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五层重点设防类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3-2,抗震等级为二级,各柱截面均为600mmx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假定,二层框架梁KL1及KI2在重力荷载代表值及X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3-3所示,as=as'=35mm,柱的计算高度Hc=4000mm。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KZ2二层节点核心区组合的X向剪力设计值R(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700 (B)2100 (C)2400 (D)2800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某五层重点设防类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3-2,抗震等级为二级,各柱截面均为600mmx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假定,二层框架梁KL1及KI2在重力荷载代表值及X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3-3所示,as=as'=35mm,柱的计算高度Hc=4000mm。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KZ2二层节点核心区组合的X向剪力设计值R(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700 (B)2100 (C)2400 (D)2800 ” 相关考题
考题 某25层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住宅,剖面如题28~30图所示,首层及二层层高5.5m,其余各层层高3m,房屋高度80m。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标准设防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 题30:假定,2层某框支中柱KZZ1在Y向地震作用下剪力标准值VEk=620kN,Y向风作用下剪力标准值Vwk=150kN,按规范调整后的柱上下端顺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c^t=1070kN·m,Mc^b=1200kN·m,框支梁截面均为800mm×2000mm。试问,该框支柱Y向剪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800 B. 850 C. 900 D. 1250

考题 图所示的框架为某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一榀边框架,其抗震等级为二级,底部一、二层顶梁截面高度为700mm,梁顶与板顶平,柱截面为700mm×700mm。已知在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下,柱BC的轴压比为0.75,节点B和柱BC未按“强柱弱梁”调整的组合弯矩设计值(kN·m)如图所示。[2012年真题] 提示:①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各层框架承担的剪力均不小于结构总剪力的20%; ②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作答。 1.试问,底层柱BC的纵向配筋计算时,考虑地震组合的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450 B. 470 C. 680 D. 700

考题 如图所示的框架为某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一榀边框架,其抗震等级为二级,底部一、二层顶梁截面高度为700mm,梁顶与板顶平,柱截面为700mmx700mm。已知在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下,柱BC的轴压比为0.75,节点B和柱BC未按“强柱弱梁”调整的组合弯矩设计值(kN.m)如图2-26所示。提示:①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各层框架承担的剪力均不小于结构总剪力的20%;②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 2010)作答。 试问,底层柱BC的纵向配筋计算时,考虑地震组合的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450 B 470 C 680 D 700

考题 某7度抗震设防的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地上10层,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首层某边柱的截面尺寸为600mmx600mm,柱顶梁截面尺寸均为300mmx600mm。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按规程调整后的该柱上、下端相同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较大值)分别为,柱轴力设计值N=1905kN (受压),柱剪力计算值为V=425kN,Hn=5m。试问,该柱剪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425 (B) 505 (C) 534 (D) 585

考题 图所示的框架为某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一榀边框架,其抗震等级为二级,底部一、二层顶梁截面高度为700mm,梁顶与板顶平,柱截面为700mm×700mm。已知在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下,柱BC的轴压比为0.75,节点B和柱BC未按“强柱弱梁”调整的组合弯矩设计值(kN·m)如图所示。[2012年真题] 提示:①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各层框架承担的剪力均不小于结构总剪力的20%; ②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作答。 2.假定,角柱AD在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下,柱上、下端按“强柱弱梁”要求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分别为 (同为顺时针方向)。试问,抗震设计时柱AD端部截面的剪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175 B. 200 C. 225 D. 250

考题 如图所示的框架为某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一榀边框架,其抗震等级为二级,底部一、二层顶梁截面高度为700mm,梁顶与板顶平,柱截面为700mmx700mm。已知在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下,柱BC的轴压比为0.75,节点B和柱BC未按“强柱弱梁”调整的组合弯矩设计值(kN.m)如图2-26所示。提示:①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各层框架承担的剪力均不小于结构总剪力的20%;②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 2010)作答。 假定,角柱AD在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下,柱上、下端按“强柱弱梁”要求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分别为 (同为顺时针方向)。试问,抗震设计时柱AD端部截面的剪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75 B 200 C 225 D 250

考题 某五层中学教学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最大跨度9m,层高均为3.6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建筑场地类别Ⅱ类,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框架混凝土强度等级C30。[2014年真题] 假定,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底层角柱上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并经强柱弱梁调整后组合的弯矩设计值(顺时针方向)为180kN·m,该角柱下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顺时针方向)为200kN·m,底层柱净高为3m。试问,该柱的剪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作答。 A、165 B、181 C、194 D、229

