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为了判断甲、乙两个小组学生英语口语测验成绩哪一组比较整齐,通常需要知道两组成绩的:()
A

 平均数

B

 方差

C

 众数

D

 中位数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为了判断甲、乙两个小组学生英语口语测验成绩哪一组比较整齐,通常需要知道两组成绩的:()A  平均数B  方差C  众数D  中位数” 相关考题
考题 测验具有内容效度的情况有( )A、对一组被试实施两个取自同样内容范围的复本测验,两个测验成绩的相关系数低B、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成就测验,教学后测验成绩显著提高C、不同团体的测验成绩相当D、被试都能看出测验目的E、以上都是

考题 __________模式主要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一起进行。

考题 某项有两组预赛,第一组采用自动计时,有正式成绩,但第二组比赛中,自动计时全部失灵,只好用三块独立人工计时成绩补入,这时应将第一组成绩也要按人工计时计算。两组都按人工计时成绩录取前八名参加决赛。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甲组:0.38%,0.38%,0.39%,0.40%,0.40%;乙组:0.37%,0.39%,0.39%,0.40%,0.41%。则( )。A、甲、乙两组相同B、甲组比乙组高C、乙组比甲组高D、需要准确度数据才能判断E、无法判断

考题 甲、乙两个班级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如下,优秀:2名和3名,良好:12名和15名,中等4名和7名及格2名和5名,那么这两组成绩中离中趋势较小的班级是(),其异众比率为()

考题 把学生按能力或学业成绩分为不同的班或组,通过定期测验决定学生升级(组)或降级(组)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小组教学

考题 老师对甲、乙两人的五次数学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得出两人五次测验成绩的平均分均为90分,方差分别是S2甲=51、S2乙=12。则成绩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 (填“甲”、“乙”中的一个)。

考题 交互式教学是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一起进行的教学,旨在教 的学生学会阅读 【 】A.全小组B.成绩好C.成绩差D.成绩中等

考题 甲、乙、丙、丁、戊、己六位运动员的跳高纪录有如下比较: (1)乙的成绩比丙好,但不如甲; (2)丁的成绩不如甲和丙; (3)戊的成绩好于丁和己,但不如甲和丙。 由此,可以确定A.丁的成绩好于己 B.己的成绩好于丁   C.戊的成绩好于乙 D.乙的成绩好于戊

考题 为了工作需要,某机关甲、乙、丙、丁、戊、己、庚等7名工作人员组成两个小组,到当地社区开展调研服务活动。已知: (1)甲既不与乙在同一个小组,也不与戊在同一个小组; (2)丙和丁不在同一个小组。 如果第一小组只有两个人,那么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乙在第一小组 B.丙在第一小组 C.戊在第一小组 D.甲在第一小组

考题 甲、乙、丙三人参加满分为100分的英语口语考试。结果是:甲的成绩比乙、丙二人的平均分多7.5分,乙的成绩比甲、丙二人的平均分少6分。已知丙的成绩为80分,则这次考试三人的平均分是( )分。A. 75 B. 78 C. 81 D. 84

考题 在一次科学测验中,甲生成绩为80分,乙生成绩为40分,可以说甲生的成绩比乙生多40分,但不能说甲生的成绩是乙生的两倍,因为学科测验的测量类型是( )。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考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研究人员设计了A、B两套阅读方案。为了比较这两套方案的效果,研究人员将被试学生分为两组,甲组采用方案A,乙组采用方案B。在随后的阅读能力测试中,甲组学生比乙组学生的平均分高出很多。研究人员据此认为,采用阅读方案A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上述结论的成立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A.甲组学生人数多于乙组 B.两组学生的阅读能力均有所提高 C.甲组学生的阅读速度明显快于乙组 D.两组学生在方案实施前的阅读能力基本相同

考题 有人试图研究智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他使用学绩测验对学生进行了施测,收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后他将学习成绩排在前27%的学生称之为智力高组,将学习成绩排在后27%的学生称之为智力低组。然后比较这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无显著性差异。指出该研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重新进行实验设计。

考题 在某心理学实验中,甲组31名被试成绩的方差为36,乙组25名被试成绩的方差为91,若要在0.05水平上检验甲、乙两组被试的方差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确的方法是A.X2检验 B.F检验 C.t检验 D.Z检验

考题 为了比较人数不等的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优劣,需计算(),而为了说明哪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整齐,则需计算()。

考题 学生学习成绩信息包括()。A、入学成绩B、平时测验成绩C、阶段性测验成绩D、成绩在班级中名次

考题 比较两组工作成绩发现:均值甲组小于乙组,标准差甲组大于乙组,由此可推断()A、乙组均值代表性高于甲组B、甲组均值代表性高于乙组C、乙组工作的均衡性好于甲组D、甲组工作的均衡性好于乙组E、甲组离散程度大于乙组

考题 对两个班级的语文成绩整齐程度进行比较需使用的综合指标是()。

考题 为了判断甲、乙两个小组学生英语口语测验成绩哪一组比较整齐,通常需要知道两组成绩的:()A、 平均数B、 方差C、 众数D、 中位数

考题 甲、乙、丙、丁、戊、己六位运动员的跳高纪录有如下比较: (1)乙的成绩比丙好,但不如甲; (2)丁的成绩不如甲和丙; (3)戊的成绩好于丁和己,但不如甲和丙。 由此,可以确定A、丁的成绩好于己B、己的成绩好于丁C、戊的成绩好于乙D、乙的成绩好于戊

考题 甲、乙、丙三人参加满分为100分的英语口语考试。结果是:甲的成绩比乙、丙二人的平均分多7.5分,乙的成绩比甲、丙二人的平均分少6分。已知丙的成绩为80分,则这次考试三人的平均分是()分。A、75B、78C、81D、84

考题 研究者对某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效果感兴趣,他希望探讨:新的教学方式(自变量)与学生成绩提高(因变量)之间的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他选择了两个各方面情况都差不多的班级,并在开学初对这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相同科目、相同试卷的测验(前测)。然后,在其中一个班级(实验组)按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给予实验剌激),而在另一个班级(控制组)中,仍按照原来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期末,再对这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第二次相同科目、相同试卷的测验(后测),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下列哪种现象可以说明新的教学法起到了作用和影响()。A、两班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提高了B、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提高得多C、控制组学生的成绩提高得多D、两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太大变化

考题 单选题测验具有内容效度的情况有()。A 对一组被试实施两个取自同样内容范围的复本测验,两个测验成绩的相关系数低B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成就测验,教学后测验成绩显著提高C 不同团体的测验成绩相当D 被试都能看出测验目的E 以上都是

考题 单选题为了判断甲、乙两个小组学生英语口语测验成绩哪一组比较整齐,通常需要知道两组成绩的:()A  平均数B  方差C  众数D  中位数

考题 单选题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甲组:0.38%,0.38%,0.39%,0.40%,0.40%;乙组:0.37%,0.39%,0.39%,0.40%,0.41%。则()。A 甲、乙两组相同B 甲组比乙组高C 乙组比甲组高D 需要准确度数据才能判断E 无法判断

考题 填空题为了比较人数不等的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优劣,需计算(),而为了说明哪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整齐,则需计算()。

考题 单选题某班实行每周量化考核制,学期末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甲、乙两组的平均成绩相同,方差分别是S2甲=36,S2乙=30,则两组成绩的稳定性:(  ).A 甲组比乙组的成绩稳定B 乙组比甲组的成绩稳定C 甲、乙两组的成绩一样稳定D 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