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外挂墙板均为非承重板,其设计重点是作用和作用效应及连接设计,预估地震作用下不得脱落。
A

B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判断题外挂墙板均为非承重板,其设计重点是作用和作用效应及连接设计,预估地震作用下不得脱落。A 对B 错” 相关考题
考题 对于屈曲支撑设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屈曲约束支撑宜设计为轴心受力构件B、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的连接部分允许屈服C、承载型屈曲约束支撑在设防地震作用下应保持弹性D、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应保持弹性,在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应进入屈服

考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在计算地基变形时,其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方法,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 由永久作用标准值、可变作用标准值乘以相应的组合值系数组合计算 B、 由永久作用标准值计算,不计风荷载、地震作用和可变作用 C、 由永久作用标准值、可变作用标准值乘以相应准永久值系数组合计算,不计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D、 由永久作用标准值及可变作用标准值乘以相应分项系数组合计算,不计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考题 计算地基变形时,以下荷载组合的取法哪个选项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的规定? (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分项系数为1.2 (B)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 (C)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D)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考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分阶段设计法,实现三水准的设防目标,其具体设计内容包括( )。 A.满足静力荷载作用下构件强度验算要求 B.满足第一水准的强度及变形验算要求 C.满足抵抗基本烈度下地震作用的要求 D.满足大震作用下弹塑性变形验算的要求

考题 计算地基变形时,以下荷载组合的取法哪个选项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的规定?( ) 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分项系数为1.2 B.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成的基本组合,似其分项系数均为1.0 C.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D.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考题 对于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来说,关于地震作用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 A. 一般情况下,水工建筑物可只考虑水平向地震作用 B.设计烈度为9度的I级土石坝应同时计入水平向和竖向地震作用 C.各类土石坝,混凝土重力坝的主体部分都应同时考虑顺河流方向和垂直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 D.当同时计算反相正交方向地震的作用效应时,总的地震作用效应可将不同方向的地震作用效应直接相加并乘以遇合系数

考题 设计烈度8度地区的2级土石坝,抗震设计时总地震效应取下列哪些选项() A.垂直河流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与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平方总和的方根值 B.顺河流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与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平方总和的方根值 C.竖向地震作用效应乘以0.5后加上垂直河流向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D.竖向地震作用效应乘以0.5后加上顺河流向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考题 某钢梁采用端板连接接头,钢材为Q345钢采甩10.9级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连接处钢材接触表面的处理方法为未经处理的干净乳制表面,其连接形式如下图所示,考虑了各种不利影响后,取弯矩设计值M=260kN.m,剪力设计值V=65kN,轴力设计值N= 100kN (压力)。 提示:设计值均为非地震作用组合内力。 试问,连接可采用的高强度螺栓最小规格为下列何项?提示:①梁上、下翼缘板中心间的距离取490mm;②忽略轴力和剪力影响。 (A)M20 (B)M22 (C)M24 (D)M27

考题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50231-2016中5.9.3抗震设计时,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在墙板平面内应具有不小于主体结构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倍的变形能力。A、1B、2C、3D、5

考题 外挂墙板地震作用计算的动力放大系数()A、1B、2C、3D、5

考题 抗震设计时,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在墙板平面内应具有不小于主体结构在设计烈度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几倍的变形能力()A、1倍B、2倍C、3倍D、5倍

考题 设计烈度8度地区的2级土石坝,抗震设计时总地震效应取()。A、垂直河流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与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平方总和的方根值B、顺河流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与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平方总和的方根值C、竖向地震作用效应乘以0.5后加上垂直河流向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D、竖向地震作用效应乘以0.5后加上顺河流向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考题 在某高速公路挡土墙设计时,需要考虑地震作用,下列关于作用效应组合的说法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A、在进行挡土墙设计时应考虑永久作用、地震作用、可变作用B、季节性河流上的挡土墙,可不考虑水流影响C、常年有水的河流或水库区的挡土墙,可按最高水位计算水的压力D、作用效应组合包括永久作用效应与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组合方式包括各种效应的最不利组合

考题 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C、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D、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

考题 6度抗震设计时为何规定计算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

考题 公路桥涵设计采用的偶然作用包括地震作用、船舶或漂流物的撞击作用和( )。A、温度变化作用B、基础变位作用C、汽车撞击作用D、混凝土收缩及徐变作用

考题 抗震设防的"两阶段"设计法中,第一阶段设计时应采用()。A、多遇地震作用B、偶遇地震作用C、罕遇地震作用D、对应基本烈度的地震作用

考题 桥梁设计采用的作用可分为永久,可变和偶然三类,以下哪项属于永久作用()。A、混凝土收缩及徐变B、汽车荷载C、地震作用D、汽车撞击作用

考题 问答题6度抗震设计时为何规定计算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

考题 多选题对于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来说,关于地震作用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2010年真题]A一般情况下,水工建筑物可只考虑水平向地震作用B设计烈度为9度的Ⅰ级土石坝应同时计入水平向和竖向地震作用C各类土石坝,混凝土重力坝的主体部分都应同时考虑顺河流方向和垂直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D当同时计算相互正交方向地震的作用效应时,总的地震作用效应可将不同方向的地震作用效应直接相加并乘以遇合系数

考题 单选题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计算地基变形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的准永久组合是()。A 包括永久作用标准值,不计风荷载、地震作用和可变作用B 包括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标准值,不计风荷载和地震作用C 包括永久作用标准值和可变作用的准永久值,不计风荷载和地震作用D 包括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准永久值,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考题 单选题外挂墙板地震作用计算的动力放大系数()A 1B 2C 3D 5

考题 单选题计算地基变形时,以下关于荷载组合的取法,哪个选项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的规定()A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分项系数为1.2B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C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D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扭转耦联效应的叙述中,()是错误的。A 对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地扭转影响B 对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对称的结构,可以不考虑扭转耦联效应C 对于任何结构的抗震设计,都要考虑扭转耦联效应的措施D 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的结构,可以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但是对其平行于地震作用的边榀的地震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

考题 单选题抗震设防的"两阶段"设计法中,第二阶段设计时应采用()。A 多遇地震作用B 偶遇地震作用C 罕遇地震作用D 对应基本烈度的地震作用

考题 判断题外挂墙板均为非承重板,其设计重点是作用和作用效应及连接设计,预估地震作用下不得脱落。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抗震设计时,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在墙板平面内应具有不小于主体结构在设计烈度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几倍的变形能力()A 1倍B 2倍C 3倍D 5倍

考题 多选题采用预制保温墙板现场安装的墙体,应符合下列规定()。A保温墙板应有型式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中应包括安装性能的检验B具有保温墙板进场抽样检测报告C保温墙板的结构性能、热工性能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与主体结构连接必须牢固D保温墙板的板缝处理、构造节点及嵌缝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E保温墙板板缝不得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