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后能发射赖曼系(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发射的各谱线组成的谱线系)的最长波长的谱线,至少应向基态氢原子提供的能量是

A.1.5eV

B.3.4eV

C.10.2eV

D.13.6eV


参考答案和解析
12.09eV
更多 “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后能发射赖曼系(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发射的各谱线组成的谱线系)的最长波长的谱线,至少应向基态氢原子提供的能量是A.1.5eVB.3.4eVC.10.2eVD.13.6eV” 相关考题
考题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待测元素的原子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时吸收的谱线是( )。A.共振发射线 B.共振吸收线 C.共振发射线和共振吸收线 D.一般谱线

考题 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后辐射出可见光谱线,最少应供给氢原子的能量为( )。A.12.09ev B.10.20ev C.1.89ev D.1.51ev

考题 光源发射的特征谱线通过样品蒸气时,被下列哪种粒子吸收()A、分子B、离子C、激发态原子D、基态原子

考题 物质发射磷光对应的能级跃迁是()。A、分子从较高能级的激发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B、分子从单线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C、分子从单线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的各振动能级D、分子从三线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

考题 当电子吸收一定能量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时所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A、共振吸收线B、共振发射线C、基态线D、激发态线

考题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生物材料中微量镉时,通常选择的分析线是A、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B、第二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C、第三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D、第一激发态与第二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E、第一激发态与第三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考题 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吸收的谱线称为该元素的()A、灵敏线B、共振线C、吸收线D、分析线E、特征线

考题 不同元素的原子从基态激发到第一激发态时,吸收的能量不同,因而各种元素的共振线不同而各具特征性,这种共振线称为该元素的特征谱线。

考题 元素的()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减弱的程度,求出样品中待测元素含量。A、分子B、离子C、激发态原子D、基态原子

考题 下列分析线描述错误的是()A、分析线在测定某元素的含量或浓度时,所指定的某一特征波长的谱线,一般是从第一激发态状态下跃迁到基态时,所发射的谱线。B、每一种元素都有一条或几条最强的谱线,即这几个能级间的跃迁最易发生,这样的谱线称为灵敏线,最后线也就是最灵敏线。C、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时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它再跃迁回基态时,则发射出同样频率的光,叫共振发射线,简称共振线。D、每种元素均有数条谱线,由于在实际的光谱分析工作中不可能测量所有谱线,因此,应该从中选择灵敏度最高的共振原子线(也即最灵敏线)作为分析线。

考题 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出Hα线,则至少需提供多少能量()eVA、13.6B、12.09C、10.2D、3.4

考题 根据玻尔理论,若将氢原子激发到n=5的状态,则()A、可能出现10条谱线,分别属四个线系B、可能出现9条谱线,分别属3个线系C、可能出现11条谱线,分别属5个线系D、可能出现1条谱线,属赖曼系

考题 H、He+、Li++由基态到第一激发态所需的激发能量分别为()eV、()eV、()eV;由第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所辐射的光子波长分别为()nm、()nm、()nm。

考题 欲使氢原子发射赖曼系(由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所发射的谱线构成)中波长为1216Å的谱线,应传给基态氢原子的最小能量是()eV。

考题 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射后能发射赖曼系(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发射的各谱线组成的谱线系)的最长波长的谱线,至少应该向基态氢原子提供的能量是()A、1.5 eVB、3.4 eVC、10.2 eVD、13.6 eV

考题 在氢原子发射光谱的巴耳末线系中有一频率为6.15×1014Hz的谱线,它是氢原子从能级En =()eV跃迁到能级Ek=()eV而发出的。

考题 根据氢原子理论,若大量氢原子处于主量子数n=5的激发态,则跃迁辐射的谱线中属于巴耳末系的谱线有()A、1条B、3条C、4条D、10条

考题 处于第四激发态上的大量氢原子,最多可发射几个线系,共几条谱线?那一条波长最长.

考题 在氢原子光谱中,赖曼系(由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所发射的各谱线组成的谱线系)的最短波长的谱线所对应的光子能量为()eV;巴耳末系的最短波长的谱线所对应的光子的能量为()eV。

考题 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后能发射赖曼系(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发射的各谱线组成的谱线系)的最长波长的谱线,至少应向基态氢原子提供的能量是()。A、1.5eVB、3.4eVC、10.2eVD、13.6eV

考题 单选题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吸收的谱线称为该元素的()A 灵敏线B 共振线C 吸收线D 分析线E 特征线

考题 多选题大量的氢原子从基态被激发到n=3的能量状态,当这些氢原子向低能态跃迁时,能够观测到的谱线的条数为(  ).A1B2C3D4

考题 单选题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生物材料中微量镉时,通常选择哪种分析线()。A 第一激发态与第二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B 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C 第三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D 第二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E 第一激发态与第三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考题 单选题根据玻尔理论,若将氢原子激发到n=5的状态,则()A 可能出现10条谱线,分别属四个线系B 可能出现9条谱线,分别属3个线系C 可能出现11条谱线,分别属5个线系D 可能出现1条谱线,属赖曼系

考题 单选题测定血中镉,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应选择()。A 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B 第二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C 第三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D 第一激发态与第二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E 第一激发态与第三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考题 单选题光源发射的特征谱线通过样品蒸气时,被下列哪种粒子吸收()A 分子B 离子C 激发态原子D 基态原子

考题 单选题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生物材料中微量镉时,通常选择的分析线是(  )。A 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B 第二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C 第三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D 第一激发态与第二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E 第一激发态与第三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考题 单选题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出Hα线,则至少需提供多少能量()eVA 13.6B 12.09C 10.2D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