考题 某7度抗震设防的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地上10层,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该框架第五层中柱节点,其纵、横梁及柱截面尺寸如图4-19所示。抗震设计时,节点左右梁端相同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Mb=450kN.m (为较大值)。节点上、下柱反弯点之间的距离H0=4.7m。梁纵向钢筋的。试问,1一1剖面方向节点核心区组合的剪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549 (B) 602 (C) 657 (D) 722

考题 某五层重点设防类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3-2,抗震等级为二级,各柱截面均为600mmx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假定,二层中柱KZ2截面为600mmx600mm,剪跨比大于2,轴压比为0.6,纵筋和箍筋均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普通复合箍。试问,下列何项柱加密区配筋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要求? 提示:复合箍的体积配箍率按扣除重叠部位的箍筋体积计算。

考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普通办公楼,见图5-16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房屋高度为40m;设一层地下室,采用箱形基础。该工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Ⅲ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刚性地基假定确定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8s。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fe=19.1N/mm2,fi=1.71N/mm2)。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相同,皆为6840kN;柱E承担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占全部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20。 在重力荷载代表值、水平地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下,首层中柱E的柱底截面产生的轴压力标准值依次为2800kN、500kN和60kN。试问,在计算首层框架柱E柱底截面轴压比时,采用的轴压力设计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360 (B)4010 (C)4410 (D)4494

考题 某五层重点设防类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抗震等级为二级,各柱截面均为600mm×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已知,该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建筑物顶部附设6m高悬臂式广告牌,附属构件重力为100kN,自振周期为0.08s,顶层结构重力为12000kN。试问,该附属构件自身重力沿不利方向产生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6 B.20 C.32 D.38

考题 某五层重点设防类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抗震等级为二级,各柱截面均为600mm×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假定,二层框架梁KL1及KL2在重力荷载代表值及x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2-20所示,as=a's=35mm,柱的计算高度H=4000mm。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KZ2二层节点核心区组合的x向剪力设计值Vi(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正X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梁弯矩标准值(kN·m); b)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梁弯矩标准值(kN·m)A.1700 B.2100 C.2400 D.2800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中柱,剪跨比λ>2,截面尺寸及计算配筋如图所示,抗震等级为四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组合的底层柱底轴向压力设计值N1=300kN,二层柱底轴向压力设计值N2=225kN。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HPBZ35级钢筋(Φ),as=as'=40mm,ξb=0.55。 若图所示的柱为二层中柱,已知框架柱的反弯点在柱的层高范围内,二层柱净高Hm=3.0m,箍筋采用Φ6@90/180。试问,该柱下端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γRE=0.85,斜向箍筋参与计算时,取其在剪力设计值方向的分量。 (A)148(B)160(C)174(D)190

考题 某五层重点设防类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3-2,抗震等级为二级,各柱截面均为600mmx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已知,该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建筑物顶部附设6m 高悬臂式广告牌,附属构件重力为100kN,自振周期为0.08s,顶层结构重力为12000kN。 试问,该附属构件自身重力沿不利方向产生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6 (B)20 (C)32 (D)38

考题 题1~4:某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层结构计算高度均为6m,平面布置如图3-1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 假定,柱B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剪跨比大于2,恒荷载作用下的轴力标准值N1=7400kN,活荷载作用下的轴力标准值N2=2000kN(组合值系数为0.5),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轴力标准值NEhk=500kN。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 当未采用有利于提高轴压比限值的构造措施时,柱B满足轴压比要求的最小正方形截面 边长h(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风荷载不起控制作用。 (A)750 (B)800 (C)850 (D)900

考题 某五层重点设防类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3-2,抗震等级为二级,各柱截面均为600mmx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假定,三层平面位于柱KZ2处的梁柱节点,对应于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剪力设计值的上柱底部的轴向压力设计值的较小值为2300kN,节点核心区箍筋采用HRB335级钢筋,配置如图34所示,正交梁的约束影响系数 j=1.5,框架梁as=as'=35mm。试问,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此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的X向抗震受剪承载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800 (B)1100 (C)1900 (D)2200

考题 题1~4:某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层结构计算高度均为6m,平面布置如图3-1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 假定,考虑非承重墙影响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08s,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12.5kN/m2(按建筑面积37.5mx37.5m计算)。试问,按底部剪力法确定的多遇地震下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作答。 (A)2000 (B)2700 (C)2900 (D)3400

