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处于第四激发态上的大量氢原子,最多可发射几个线系,共几条谱线?那一条波长最长.


参考答案

更多 “处于第四激发态上的大量氢原子,最多可发射几个线系,共几条谱线?那一条波长最长.” 相关考题
考题 根据玻尔理论,若将氢原子激发到n=5的状态,则可能出现10条谱线,分别属四个线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氢原子核外电子光谱中的莱曼光谱中有一条谱线的波长为103nm,问:它相应于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哪一个跃迁?

考题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生物材料中微量镉时,通常选择的分析线是A.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B.第二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C.第三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D.第一激发态与第二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E.第一激发态与第三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考题 氢原子能级如图 5 所示, 当氢原子从 n=3 跃迁到 n=2 的能级时, 辐射光的波长为 656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氢原子从 n=2 跃迁到 n=l 的能级时, 辐射光的波长大于 656nm B. 用波长为 325nm 的光照射, 可使氢原子从 n=1 跃迁到 n=2 能级 C. 一群处于 n=3 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两种谱线 D. 用波长为 633nm 的光照射时, 不能使氢原子从 n=2 跃迁到 n=3 能级

考题 当氢原子被激发到n=4的能态时,可发射几条谱线?( )。A.1 B.3 C.4 D.6

考题 当电子吸收一定能量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时所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A、共振吸收线B、共振发射线C、基态线D、激发态线

考题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生物材料中微量镉时,通常选择哪种分析线()。A、第一激发态与第二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B、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C、第三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D、第二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E、第一激发态与第三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考题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生物材料中微量镉时,通常选择的分析线是A、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B、第二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C、第三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D、第一激发态与第二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E、第一激发态与第三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考题 测定血中镉,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应选择()。A、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B、第二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C、第三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D、第一激发态与第二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E、第一激发态与第三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考题 下列分析线描述错误的是()A、分析线在测定某元素的含量或浓度时,所指定的某一特征波长的谱线,一般是从第一激发态状态下跃迁到基态时,所发射的谱线。B、每一种元素都有一条或几条最强的谱线,即这几个能级间的跃迁最易发生,这样的谱线称为灵敏线,最后线也就是最灵敏线。C、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时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它再跃迁回基态时,则发射出同样频率的光,叫共振发射线,简称共振线。D、每种元素均有数条谱线,由于在实际的光谱分析工作中不可能测量所有谱线,因此,应该从中选择灵敏度最高的共振原子线(也即最灵敏线)作为分析线。

考题 对氢原子考虑精细结构之后,其赖曼系一般结构的每一条谱线应分裂为()A、二条B、三条C、五条D、不分裂

考题 设大量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它们跃迁时发射出一簇光谱线.这簇光谱线最多可能有()条。

考题 由氢原子理论,当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时,可发射()A、一种波长的光B、两种波长的光C、三种波长的光D、各种波长的光

考题 根据玻尔理论,若将氢原子激发到n=5的状态,则()A、可能出现10条谱线,分别属四个线系B、可能出现9条谱线,分别属3个线系C、可能出现11条谱线,分别属5个线系D、可能出现1条谱线,属赖曼系

考题 欲使氢原子发射赖曼系(由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所发射的谱线构成)中波长为1216Å的谱线,应传给基态氢原子的最小能量是()eV。

考题 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射后能发射赖曼系(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发射的各谱线组成的谱线系)的最长波长的谱线,至少应该向基态氢原子提供的能量是()A、1.5 eVB、3.4 eVC、10.2 eVD、13.6 eV

考题 设氢原子被激发后电子处在第四轨道(n=4)上运动。则观测时间内最多能看到谱线的条数为()A、2条B、4条C、6条D、8条

考题 在氢原子发射光谱的巴耳末线系中有一频率为6.15×1014Hz的谱线,它是氢原子从能级En =()eV跃迁到能级Ek=()eV而发出的。

考题 根据玻尔氢原子理论,当大量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时,原子跃迁将发出()A、一种波长的光B、两种波长的光C、三种波长的光D、各种波长的光

考题 根据氢原子理论,若大量氢原子处于主量子数n=5的激发态,则跃迁辐射的谱线中属于巴耳末系的谱线有()A、1条B、3条C、4条D、10条

考题 由氢原子理论知,当大量氢原子处于n =3的激发态时,原子跃迁将发出()。A、一种波长的光B、两种波长的光C、三种波长的光D、连续光谱

考题 在氢原子光谱中,赖曼系(由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所发射的各谱线组成的谱线系)的最短波长的谱线所对应的光子能量为()eV;巴耳末系的最短波长的谱线所对应的光子的能量为()eV。

考题 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后能发射赖曼系(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发射的各谱线组成的谱线系)的最长波长的谱线,至少应向基态氢原子提供的能量是()。A、1.5eVB、3.4eVC、10.2eVD、13.6eV

考题 单选题根据玻尔理论,若将氢原子激发到n=5的状态,则()A 可能出现10条谱线,分别属四个线系B 可能出现9条谱线,分别属3个线系C 可能出现11条谱线,分别属5个线系D 可能出现1条谱线,属赖曼系

考题 单选题对氢原子考虑精细结构之后,其赖曼系一般结构的每一条谱线应分裂为()A 二条B 三条C 五条D 不分裂

考题 判断题氢原子光谱的可见光区谱线称为巴尔麦线系。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A 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656nmB 用波长为325nm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能级C 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两种谱线D 用波长为633nm的光照射时,不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