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在红粒高秆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秆(均为隐性)优质小麦,欲在两三年内能获得大量的白粒矮秆麦种,通常用的育种方法是()

A基因工程

B自交育种

C人工嫁接

D单倍体育种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更多 “在红粒高秆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秆(均为隐性)优质小麦,欲在两三年内能获得大量的白粒矮秆麦种,通常用的育种方法是()A基因工程B自交育种C人工嫁接D单倍体育种” 相关考题
考题 在小麦矮秆育种上,最广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赤小麦和达摩小麦。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下列生物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子叶黄色与绿色B小麦种子的白粒与红粒C狗的卷毛与白毛D小麦有芒和无芒

考题 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自交得到的F1植株()A高︰矮=1︰1B全是矮秆C全是高秆D高︰矮=3︰1

考题 在育种策略上,为达到主产这一目的,似乎可将作物育种分为三个阶段,即()。A、高秆育种、理想株型育种和低光效育种B、高秆育种、理想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C、矮秆育种、理想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D、矮秆育种、理想株型育种和低光效育种

考题 小麦种皮的颜色与品质()直接关系,红粒对白粒为()。

考题 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之自交得到F1植株是()。A、高矮之比是1:1B、全是矮秆C、全是高秆D、高矮之比3:1

考题 在小麦矮秆育种上,最广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和()。

考题 在小麦矮化育种上,最广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赤小麦,其具有矮秆基因()、();另外一个是(),其具有矮秆基因()、()。

考题 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锈病是锈菌引起的,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有人做了如下实验:让高秆抗锈病与矮秆不抗锈病的两个品种杂交,F1全为高秆抗锈病,F1自交得F2419株,其中高秆抗锈病为236株、高秆不抗锈病为78株、矮秆抗锈病79株、矮秆不抗锈病为26株。试分析回答:通过后代表现型的数量关系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定律。

考题 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易染锈病小麦F1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程①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过程④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C、过程②利用原理是染色体畸变D、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考题 现有矮秆有芒(aaBB)和高秆无芒(AAbb)小麦品种,希望培育出矮秆无芒小麦新品种,最快捷的育种方法是()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

考题 小麦中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现有高秆抗病小麦进行自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四种类型的比例是59:16:16:9,则两基因间的交换值是()A、30%B、32%C、40%D、60%

考题 在水稻的高秆品种群体中,出现几株矮秆种植株,你如何鉴定其是可遗传的变异,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又如何鉴定矮秆种是显性变异还是隐性变异?

考题 在红粒小麦和白粒小麦杂交试验中,当F2分离为红、白两种粒色,其比例为3:1时,说明几对基因在起作用?其比例为15:1时,说明几对基因在起作用?其比例为63:1时,说明几对基因在起作用?

考题 小麦高秆(H)对矮秆(h)是显性。现有两株高秆小麦,它们的亲本中都有一个矮秆小麦,这两株小麦杂交,在F1中出现纯合子的几率是()A、75℅B、50℅C、25℅D、12.5℅

考题 在红粒高秆的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秆优质小麦,欲获得白粒矮秆麦种,最简单常用的育种方法是()A、自交育种B、诱变育种C、人工嫁接D、单倍体育种

考题 把矮秆玉米纯种用赤霉素处理后长成了高秆玉米,若用此高秆玉米与矮秆玉米交配,则后代中(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A、高秆﹕矮秆=3﹕1B、全部为矮秆C、高秆﹕矮秆=1﹕1D、全部为高秆

考题 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是高秆抗锈病(DDTT),另一个是矮秆易染锈病(ddtt),现有三组实验:第一组是:DDTT×ddtt→F1(自交)→F2→选取矮秆抗锈病品种连续自交、筛选 第二组是:DDTT×ddtt→F1,并将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然后染色体加倍 第三组是:DDTT进行X射线、紫外线综合处理。 实验结果发现:三组实验中都出现了矮秆抗锈病品种。试问:第二组育种的方法,在遗传育种上称为(),在培育中首先要应用花药离体培养方法,然后用()使其染色体加倍,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考题 用最深红粒的小麦和白粒小麦杂交,F1为中间类型的红粒,F2中大约有1/64为白粒,其余为由深至浅的红色籽粒。由此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有4对。

考题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A、Ddrr×ddRrB、DdRR×ddrrC、DdRr×ddrrD、DDRr×ddrr

考题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杂交亲本基因型为()。A、Ddrr×ddRrB、DdRR×ddrrC、DdRr×ddrrD、DDRr×ddrr

考题 可获得无子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矮秆抗病小麦的方法分别是() ①诱变育种 ②杂交育种 ③单倍体育种 ④多倍体育种A、①②④B、④①②C、②①③D、④①③

考题 在红粒高秆的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秆优质小麦,欲在两三年内能获得大量的白粒矮秆麦种,通常用的育种方法是()A、自交育种B、诱变育种C、人工嫁接D、单倍体育种

考题 单选题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之自交得到F1植株是()。A 高矮之比是1:1B 全是矮秆C 全是高秆D 高矮之比3:1

考题 单选题下列生物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豌豆子叶黄色与绿色B 小麦种子的白粒与红粒C 狗的卷毛与白毛D 小麦有芒和无芒

考题 单选题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自交得到的F1植株()A 高︰矮=1︰1B 全是矮秆C 全是高秆D 高︰矮=3︰1

考题 单选题在红粒高秆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秆(均为隐性)优质小麦,欲在两三年内能获得大量的白粒矮秆麦种,通常用的育种方法是()A 基因工程B 自交育种C 人工嫁接D 单倍体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