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利用X-R图对轴的加工过程进行监控,子组样本量n= 4,随机抽4根轴进行 检验。描点员用4个测量值在X图上打点。由于4点中有2点落在控制限之外, 于是他建议部门负责人停止生产。上述描述说明()。
A.过程失去控制 B.过程中心发生严重偏移
C.没有正确使用控制图 D.测量误差过大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均值图上的点子是4根轴的均值。
更多 “利用X-R图对轴的加工过程进行监控,子组样本量n= 4,随机抽4根轴进行 检验。描点员用4个测量值在X图上打点。由于4点中有2点落在控制限之外, 于是他建议部门负责人停止生产。上述描述说明()。 A.过程失去控制 B.过程中心发生严重偏移 C.没有正确使用控制图 D.测量误差过大” 相关考题
考题 经判断过程能力满足要求后,转为控制用控制图监控过程。新收集了一组样本8.1、 7.9、8.3、8.0和8.2,则以下正确的有( )A.均值图上的描点值为8.1B.标准差图上的描点值为0.1C.样本均值在均值图的控制限内D.样本标准差在标准差图的控制限内

考题 在均值图上应使用( )打点。A.每个产品的测量值B.子组均值C.子组标准差D.子组极差

考题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抽样取得数据,把样本统计量描在图上来分析判断生产过程状态,如果点子(),则表明生产过程正常处于稳定状态,不会产生不合格品。 A、全部落在中心线一侧B、出现七点链C、随机落在上、下控制界限内D、呈周期性变动

考题 黑带王先生在本车间建立了控制用的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这是在分析了本车间生产状况,认为生产已经达到稳定后进行的。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抽取的样本数为100个,所有点都满足8项判异准则,生产也一直在正常运作。后来,他又仔细分析这100个数据,发现落在中心限之上有69点,落在中心限之下者只有31点,他想对此进行验证。请帮助他分析:若将落在中心限之上的点数记为X,又知过程数据既正态且受控,则X的分布近似是:()A.落在(40,60)上的均匀分布B.落在(30,70)上的均匀分布C.均值为50,标准差为10的正态分布D.均值为50,标准差为5的正态分布

考题 使用控制用均值一极差控制图监控过程时,若根据某子组数据计算的样本点落在控制限外,则( )。A.需要重新计算控制限B.该子组中一定有不合格品C.可判定过程处于统计失控状态D.不能拒绝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这个假设、

考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某企业希望利用控制图对生产批量大、长期进行加工的轴外径尺寸进行监控,为此,首先确定了选用的控制图类型,并制定数据收集计划绘制分析用控制图。 适宜使用的控制图有( )。A.P图B.X-S图C.X-R图D.np图

考题 根据黏度数据绘制的分析用控制图上有l点落在上控制限外,界内点没有排列不随机现象,此时,正确的做法是( )。A.立即停止生产,调查失控原因B.读取更多数值,重新绘制控制图C.去掉该点,利用剩余样本进行过程能力分析D.由于该点异常是停电事故造成的,所以去掉该点,利用余下的样本重新绘制控制图

考题 在均值控制图上,该子组的点子( )。A.落在控制限外B.落在控制限内C.形成异常链D.落在中心线上方

考题 利用X-R图对轴的加工过程进行监控,子组样本量n=4,随机抽4根轴进行检验。描点员用4个测量值在X图上打点。由于4点中有2点落在控制限之外,于是他建议部门负责人停止生产。上述描述说明( )。A.过程失去控制B.过程中心发生严重偏移C.没有正确使用控制图D.测量误差过大

考题 在均值图上应使用( )打点。A.每个产品的测量值B.子组均值C.子组标准差SXB 在均值图上应使用( )打点。A.每个产品的测量值B.子组均值C.子组标准差D.子组极差

考题 汽车配件公司对轴的直径进行统计过程控制,每隔1小时抽取一个子组,每组包含5件产品,连续抽取了20组。 若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则控制图上出现( )是小概率事件。 A.点子落在控制限外 B.点子在中心线上下随机散布 C.连续9点落在中心线的同一侧 D.连续7点递增

考题 汽车配件公司对产品的某质量特性进行统计过程控制,每隔1小时抽取一个子组,每组包含5件产品,连续抽取了20组。 若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则控制图上出现( )是小概率事件。 A.点子落在控制限外 B.点子在中心线上下随机散布 C.连续9点落在屮心线的同一侧 D.连续7点递增

考题 轴的直径公差为(2.0±0. 01) mm,用X—s图对其直径进行监控,子组大小为5,下列情况中,显示过程异常的是( )。 A.有一根轴直径大于2. 01 B.有一根轴直径小于1. 99 C.有一子组的均值大于上控制限 D.有一子组均值小于公差下限 E.控制图上有7个点子连接递增

