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原油价格上涨会引起石化产品终端消费品价格( )
A: 上涨
B: 下跌
C: 不变
D: 没有影响
B: 下跌
C: 不变
D: 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化工行业具有较强的上下游产业联动性特点,而原油作为基础能源和化工原料,其价格对化工下游行业有重要的影响。原油价格上涨首先将推动原油采油企业毛利率增加,处于原油产业链下游的企业成本同时增加。由于成本上涨,石化产业终端消费品价格亦将上涨。
更多 “原油价格上涨会引起石化产品终端消费品价格( )A: 上涨 B: 下跌 C: 不变 D: 没有影响” 相关考题
考题
销售收入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为()A.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一定增加B.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一定减少C.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D.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一定保持不变
考题
下列不能利用套期保值交易进行规避的风险是( )。A.农作物增产造成的粮食价格下降B.原油价格的减少引起的制成品价格上涨C.进口价格上涨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D.燃料价格的下跌使得买方拒绝付款
考题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使得原油和以原油为主要原材料的成品油价格上涨,促进劳动与资本资源向石油开采部门流动,这有利于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此外,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使单位产出能源需求减少,促进中国节约能源消费、提高能源利用率,这将有利于缓解中国石油供需矛盾。这段话主要是要告诉我们( )。A.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促进中国节约能源消费、提高能源利用率B.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促进劳动与资本资源向石油开采部门流动,这有利于中国石油工业发展C.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是对中国的考验,但同时有其积极的一面D.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将有利于缓解中国石油供需矛盾
考题
根据材料回答 132~136 题。2006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2月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份比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06年2月份比1月上涨1.0%。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同期上涨2.4%。从八大类别看,2006年2月份同2005年2月份相比: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8 %,油脂价格上涨17.4 %,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5.4%,鲜蛋价格上涨30.0%,水产品价格上涨3.4%,鲜菜价格下降10.4%,鲜果价格上涨7.8%,调味品价格上涨3.9%。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烟草价格上涨1.1%,酒类价格上涨3.2%。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2.2%,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西药价格下降1.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5%。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4%0。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7%,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0.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0%,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0%,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3.2%;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1.0%,教材参考书下降0.9%,文娱费价格上涨3.0%,旅游价格上涨6.5%,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5%。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租房价格上涨4.4%。第12题:下列选项中,价格同比上涨比率最高的是( )。A.消费品价格B.食品价格C.服务项目价格D.非食品价格
考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 2011年5月份,受国际原油价格震荡走低影响,国内原油价格涨势趋缓。与上月相比,原油出厂价格上涨5.9%,涨幅比4月份回落2.6个百分点。成品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势头有所减缓。与上月相比,汽油价格上涨2.3%,柴油价格上涨2.0%,煤油价格上涨3.3%,涨幅均有所回落。与去年同月相比,原油出厂价格上涨34.2%,涨幅比4月份回落1.8个百分点。成品油中的汽油价格上涨17.4%,柴油价格上涨18.5%,煤油价格上涨20.6%。 近期部分地区出现“电荒”,市场对煤炭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同时,油价高企也助推煤炭价格上涨。与上月相比,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上涨0.5%,涨幅比4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原煤出厂价格上涨0.8%,涨幅扩大0.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月相比,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上涨10.2%,涨幅比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5月份,钢材市场需求回升,价格涨幅有所扩大。与上月相比,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上涨0.7%,涨幅比4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型钢价格上涨0.9%,中小型型钢价格上涨1.1%,线材价格上涨1.5%,厚钢板价格上涨0.2%。与去年同月相比,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上涨9.5%,涨幅比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5月份,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持续走低,国内有色金属价格也由升转降。与上月相比,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下降0.1%。其中,锌冶炼产品价格下降4.o%,铅冶炼产品价格下降2.8%,铜冶炼产品价格下降2.1%,铝冶炼产品价格下降0.1%。 另外,5月份化学纤维制造业产品价格继续下降且降幅扩大,比上月下降2.3%,降幅比4月份扩大2.1个百分点。纺织业产品价格由升转降,比上月下降0.5%。 5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幅比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燃料动力类购进价格比上月上涨1.4%,涨幅比4月份回落1.0个百分点;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上涨0.4%,涨幅回落0.5个百分点;有色金属材料类和纺织原料类购进价格由升转降,比上月分别下降0.2%和0.1%。 2011年4月,原油价格上涨了( )。 A.8.5% B.8.5个百分点 C.3.3% D.3.3个百分点
考题
下列关于供求定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石油需求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会引起石油均衡价格上涨,均衡产量增加B.石油产量不断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会引起石油均衡价格上涨,均衡产量下降C.欧佩克提高石油产量,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会引起石油均衡价格上涨,均衡产量增加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需求的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考题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7%,生活资料价格上涨4.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5%。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3%。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7.1%,二手住宅价格上涨6.2%;房屋租赁价格上涨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008年,我国所有消费品价格均呈上涨趋势
B. 2008年,农村居民交通和通信价格涨势低于城市
C.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涨幅最大
D. 2008年,全国衣着消费额低于2007年
考题
