正确的是()。A、吸收塔采用空塔结构B、吸收塔采用塔内结晶C、吸收塔采用填料塔D、吸收塔不设置前置预洗涤塔

考题 在实际操作中,若碳化塔内塔圈液封高度过高则会()。A、气液搅动均匀B、吸收充分C、易形成沉积D、塔压高

考题 在功能上分为进料段,提馏段和精馏段的塔是()。A、吸收塔B、脱吸塔C、稳定塔D、再吸收塔

考题 根据«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验收规范»移动通信钢塔桅安装时,单节塔段的垂直偏差为()。A、单节塔段的高度/500B、单节塔段的高度/750C、单节塔段的高度/1000D、单节塔段的高度/1500

考题 吸收塔的高度根据()的高度而定。A、吸收段B、填料层C、吸收液液面D、塔板

考题 水封是由塔节与塔节之间密封储气的部件。它由上水封(挂圈)与下水封(杯圈)所组成。

考题 就本公司而言,有七个水箱的碳化塔是从第()圈开始变径的。A、10B、11C、12D、13

考题 若在生产实际操作中,碳化塔内塔圈液封控制过低则会()。A、出碱液带气B、易形成沉积C、气液搅动均匀D、堵塔

考题 就碳化塔结构而言,下列选项中影响其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内径大小B、塔内空圈的高度C、笠帽的形状与数量D、冷却面积的大小

考题 为了保证氨盐水碳酸化的结晶质量,碳化塔水箱一般是()。A、一段进水,一段出水B、一段进水,多段出水C、多段进水,一段出水D、多段进水,多段出水

考题 Amisol脱硫工艺流程中有关塔的叙述错误的是()。A、吸收塔预洗段为低温冷甲醇B、吸收塔主洗段与Amisol溶液逆流接触C、吸收塔上部为终脱段D、水洗塔用来洗涤甲醇

考题 压力容器中一下哪些元件不是受压元件()A、壳体过渡段B、手孔螺栓C、塔盘支持圈D、补强圈

考题 根据《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验收规范》(YD/T5132—2005),单层塔段安装过程中,塔体垂直度:单节塔段的垂直偏差,允许的偏差范围为()A、≦h/550(h为单节塔段的高度)B、≦h/650(h为单节塔段的高度)C、≦h/750(h为单节塔段的高度)D、≦h/850(h为单节塔段的高度)

考题 筛板塔塔盘的支撑结构形式有()支撑结构。A、支撑圈B、驼峰C、自带横梁D、立柱

考题 催化分馏塔一中段回流理论上可以作为()的热源。A、吸收塔B、解吸塔C、再吸收塔D、稳定塔

考题 催化装置()是底部进料,只有精馏段,没有提馏段。A、吸收塔B、稳定塔C、分馏塔D、汽提塔

考题 多选题筛板塔塔盘的支撑结构形式有()支撑结构。A支撑圈B驼峰C自带横梁D立柱

考题 单选题压力容器中一下哪些元件不是受压元件()A 壳体过渡段B 手孔螺栓C 塔盘支持圈D 补强圈

考题 判断题水封是由塔节与塔节之间密封储气的部件。它由上水封(挂圈)与下水封(杯圈)所组成。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