考题 下列选择适宜控制图进行过程监控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 A.对于产品质量稳定、均匀的过程可以选用单值图 B.计量控制图的检出力高于计数控制图 C.计量控制图与计数控制图具有相同的控制时效性 D.使用X-R图时样本量(子组大小)宜取4或5 E.使用p图和u图时样本量(子组大小)必须为常数

考题 某产品质量特性的规范要求为16±2,拟利用均值一标准差控制图对其进行控 制。根据绘制的分析用控制图知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且X=16.2,s = 0.5。过程能力分析的结果表明当前过程能够满足顾客要求,故将分析用控制图转化为控制用控制图,继续监控过程。现从生产线上抽取一个样本量的子组,测量值分别为 16. 0, 15.5,16. 4, 17.0,17.1。已知控制图系数C4 =0. 94,A3=1.427。 A.落在控制限外 B.落在控制限内 C.形成异常链 D.落在中心线上方

考题 企业欲用控制图对某零件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需要进行的工作主要有: 在均值图上应使用( )打点。 A.每个产品的测量值 B.子组均值 C.子组标准差 D.子组极差

考题 某企业希望利用控制图对生产批量大、长期进行加工的轴外径尺寸进行监控,为此,首先确定了选用的控制图类型,并制定数据收集计划绘制分析用控制图。 适宜使用的控制图有()。 A.p图 B. X-s图 C. X-R 图 D. np图

考题 利用计量值控制图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如果子组大小为15,则最宜使用的控 制图应为()图。 A. X-Rs B. X-R C. X-s D. Me-R

考题 6.2,查表得A2=0. 577,D4=2.115,D3为0。从现场收集一子组,观测数据为38, 29, 32, 31, 36. 将现场收集的子组数据在控制图上绘点,则()。 A. R图中的描点在界内,又图中的描点出界 B. R图中的描点出界,又图中的描点在界内 C. X图和R图中的描点均在界内 D.图和R图中的描点均在界外

考题 某涂料车间欲对涂料的黏度进行统计过程控制,包括下述活动:①绘制分析用控制图,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②选择合适的控制图;③进行过程能力分析;④使用控制用控制图监控过程;⑤制定抽样方案,采集数据。该涂料实行批生产,每批只能得到一个黏度测量值,共生产了 25批。 根据黏度数据绘制的分析用控制图上有1点落在上控制限外,界内点没有排列不随机现象,此时,正确的做法是( )。 A.立即停止生产,调査失控原因 B.读取更多数值,重新绘制控制图 C.去掉该点,利用剩余样本进行过程能力分析 D.由于该点异常是停电事故造成的,所以去掉该点,利用余下的样本重新绘制控制图

考题 某企业希望利用控制图对生产批量大、长期进行加工的轴外径尺寸进行监控,为此,首先确定了选用的控制图类型,并制定数据收集计划绘制分析用控制图。[2008年真题] 制作控制图,正确的抽样方法包括( )。 A.每次取一个产品作为子组 B.每次取4 ~5个产品作为一个子组 C.取20~25个子组计算控制限并描点 D.根据过程的稳定性和产量合理确定子组取样间隔

考题 黑带王先生在本车间建立了控制用的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这是在分析了本车间生产状况,认为生产已经达到稳定后进行的。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抽取的样本数为100个,所有点都满足8项判异准则,生产也一直在正常运行。后来,他又仔细分析这100个数据,发现落在中心限之上者有69点,落在中心限之下者只有31点。他想对此进行检验。请帮助他分析:若将落在中心限之上的点数记为X,又知过程数据正态且受控,则X的分布应该是:()A、落在(40,60)上的均匀分布B、落在(30,70)上的均匀分布C、均值为50,标准差为10的正态分布D、均值为50,标准差为5的正态分布

考题 使用控制图对于生产过程进行监控,首先应()。A、确定抽样的样本量B、分析加工产品的质量特性,确定需控制的指标C、选择所使用的X-R控制图D、计算过程能力指数

考题 X-R图示过程一直处于受控状态,组织对过程进行系统改进减少普通原变差后,控制限变窄,以下正确的是()A、过程打点可能出界B、过程打点不会出界C、过程打点一定出界D、以上都有可能

考题 单选题使用控制图对于生产过程进行监控,首先应()。A 确定抽样的样本量B 分析加工产品的质量特性,确定需控制的指标C 选择所使用的X-R控制图D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

考题 单选题某流程抽检程序是在抛光之后随机抽取4件样本检查作X-R图。某操作人员随机抽取2件,仔细测量之后并在X图上画上数值。这两个点数值都落在控制限之外。他于是决定中止现流程作进一步调查。他的决定意味着:()。A 现流程已经处于统计失控状态B 流程水平和分散度都处于统计失控状态C 流程水平已经处于统计失控,但分散度没有D 他没有正确使用控制图

考题 单选题X-R图示过程一直处于受控状态,组织对过程进行系统改进减少普通原变差后,控制限变窄,以下正确的是()A 过程打点可能出界B 过程打点不会出界C 过程打点一定出界D 以上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