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给肾衰竭病人在间隔t=6h,两次静注200mg某抗生素,在第6及第12小时分别测得血药浓度为3.6和6.1μg/ml,若该药有效治疗浓度为15μg/ml,200mg的剂量是否适宜,应如何调整。
参考答案和解析
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B
更多 “给肾衰竭病人在间隔t=6h,两次静注200mg某抗生素,在第6及第12小时分别测得血药浓度为3.6和6.1μg/ml,若该药有效治疗浓度为15μg/ml,200mg的剂量是否适宜,应如何调整。” 相关考题
考题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题给某患者静脉注射一单室模型药物,剂量1050mg,测得不同时刻血药浓度数据如下:t(h)1.02.03.04.05.08.010(μg/ml)109.7880.3558.8143.0423.0512.356.61该药的半衰期为 查看材料A.0.55hB.1.11hC.2.22hD.2.28hE.4.44h
考题
患者男性,22岁,因“癫痫发作频率增加”来诊。患者有癫痫病史2年,现服用卡马西平200mg,每日2次抗癫痫治疗。实验室检查: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为2μg/ml。卡马西平有效血药浓度为A、4~12μg/mlB、10~20μg/mlC、50~100μg/mlD、15~40μg/mlE、40~80μg/ml卡马西平调整方案正确的是A、必须更换其他抗癫痫药物B、维持原剂量C、迅速加量D、缓慢加量,同时监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E、维持原剂量,同时加用另外一种抗癫痫药物
考题
该药的半衰期为给某患者静脉注射一单室模型药物,剂量1050mg,测得不同时刻血药浓度数据如下:t(h)1.02.03.04.06.08.010.0C(g/ml)109. 7880. 3558.8143.0423.0512.356.61
考题
已知某药物半衰期为4小时,静脉注射给药100mg,测得初始血药浓度为10μg/ml,若每隔6小时给药一次,共8次,求末次给药后第10小时的血药浓度(μg/ml)A、1.50B、1.80C、2.74D、3.10E、3.25
考题
某一单室模型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分布容积为5L,静脉注射给药200mg,经过两小时后,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A、40μg/mlB、30μg/mlC、20μg/mlD、15μg/mlE、10μg/ml
考题
某一单室模型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1,分布容积为5L,静脉注射给药200mg,经过2小时后,体内血药浓度是A:40μ/ml
B:30μg/ml
C:20μg/ml
D:15μg/ml
E:10μg/ml
考题
苯妥英钠的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有关。在低浓度(低于10μg/ml)时,消除过程属于一级过程;高浓度时,由于肝微粒体代谢酶能力有限,则按零级动力学消除,此时只要稍微增加剂量就可以使血药浓度显著升高,易出现中毒症状。苯妥英钠在临床上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10?20μg/ml。
己知苯妥英钠在肝肾功能正常病人中的Km=12μg/ml,Vm=10mg/(kg·d),当每天给药剂量为3mg/(kg·d),则稳态血药浓度Css=5.1μg/ml;当每天给药剂量为6mg/(kg·d),则稳态血药浓度Css=18μg/ml。己知
若希望达到稳态血药浓度12μg/ml,则病人的给药剂量是A.3.5mg/(kg·d)
B.4.0mg/(kg·d)
C.4.35mg/(kg·d)
D.5.0mg/(kg·d)
E.5.6mg/(kg·d)
考题
苯妥英钠的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有关,在低浓度(低于10μg/ml)时,消除过程属于一级过程;高浓度时,由于肝微粒体酶代谢能力有限,则按零级动力学消除,此时,只要稍微增加剂量就可使血药浓度显著升高,易出现中毒症状。苯妥英钠临床上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10~20μg/ml。
已知苯妥英钠在肝肾功能正常病人中的Km=12μg/ml,Vm=10mg/(kg·d),当给药剂量为3mg/(kg·d),则稳态血药浓度CSS=5.1μg/ml,当给药剂量为6mg/(kg·d),则稳态血药浓度
若希望稳态血药浓度达到12μg/ml,则病人的给药剂量是A.3.5mg/(kg·d)
B.5.0mg/(kg·d)
C.4.0mg/(kg·d)
D.4.35mg/(kg·d)
E.5.6mg/(kg·d)
考题
给某患者静脉注射一单室模型药物,剂量为100.0mg,测得不同时刻血药浓度数据如下表。初始血药浓度为11.88μg/ml。
该药物的半衰期(单位为小时)是A.0.2303
B.0.3465
C.2.0
D.3.072
E.8.42