一、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2006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2月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06年2月份比1月份上涨1.0%。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同期上涨2.4%。
从八大类别看,2006年2月份同2005年2月份相比:
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8%,油脂价格上涨17.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5.4%,鲜蛋价格上涨30.0%,水产品价格上涨3.4%,鲜菜价格下降10.4%,鲜果价格上涨7.8%,调味品价格上涨3.9%。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烟草价格上涨1.1%,酒类价格上涨3.2%。
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0.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2.2%,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西药价格下降1.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5%。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4%。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7%,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0.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0%,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0%,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3.2%;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1.0%,教材参考书下降0.9%,文娱费价格上涨3.0%,旅游价格上涨6.5%,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5%。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租房价格上涨4.4%。
下列选项中,价格同比有所下降的是( )
A.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
B. 居住类价格
C.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
D.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
考题
2014年1月份,烟酒及用品价格同比下降0.7%。其中,酒类价格下降2.0%,烟草价格上涨0.2%。衣着价格同比上涨1.9%。其中,衣着加工服务费价格上涨5.3%。服装价格上涨2.0%,鞋类价格上涨1.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5%。其中,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9.2%,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1.1%。其中,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4.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1.1%,西药价格上涨0.6%,医疗器具及用品价格上涨0.3%。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8%,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0.6%,通信工具价格下降5.9%,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旅游价格上涨14.9%,教育服务价格上涨2.6%,文娱费价格上涨2.1%,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价格下降3.3%。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8%。其中,住房租金价格上涨4.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1.7%,水、电、燃料价格上涨1.2%。根据上述资料,价格出现下降的商品具体有多少项?
A.2
B.3
C.4
D.5
考题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7%,生活资料价格上涨4.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5%。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3%。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7.1%,二手住宅价格上涨6.2%;房屋租赁价格上涨1.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农村居民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城市
B. 与城市相比,农村衣着类消费品价格降幅较小
C. 与城市相比,农村交通和通信费需求更大
D. 城市和农村鲜蛋价格涨幅趋同
考题
一、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2006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2月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06年2月份比1月份上涨1.0%。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同期上涨2.4%。
从八大类别看,2006年2月份同2005年2月份相比:
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8%,油脂价格上涨17.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5.4%,鲜蛋价格上涨30.0%,水产品价格上涨3.4%,鲜菜价格下降10.4%,鲜果价格上涨7.8%,调味品价格上涨3.9%。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烟草价格上涨1.1%,酒类价格上涨3.2%。
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0.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2.2%,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西药价格下降1.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5%。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4%。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7%,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0.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0%,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0%,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3.2%;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1.0%,教材参考书下降0.9%,文娱费价格上涨3.0%,旅游价格上涨6.5%,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5%。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租房价格上涨4.4%。
下列选项中,同比价格涨幅相差最大的是( )
A. 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与耐用消费品价格
B. 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与城市间交通费价格
C. 水、电及燃料价格与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
D. 鲜果价格与调味品价格
考题
下列不能利用套期保值交易进行规避的风险是( )。 A.农作物增产造成的粮食价格下降
B.原油价格上涨引起的制成品价格上涨
C.进口价格上涨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
D.燃料价格下跌使得买方拒绝付款
考题
销售收入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为()A、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一定增加B、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一定减少C、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D、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一定保持不变
考题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下列符合这一传导规律的是()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②农产品供给减少③居民消费资料价格上涨④农业比较收益下降A、④→②→③→①B、②→③→④→①C、①→④→②→③D、①→②→④→③
考题
多选题周期性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关于产品周期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石化产品周期性会主要受原油供需的影响B石化产品的周期性主要取决于产品的供需平衡C一般在石化产品波谷期是项目投资的机会期D高峰期主要表现为开工负荷高,产品价格高,企业盈利能力强
考题
单选题增加国防开支而无相应的增税措施,将会引起()A
价格上涨和GDP上升B
价格上涨和GDP下降C
价格下降和GDP下降D
价格下降和GDP上升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