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试问,该檩条的抗弯承载力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D)解答: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第4.2.3条,TC17B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m=17MPa
采用原木时,抗弯强度设计值可提高15%,所以,调整后的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 = 1.15x17MPa=19.55MPa
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第4.2.10条,验算抗弯强度时,取最大弯矩处的截面,檩条跨中直径为:(120+9x3)mm= 147mm。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第5.2.1条,抗弯承载力为:fmwn

fmwn=19.55×311854N.mm=6093745N.mm=6.09kN.m
更多 “试问,该檩条的抗弯承载力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 (B)4 (C)5 (D)6” 相关考题
考题 假定,挑梁根部未设构造柱,但仍有翼墙。试问,二层挑梁下砌体的最大局部受压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50 B.180 C.200 D.260

考题 现有一西南云杉(TC15B)原木檩条(未经切削),标注直径为156mm,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该檩条处于正常使用条件,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原木沿长度的直径变化率为9mm/m。 若不考虑檩条自重,试问,该檩条达到最大抗弯承载力,所能承担的最大均布荷载设计值q(KN/m)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2.0 B 2.4 C 2.7 D 3.0

考题 假定,现浇板板厚120mm,板跨中弯矩设计值M=5.0kN·m,as=20mm。试问,跨中板底按承载力设计所需的钢筋面积As(mm2/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不考虑板面受压钢筋作用。A.145 B.180 C.215 D.240

考题 试问,承台受柱A的冲切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答。A.6600 B.6000 C.5400 D.4800

考题 一未经切削的欧洲赤松(TC17B)原木简支檩条,标注直径为120mm,支座间的距离为4m。该檩条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试问,按照抗弯控制时,该檩条所能承担的最大均布荷载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不考虑檩条的自重。 A.2.0 B.2.5 C.3.0 D.3.5

考题 假定,本工程基桩抗拔静载实验的结果如表所示。 试问,柱A承台下基桩的抗拔承载力特征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答。A.400 B.440 C.800 D.880

考题 —东北落叶松(TC17B)原木檩条(未经切削),标注直径为162mm,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该檩条处于正常使用条件下,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假定,不考虑檩条自重。试问,该檩条达到挠度限值I/250时,所能承担的最大均布荷载标准值qk(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6 B 1.9 C 2.5 D 2.9

考题 假定,外围护墙无洞口、风荷载沿楼层高度均布,墙下端由风荷载引起的弯矩设计值为0.375kN·m/m,墙的计算高度H0为3m。试问,每延米外围护墙下端的承载力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88 B.77 C.66 D.55

考题 现有一西南云杉(TC15B)原木檩条(未经切削),标注直径为156mm,计算简图如图所示,该檩条处于正常使用条件,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原木沿长度的直径变化率为9mm/m。[2012年真题] 1.若不考虑檩条自重,试问,该檩条达到最大抗弯承载力,所能承担的最大均布荷载设计值q(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0 B、2.4 C、2.7 D、3.0

考题 试问,二层挑梁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00 B.110 C.120 D.130

考题 —东北落叶松(TC17B)原木檩条(未经切削),标注直径为162mm,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该檩条处于正常使用条件下,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假定,不考虑檩条自重。试问,该檩条达到最大抗弯承载力时,所能承担的最大均布荷载设计值q(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6.0 B 5.5 C 5.0 D 4.5

考题 试问,二层挑梁的倾覆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00 B.105 C.110 D.120

考题 2.假定,在楼层挑梁上部墙内无门洞。试问,楼层挑梁的承载力计算时,其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kN·m)、最大剪力设计值Vmax(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65,60 B、72,60 C、65,63 D、72,63

考题 4.假定,框架柱上下端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均为200kN·m;砖抗震墙的实际截面面积为1.2m2,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fvE为0.2MPa;框架梁的高度为0.6m。试问,由砖抗震墙和两端框架柱组成的组合截面的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350 B、450 C、550 D、650

考题 现有一西南云杉(TC15B)原木檩条(未经切削),标注直径为156mm,计算简图如图所示,该檩条处于正常使用条件,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原木沿长度的直径变化率为9mm/m。[2012年真题] 2.若不考虑檩条自重,试问,该檩条达到挠度限ι250时,所能承担的最大均布荷载标准值q(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4 B、1.2 C、0.8 D、0.7

考题 试问,设计120m高度处的遮阳板(小于1m2)时,所采用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98 (B)-2.18 (C)-2.65 (D)-4.34

考题 试问,该檩条的抗剪承载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圆形截面对中性轴的面积矩S=0.212πd3/8。 (A)14 (B)18 (C)20 (D)27

考题 一东北落叶松(TC17B)原木檩条(未经切削),标注直径为162mm,计算简图如图所示。该檩条处于正常使用条件下,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013年真题] 1.假定,不考虑檩条自重。试问,该檩条达到最大抗弯承载力时,所能承担的最大均布荷载设计值q(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6.0 B.5.5 C.5.0 D.4.5

考题 假定,高压旋喷桩进入④层圆砾的深度为2.4m,试问,根据土体强度指标确定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400 B.450 C.500 D.550

考题 试问,B-B剖面处基础的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基础自重和其上土重的加权平均重度按20kN/m取用。A.770 B.660 C.550 D.500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截面尺寸及配筋如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已知轴向压力设计值N=300kN,偏心距增大系数η= 1.16,as = as' =40mm。 假定es'=305mm,试问,按单向偏心受压计算时,该柱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kN * 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14 (B) 120 (C) 130 (D) 140

考题 现有一西南云杉(TC15B)原木檩条(未经切削),标注直径为156mm,计算简图如图所示,该檩条处于正常使用条件,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原木沿长度的直径变化率为9mm/m。[2012年真题] 1.若不考虑檩条自重,试问,该檩条达到最大抗弯承载力,所能承担的最大均布荷载设计值q(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0 B.2.4 C.2.7 D.3.0

考题 4.假定,框架柱上下端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均为200kN·m;砖抗震墙的实际截面面积为1.2m2,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fvE为0.2MPa;框架梁的高度为0.6m。试问,由砖抗震墙和两端框架柱组成的组合截面的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350 B.450 C.550 D.650

考题 假定,屋面檩条垂直于屋面方向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x=133kN·m,同一截面处平行于屋面方向的侧向弯矩设计值My=0.3kN·m。试问,若计算截面无削弱,在上述弯矩作用下,进行强度计算时,屋面檩条上翼缘的最大正应力计算值(N/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80 B.165 C.150 D.140

考题 单选题试问,顶层①轴每延米墙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l(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多孔砖砌体孔洞未灌实。A 180B 240C 360D 480

考题 单选题试问,该墙的墙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及剪力设计值(kN·m;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取lm长墙体计算。A 1.9;1.9B 1.9;3.8C 3.8;1.9D 3.8;3.8

考题 单选题试问,墙底嵌固截面破坏时的受弯及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m;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取1m长墙体计算。(  )A 2.5;33B 2.3;22C 2.0;33D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