考题 非抗震设防的某板柱结构顶层,如图所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板面均布荷载设计值为13.5kN/m2(含板自重),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板有效计算高度140mm,中柱截面700mmx700mm,板柱节点忽略不平衡弯矩的影响,a=30°。 当考虑弯起钢筋作用时,试问,板受柱的冲切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73(B)303(C)351(D)421

考题 某规则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某中间层的中柱净高Hn=4m,柱除节点外无水平荷载作用,柱截面b×h=1100mm×1100mm,as=50mm,柱内箍筋采用井字复合箍,箍筋采用HRB500钢筋,其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如图2-5所示。假定,柱底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为13130kN。试问,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该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小体积配箍率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0.5% B.0.6% C.1.2% D.1.5%

考题 某五层重点设防类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3-2,抗震等级为二级,各柱截面均为600mmx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假定,底层边柱KZ1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组合的,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为616kN*m,相应的轴力设计值为880kN,柱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对称配筋。as=as’=40mm,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0.55,柱偏心距增大系数= 1.03,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0.75。试问,满足承载力要求的纵筋截面面积As或As’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柱的配筋由该组内力控制且满足构造要求。 (A)1500 (B)2100 (C)2700 (D)3500

考题 某底层框架一抗震墙砖砌体房屋,底层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所示,柱高度H= 4. 2m。框架柱截面尺寸均为500mmx500mm,各框架柱的横向侧移刚度KC= 2. 5 x 104kN/m,各横向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侧移刚度KQ=330 x 104kN/m(包括端柱)。 若底层横向水平地震剪力设计值V = 2000kN,其他条件同上,试问,由横向地震剪力产生的框架柱KZa柱顶弯矩设计值(kN *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2008 年版)作答。 (A) 20 (B) 30 (C) 40 (D) 50

考题 某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柱网尺寸9mx9m,各层层高均为4.5m,位于8度(0.3g)抗震设防地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已知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18000kN。 假设,某框架角柱截面尺寸及配筋形式如下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箍筋采用HRB335钢筋,纵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40mm。该柱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N=3603kN。试问,以下何项箍筋配置相对合理?提示:①假定对应于抗震构造措施的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②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作答。

考题 某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柱网尺寸9m×9m,各层层高均为4.5m,位于8度(0.3g)抗震设防地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已知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18000kN。 假设,某框架角柱截面尺寸及配筋形式如图2-15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箍筋采用HRB335钢筋,纵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40mm。该柱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N=3603kN。试问,以下何项箍筋配置相对合理?(  ) 提示:①假定对应于抗震构造措施的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②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作答。

考题 某规则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某中间层的中柱净高Hn=4m,柱除节点外无水平荷载作用,柱截面b×h=1100mm× 1100mm, as =50mm,柱内箍筋采用井字复合箍,箍筋采用HRB500钢筋,其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如图1-1所示。假定,柱底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为13130kN。试问,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的规定,该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小体积配箍率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0.5% (B) 0.6% (C) 1.2% (D) 1.5%

考题 某五层重点设防类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抗震等级为二级,各柱截面均为600mm×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假定,三层平面位于柱KZ2处的梁柱节点,对应于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剪力设计值的上柱底部的轴向压力设计值的较小值为2300kN,节点核心区箍筋采用HRB335级钢筋,配置如图2-21所示,正交梁的约束影响系数ηj=1.5,框架梁as=a's=35mm。试问,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此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的x向抗震受剪承载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800 B.1100 C.1900 D.2200

考题 某五层重点设防类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抗震等级为二级,各柱截面均为600mm×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假定,底层边柱KZ1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组合的,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为616kN·m,相应的轴力设计值为880kN,柱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对称配筋。as=a's=40mm,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0.55,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0.75。试问,满足承载力要求的纵筋截面面积As或A's(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柱的配筋由该组内力控制且满足构造要求。A.1500 B.2100 C.2700 D.3500

考题 某五层重点设防类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抗震等级为二级,各柱截面均为600mm×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假定,二层中柱KZ2截面为600mm×600mm,剪跨比大于2,轴压比为0.6,纵筋和箍筋均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普通复合箍。试问,下列何项柱加密区配筋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要求?(  ) 提示:复合箍的体积配箍率按扣除重叠部位的箍筋体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