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根据玻尔理论,若将氢原子激发到n=5的状态,则()

  • A、可能出现10条谱线,分别属四个线系
  • B、可能出现9条谱线,分别属3个线系
  • C、可能出现11条谱线,分别属5个线系
  • D、可能出现1条谱线,属赖曼系

参考答案

更多 “根据玻尔理论,若将氢原子激发到n=5的状态,则()A、可能出现10条谱线,分别属四个线系B、可能出现9条谱线,分别属3个线系C、可能出现11条谱线,分别属5个线系D、可能出现1条谱线,属赖曼系” 相关考题
考题 根据玻尔理论,若将氢原子激发到n=5的状态,则可能出现10条谱线,分别属四个线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已知某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CT(C为恒量),则该气体的分子总数N=___________。(玻尔兹曼常量为κ)

考题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中电子定态轨道的能量与主量子数n的________次方成反比。

考题 图4-5是氢原子能级图的一部分,大量原子被激发到n=3的能级上.由于电子的跃迁氢原子辐射的光谱有N条,光子的最大能量为E,由图可知(  ) A.N=2,E=12.1eV B.N=3,E=10.2 eV C.N=2,E=10.2 eV D.N=3,E=12.1 eV

考题 氢原子能级如图 5 所示, 当氢原子从 n=3 跃迁到 n=2 的能级时, 辐射光的波长为 656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氢原子从 n=2 跃迁到 n=l 的能级时, 辐射光的波长大于 656nm B. 用波长为 325nm 的光照射, 可使氢原子从 n=1 跃迁到 n=2 能级 C. 一群处于 n=3 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两种谱线 D. 用波长为 633nm 的光照射时, 不能使氢原子从 n=2 跃迁到 n=3 能级

考题 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氢原子( )。 A.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比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 B.从n=5能级跃迁到n=1能级比从n=5能级跃迁到n=4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速度大 C.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 D.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一定向外放出能量

考题 当氢原子被激发到n=4的能态时,可发射几条谱线?( )。A.1 B.3 C.4 D.6

考题 关于玻尔理论存在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无法解释量子化的原因,纯粹属于理论的外部附加B、玻尔理论与麦克斯韦理论无法彻底割裂C、玻尔的量子模型有重大缺陷D、玻尔理论无法解释更多的实验现象

考题 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玻尔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B、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能级假设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考题 由玻尔氢原子理论得出的第一玻尔半径a0的数值是()A、5.29×10-10mB、0.529×10-10mC、5.29×10-12mD、529×10-12m

考题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系统的总能量就是()A、原子系统的静电势能之总和B、电子运动动能之总和C、电子的静电势能与运动动能之总和D、原子系统的静电势能与电子运动动能之总和

考题 1913年,()在普朗克量子假说与卢瑟福原子行星的基础上,提出氢原子结构模型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圆满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定态结构与氢原子光谱。A、海森堡B、泡利C、薜定谔D、玻尔

考题 被激发到n=3的状态的氢原子气体发出的辐射中,有()条非可见光谱线。

考题 将一个基态氢原子的电子转移到无限远的地方,需要2.179*10-18J。若将一个电子由n=3的能级激发到n=∞的能级,所需要的能量为:()A、2.42*10-19JB、3.63*10-19JC、7.26*10-19JD、4.84*10-19J

考题 玻尔氢原子结构理论的要点及其主要贡献是什么?

考题 若氢原子被激发到主量子数为n的能级,当产生能级跃迁时可能发生的所有谱线总条数应为()A、n-1B、n(n-1)/2C、n(n+1)/2D、n

考题 根据玻尔氢原子理论,当大量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时,原子跃迁将发出()A、一种波长的光B、两种波长的光C、三种波长的光D、各种波长的光

考题 根据氢原子理论,若大量氢原子处于主量子数n=5的激发态,则跃迁辐射的谱线中属于巴耳末系的谱线有()A、1条B、3条C、4条D、10条

考题 按照玻尔氢原子理论,下列说法中唯一错误的说法是()A、氢原子的总能量为负,说明电子被原子核所束缚B、当电子绕核作加速运动时,不会向外辐射电磁能量C、氢原子系统的总能量就是氢原子系统的静电势能之总和D、氢原子系统的静电势能为负是因为电势能参考点选在了无穷远处

考题 被激发到n=3的状态的氢原子气体发出的辐射中,有()条可见光谱线和()条非可见光谱线。

考题 单选题关于玻尔理论存在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无法解释量子化的原因,纯粹属于理论的外部附加B 玻尔理论与麦克斯韦理论无法彻底割裂C 玻尔的量子模型有重大缺陷D 玻尔理论无法解释更多的实验现象

考题 单选题若氢原子被激发到主量子数为n的能级,当产生能级跃迁时可能发生的所有谱线总条数应为()A n-1B n(n-1)/2C n(n+1)/2D n

考题 多选题大量的氢原子从基态被激发到n=3的能量状态,当这些氢原子向低能态跃迁时,能够观测到的谱线的条数为(  ).A1B2C3D4

考题 单选题1913年,()在普朗克量子假说与卢瑟福原子行星的基础上,提出氢原子结构模型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圆满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定态结构与氢原子光谱。A 海森堡B 泡利C 薜定谔D 玻尔

考题 单选题由玻尔氢原子理论得出的第一玻尔半径a0的数值是()A 5.29×10-10mB 0.529×10-10mC 5.29×10-12mD 529×10-12m

考题 单选题根据玻尔理论,若将氢原子激发到n=5的状态,则()A 可能出现10条谱线,分别属四个线系B 可能出现9条谱线,分别属3个线系C 可能出现11条谱线,分别属5个线系D 可能出现1条谱线,属赖曼系

考题 填空题根据量子论,氢原子中核外电子的状态可由四个量子数来确定,其中主量子数n可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