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工程拟建6层建筑物,1层地下室,用地面积3 177. 76 m2,现状场地较平整。基坑开挖深度为3. 25~6. 90 m,东、南、北三面均为道路,东侧为旗峰路,距基坑约15 m,西侧为2~5层的住宅楼群,天然基础,与基坑最近距离约6m。


场地附近属残丘台地地貌单元,地表均已填土,地面较平。


根据钻探揭示,场地内第四纪地层主要有坡积层和厚度较大的残积层,下部基岩为花岗岩类。场地内地下水为滞水类型,储存于黏性土层中,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水位埋深为2. 30~3. 10 m。


基坑西侧采用复合型加强土钉墙支护,其余各层比较空旷故采用“放坡+土钉”的支护


方式。


该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土体的变形,即使采取了支护措施,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这些变形包括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变形。无论那种位移的量超出了某个容许的范围,都将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结构与道路造成危害。为了解施工期间基坑位移、沉降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的变化情况,保证基坑自身稳定和安全以及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同时给设计、施工部门提出准确的、可靠的、科学的数据,必须进行基坑围护结构沉降、基坑位移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上述规范要求,本工程深基坑开挖监测内容包括:


1.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


2.基坑周围房屋的沉降观测;


3.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4.支护结构面开裂情况检查;


5.基坑周围地面超载状况检查;


6.基坑渗水、漏水状况检查。


主要采用工程测量及目测2种方法相结合,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避免数据异常时外界偶然因素的不利影响,从而提供精确真实可靠的科学数据。


在基坑开挖前7天完成7个基准点的布设,基坑支护边线确定后马上布设观测点,并对位移、沉降监测网进行初始值的测读。


问题


(1)试述变形测量实施的程序与要求。


(2)试述设置变形测量点的要求。


(3)变形监测的数据包括哪些?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1)(参见3.6考点4)


①按测定沉降或位移的要求,分别选定测量点,埋设相应标石标志,建立高程控制网、平面控制网。


②按确定的观测周期与总次数,对监测网进行观测。新建的大型和重要建筑,应从施工开始进行系统的观测,直至变形达到规定的稳定程度为止。


③对各周期观测成果及时处理,并选取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的参考系进行严密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对重要的监测成果,进行变形分析,并对变形趋势作出预报。


(2)(参见3.6考点5)


变形测量点分为控制点、观测点(变形点)。控制点包括基准点、工作基点、联系点、检核点、定向点等工作点。各测量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基准点应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以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查,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


②工作基点应设在靠近观测目标且便于联测观测点的稳定或相对稳定位置。测定总体


变形的工作基点,当按两个层次布网观测时,应用基准点或检核点对其进行稳定性检测。


③当基准点与工作基点间需连接时应布设联系点,选点时应顾及连接的构形,位置所在处相对稳定。


④需单独进行稳定性检查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应布设检核点,其点位根据使用的检核方法成组地选设在稳定位置处。


⑤需定向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应布设定向点,并选择稳定且符合照准要求的点位作为定向点。


⑥观测点应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可从工作基点或邻近的基准点和其他工作点对其进行观测。


(3)(参见3.6考点6)


变形监测的数据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监测网的周期观测数据,每期建筑变形观测结束后,依据测量误差理论和统计检验原理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和处理,计算各种变形量;进行参考点稳定性检验和周期间的叠合分析,从而得到目标点的位移。另一种是监测点上某一种特定的形成时间序列的监测数据,如应力、应变、温度、气压、水位、渗流、渗压、扬压力等,对它们进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时序分析和统计检验,确定变形过程和趋势。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包括观测资料整理、平差计算、变形几何分析、变形建模与预报。




更多 “ 某工程拟建6层建筑物,1层地下室,用地面积3 177. 76 m2,现状场地较平整。基坑开挖深度为3. 25~6. 90 m,东、南、北三面均为道路,东侧为旗峰路,距基坑约15 m,西侧为2~5层的住宅楼群,天然基础,与基坑最近距离约6m。 场地附近属残丘台地地貌单元,地表均已填土,地面较平。 根据钻探揭示,场地内第四纪地层主要有坡积层和厚度较大的残积层,下部基岩为花岗岩类。场地内地下水为滞水类型,储存于黏性土层中,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水位埋深为2. 30~3. 10 m。 基坑西侧采用复合型加强土钉墙支护,其余各层比较空旷故采用“放坡+土钉”的支护 方式。 该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土体的变形,即使采取了支护措施,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这些变形包括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变形。无论那种位移的量超出了某个容许的范围,都将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结构与道路造成危害。为了解施工期间基坑位移、沉降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的变化情况,保证基坑自身稳定和安全以及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同时给设计、施工部门提出准确的、可靠的、科学的数据,必须进行基坑围护结构沉降、基坑位移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上述规范要求,本工程深基坑开挖监测内容包括: 1.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 2.基坑周围房屋的沉降观测; 3.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4.支护结构面开裂情况检查; 5.基坑周围地面超载状况检查; 6.基坑渗水、漏水状况检查。 主要采用工程测量及目测2种方法相结合,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避免数据异常时外界偶然因素的不利影响,从而提供精确真实可靠的科学数据。 在基坑开挖前7天完成7个基准点的布设,基坑支护边线确定后马上布设观测点,并对位移、沉降监测网进行初始值的测读。 问题 (1)试述变形测量实施的程序与要求。 (2)试述设置变形测量点的要求。 (3)变形监测的数据包括哪些?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 相关考题
考题 已知某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差额16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为-100亿美元,误差与遗漏为1o亿美元,则该国储备资产增减额为(  )。A.70亿元 B.-70亿美元 C.+60亿美元 D.+27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