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作业题3-2 在题图所示结构中二折杆自重不计,杆AB上作用有主动力偶,其力偶矩为M,试求A和C点处的约束力。


参考答案和解析
为求变形能,需先求二力杆AC的内力,引用变形几何条件,即折杆舳C在外力作用下沿AC方向的相对线位移等于AC杆的变形,即△AC=△1。
更多 “作业题3-2 在题图所示结构中二折杆自重不计,杆AB上作用有主动力偶,其力偶矩为M,试求A和C点处的约束力。” 相关考题
考题 图示一起重机,A、B、C处均为光滑铰链,水平梁AB的重量P=4kN,荷载F=10kN,有关尺寸如图所示,BC杆自重不计。试求杆BC所受的拉力和铰链A给杆AB的约束力。

考题 如图所示,直径为d的圆截面杆AB,在B端受一力偶m=Pd/2(力偶作用面与杆轴垂直)及一偏心力P(与杆轴平行)的作用。材料弹性模量为E,横向变形系数(泊松比)μ=1/3。试求圆柱表面沿母线Oa及与母线成45°的Ob方向上的线应变εa和εb值。

考题 结构如图所示。作用在结构上的力P=10kN,力偶矩m=12kN·m,分布载荷的最大值q=0.4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考题 质量为m,长为2l的均质杆初始位于水平位置, 如图所示。A端脱落后,杆绕轴B转动,当杆转到铅垂位置时,AB 杆B处的约束力大小为:

考题 图示杆件AB长2m,B端受一顺时针向的力偶作用,其力偶矩的大小m= 100N* m,杆重不计,杆的中点C为光滑支承,支座A的反力FA的大小和方向为: A. FA= 200N,方向铅直向下 B. FA = 115. 5N,方向水平向右 C. FA = 173. 2N,方向沿AB杆轴线 D. FA= 100N,其作用线垂直AB杆,指向右下方

考题 在不计自重的曲杆AB上作用一力P,与水平线的夹角为,若固定端的反力偶为零,则角等于(  )。 A.15° B.30° C.45° D.60°

考题 已知杆AB和杆CD的自重不计,且在C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杆AB上力偶矩为M1,若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CD杆上力偶矩M2的,转向如图所示,则其矩值为:

考题 机构如图,杆ED的点H由水平绳拉住,其上的销钉C置于杆AB的光滑直槽中,各杆重均不计。已知Fp=10KN。销钉C处约束力的作用线与轴正向所成的夹角为(  )。 A、0 B、90° C、60° D、150°

考题 曲杆自重不计,其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则图a)中B处约束力比图b)中B处约束力: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判断

考题 结构由直杆AC,DE和直角弯杆BCD所组成,自重不计,受载荷F与M=F·a作用。则A处约束力的作用线与x轴正向所成的夹角为(  )。 A、 135° B、 90° C、 0° D、 45°

考题 杆AF、BE、EF相互铰接,并支承如图所示。今在AF杆上作用一力偶(P,P'), 若不计各杆自重,则A支座反力作用线的方向应: A.过A点平行力P B.过A点平行BG连线 C.沿AG直线 D.沿AH直线

考题 如图所示,结构由AB、BC、CE三杆铰接而成,A处为固定端,杆重不计,铰C上作用一铅垂力P,则二力杆为(  )。 A.AB、BC、CE B.BC、CE C.AB D.均不是二力杆

考题 如图所示直角杆CDA和T字形杆BDE在D处铰接,并支承如图。若系统受力偶矩为m的力偶作用,不计各杆自重,则支座A约束力的方向为(  )。 A.FA的作用线沿水平方向 B.FA的作用线沿铅垂方向 C.FA的作用线平行于D、B连线 D.FA的作用线方向无法确定

考题 已知杆AB和杆CD的自重不计,且在C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杆AB上的力偶的矩为m1,则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CD杆上的力偶矩m2,转向如图所示,其矩的大小为:

考题 三铰拱上作用有大小相等,转向相反的二力偶,其力偶矩大小为M,如图所示。略去自重,则支座A的约束力大小为:

考题 已知杆AB和CD自重不计,且在C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AB杆上力偶的矩为M1,则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CD杆上力偶的矩M2的转向如图示,其矩值为: (A) M2=M1 (B) M2=4M1/3 (C) M2=2M1 (D) M2=3M1

考题 曲杆自重不计,其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则图4-17(a)中B处约束力比图4-17(b)中B处约束力( )。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判断

考题 三铰拱上作用有大小相等、转向相反的两个力偶,其力偶矩大小为如图4-12所示。略去自重,则支座A的约束力大小为( )。

考题 已知杆AB和杆CD的自重不计,且在C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杆上的力偶的矩为m1,则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CD杆上的力偶矩m2,转向如图4-14所示,其矩的大小为( )。

考题 图4-8所示结构在斜杆CD的中点作用一铅垂向下的力F,杆AB水平,各杆的自重不计,铰支座A的约束力FA的作用线应该是( )。 A.沿水平方向 B.沿铅垂方向 C.沿A、D连线 D.无法判断

考题 杆AF、BE、EF、CD相互绞接并支承如图4-23所示,今在AF杆上作用一力偶(P,P'),若不计各杆自重,则A处约束力的方向为()。 A.过A点平行力P B.过A点平行BG连线 C.沿AG连线 D.沿AH直线

考题 梁AB一端固定、一端自由,如图所示。梁上作用有均布载荷,载荷集度为q=10kN/m。在梁的自由端还受有集中力F=30kN和力偶矩为M=10kN·m作用,梁的长度为L=1m,试求固定端A处的约束反力。

考题 单选题三铰拱上作用有大小相等,转向相反的二力偶,其力偶矩大小为M,如图4-1-13所示。略去自重,则支座A的约束力大小为(  )。[2010年真题] 图4-1-13A FAx=0;FAy=M/2aB FAx=M/2a;FAy=0C FAx=M/a;FAy=0D FAx=M/a;FAy=M

考题 单选题杆AF、BE、EF相互铰接,并有CD杆支承,如图4-1-28所示,今在AF杆上作用一力偶(P、P′),若不计各杆自重,则A支座反力的作用线(  )。图4-1-28A 过A点平行力PB 过A点平行BG连线C 沿AG直线D 沿AH直线

考题 单选题直角杆CDA和T字形杆BDE在D处铰接,并支承如图所示。若系统受力偶矩为M的力偶作用,不计各杆自重,则支座A约束力的方向为:()A FA的作用线沿水平方向B FA的作用线沿铅垂方向C FA的作用线平行于D、B连线D FA的作用线方向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