考题
某一单室模型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1,分布容积为5L,静脉注射给药200mg,经过2小时后,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A:40μg/ml
B:30μg/ml
C:20μg/ml
D:15μg/ml
E:10μg/ml
考题
给某患者静脉注射一单室模型药物,剂量为150.0mg,测得不同时刻血药浓度数据如下表。初始血药浓度为16.88μg/ml。
该药物的半衰期(单位h)是A.0.231
B.0.3465
C.3
D.3.41
E.8.89
考题
给某患者静脉注射某单室模型的药物,初始剂量为1050mg,血药浓度-时间方程为:lgC=-0.1355t+2.176。
12h的血药浓度为A.80.35μg/ml
B.58.81μg/ml
C.43.04μg/ml
D.6.61μg/ml
E.3.548μg/ml
考题
苯妥英钠的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有关。在低浓度(低于10μg/ml)时,消除过程属于一级过程;高浓度时,由于肝微粒体代谢酶能力有限,则按零级动力学消除,此时只要稍微增加剂量就可使血药浓度显著升高,易出现中毒症状。苯妥英钠在临床上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10-20μg/ml。
已知苯妥英钠在肝肾功能正常病人中Km=12μg /ml,Vm=10mg/(kg?d),当每天给药剂量为3mg/(kg?d),则稳态血药浓度Css=5.1μg/ml,当每天给药剂量为6mg/(kg?d),则稳态血药浓度Css=18ug/ml。已知
若希望达到稳态血药浓度12μg /ml,则病人的给药剂量是A.3.5mg/(kg?d)
B.40mg/(kg?d)
C.4.35mg/(kg?d)
D.5.0mg/(kg?d)
E.5.6mg/(kg?d)
考题
已知普鲁卡因胺胶囊剂的F为0.85,t1/2为3.5h,V为2.0L/kg。若保持Css为6μg/ml,每4h口服一次。
该给药方案设计属于根据什么药动参数制定给药方案A.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B.半衰期
C.治疗指数
D.血药浓度
E.给药剂量
考题
患者男性,22岁,因“癫痫发作频率增加”来诊。患者有癫痫病史2年,现服用卡马西平200mg,每日2次抗癫痫治疗。实验室检查: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为2μg/ml。卡马西平有效血药浓度为()A、4~12μg/mlB、10~20μg/mlC、50~100μg/mlD、15~40μg/mlE、40~80μg/ml
考题
已知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上午9时测得血药浓度为100μg/ml,晚6时测得的血药浓度为12.5μg/ml,则此药的药物消除半衰期(t1/2)为()A、4小时B、2小时C、6小时D、3小时E、9小时
考题
老年重症感染患者,采用1.0Q8h的给药方式静脉滴注万古霉素,测得血药浓度为50μg/ml,万古霉素的治疗浓度应30μg/ml,根据稳态一点法,每天总给药剂量应()A、 1.8gB、 1.8gC、 0.6gD、 2.0g
考题
患者接受苯妥英钠2个试验,给药速率分别为100mg/d和300mg/d,测得的相应稳态血药浓度分别为3.7g/ml和47g/ml,苯妥英钠中含91.7%的苯妥英。若改为200mg/d给药,其稳态血药浓度为()A、5.2μg/mlB、6.3μg/mlC、7.8μg/mlD、10μg/mlE、12μg/mlF、15μg/ml
考题
单选题已知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上午9时测得血药浓度为100μg/ml,晚6时测得的血药浓度为12.5μg/ml,则此药的药物消除半衰期(t1/2)为()A
4小时B
2小时C
6小时D
3小时E
9小时
考题
单选题患者接受苯妥英钠2个试验,给药速率分别为100mg/d和300mg/d,测得的相应稳态血药浓度分别为3.7g/ml和47.0g/ml,苯妥英钠中含91.7%的苯妥英。若改为200mg/d给药,其稳态血药浓度为()A
5.2μg/mlB
6.3μg/mlC
7.8μg/mlD
10.0μg/mlE
12.0μg/mlF
15.0μg/ml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22岁,因“癫痫发作频率增加”来诊。患者有癫痫病史2年,现服用卡马西平200mg,每日2次抗癫痫治疗。实验室检查: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为2μg/ml。卡马西平有效血药浓度为()A
4~12μg/mlB
10~20μg/mlC
50~100μg/mlD
15~40μg/mlE
40~80μg/ml
考题
单选题静脉注射某药200mg,立即测出血药浓度为2μg/m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A
5LB
20LC
50LD
100LE
200L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