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设计流量Q条件下的河段水动力参数,一般根据实测水文资料率定的α1、β1、α2、β2、α3β3参数,按下列经验公式估计:断面平均流速:;断面平均水深:;断面水面宽:。当采用零维、一维、二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设计流量条件下的河流水质浓度时,三个模型至少分别需要()上述参数。

A:0个、2个、4个
B:1个、2个、4个
C:1个、3个、5个
D:2个、4个、6个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当采用水质模型预测设计流量条件下的河流水质浓度时,零维稳态水质模型需要知道浓度c和流量Q,即题中所给的6个参数均不需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需要知道河流流速v和横断面面积a,由题中所给的α1、β1可得到断面平均流速v,再由A=Q/v即可求得A,故一维模型至少需要两个参数,即α1、β1;二维稳态水质模型需要知道河流流速v和断面平均水深h,所以至少需要4个参数,即α1、β1、α2、β2
更多 “设计流量Q条件下的河段水动力参数,一般根据实测水文资料率定的1、1、2、2、33参数,按下列经验公式估计:断面平均流速:;断面平均水深:;断面水面宽:。当采用零维、一维、二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设计流量条件下的河流水质浓度时,三个模型至少分别需要()上述参数。A:0个、2个、4个B:1个、2个、4个C:1个、3个、5个D:2个、4个、6个” 相关考题
考题 正常排括工况下,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如何点源允许排放量,需要用的条件有( )A 设计流量 B 背景浓度 C 水质模型参数 D 河道深度

考题 计算岸边稳定点源排放的保守污染物浓度,采用不考虑对岸边反射的二维模型: 已知河流流量Q=100m3/s,平均水深H=1m,水面宽B=250m,横向混合系数为1.0m3/s,则断面最大浓度为断面通量平均浓度(M/Q)的2倍的断面位置处于排放点下游的()处。 A.995m B.1989m C.3979m D.5967m

考题 (2016年)某入海河流在下游修阐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河流、水库、河口段的控制断面位置见下图:现状分析显示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控制断面X、Y、Z的COD浓度占标率分别为10%、70%、110%,减少COD排放量对改善超标断面水质有效的河段有( )。 A.X断面上游 B.X—Y河段 C.Y—Z河段 D.Z断面下游

考题 (2017年)某入海小河感潮段断面均匀,假设该河段断面潮平均盐通量为零,根据上游水文站提供的实测期间流量估算的平均流速为0.01m/s,两断面间距8km,枯水期近河口断面X2、远河口断面X1实测潮平均盐度分别为30‰、18.2‰,根据河口潮平均估算模式,该河口实测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为( )m2/s。注:河口潮平均水质模式(x向海为正) A.66 B.80 C.132 D.160

考题 通过实测水文水质资料建立河流稳态水质数学模型后,预测排污对河流水质的影响需要确定()。A:拟预测的排污状况B:设计水文条件C:水质数学模型参数D:边界条件

考题 (2013年)采用二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入河排污口岸边污染带的范围,根据多次现场实测验证得到的My/hu*均值为0.7,已知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的断面平均水深为5m,摩阻流速为0.08m/s,则计算污染带范围采用的横向混合系数为( )。A.0.28m2/s B.0.35 m2/s C.0.40 m2/s D.0.56 m2/s

考题 采用河流一维水质模型进行水质预测,至少需要调查( )等水文、水力学特征值。 A. 流量、水面宽、粗糙系数 B. 流量、水深、坡度 C. 水面宽、水深、坡度 D. 流量、水面宽、水深

考题 设计流量Q条件下的河段水动力参数,一般根据实测水文资料率定的α1、β1、α2、β2、α3、β3参数,按下列经验公式估计:断面平均流速:u=α1Qβ1;断面平均水深:h=α2Qβ2;断面水面宽:B=α3Qβ3。当采用零维、一维、二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设计流量条件下的河流水质浓度时,三个模型至少分别需要( )上述参数。A.0个、2个、4个 B.1个、2个、4个 C.1个、3个、5个 D.2个、4个、6个

考题 在己知河流设计枯水流量条件下,确定断面平均流速的可选方法有( )。 A. 水位与流量、断面面积关系曲线法 B. 水力学公式法 C. 浮标测流法 D. 实测;可宽、水深计算法

考题 采用二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入河排污口岸边污染带的范围,根据多次现场实测验证得到的均值为0.7。已知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的断面平均水深为5m,摩阻流速为0.08m/s,则计算污染带范围采用的横向混合系数为()。A:0.28m2/sB:0.35m2/sC:0.40m2/sD:0.56m2/s

考题 预测可降解污染物浓度分布时,河口一维水质稳态模型与河流一维水质稳态模型相比,其主要差别有()。 A.河口模型的自净能力可忽略 B.河口模型的纵向离散作用不可忽略 C.河口模型采用河段湖平均流量 D.河口模型的稀释能力可忽略

考题 计算岸边稳定点源排放的保守污染物浓度,采用不考虑对岸边反射的二维模型: ,已知河流流量Q=100 /s,平均水深H=1m,水面宽B=250m,横向混合系数为1.0 /s,则断面最大浓度为断面通量平均浓度(M/Q)的2倍的断面位置处于排放点下游的( )处。A.995m B.1989m C.3979m D.5967m

考题 进行河流稳态水质模拟预测需要确定()。A:污染物排放位置、排放强度B:水文条件C:初始条件D:水质模型参数值

考题 正常排污工况下,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入河点源允许排放量,需要使用的条件有( )。A.设计流量 B.背景浓度 C.水质模型参数 D.河道深度

考题 用河流平面二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水质,可以获得的水质特征值有( )。A.测点垂向平均浓度 B.表层横向平均浓度 C.过水断面平均浓度 D.过水断面内最大浓度

考题 某入海小河感潮段断面均匀,假设该河段断面潮平均盐通量为零,根据上游水文站提供的实测期间流量估算的平均流速为0.01m/s,两断面间距8km,枯水期近河口断面X2、远河口断面X1实测潮平均盐度分别为30‰、18.2‰,根据河口潮平均估算模式,该河口实测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为( ) /s。注:河口潮平均水质模式(X向海为正),A.66 B.80 C.132 D.160

考题 用河流平面二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水质,可以获得的水质特征值有( )A 测点垂向平均浓度 B 表层横向平均浓度 C 过水断面平均浓度 D 过水断面内最大浓度

考题 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有()。A:水质数学模型率确定B:现场实测C:室内模拟实验测定D:公式计算E:经验估算

考题 在已知河流设计枯水流量条件下,确定断面平均流速的可选方法有()。A、水位与流量、断面面积关系曲线法B、水力学公式法C、浮标测流法D、实测河宽、水深计算法

考题 采用河流一维水质模型进行水质预测,至少需要调查()等水文、水力学特征值。A、流量、水面宽、粗糙系数B、流量、水深、坡度C、水面宽、水深、坡度D、流量、水面宽、水深

考题 预测可降解污染物浓度分布时,河口一维水质稳态模型与河流一维水质稳态模型相比,其主要差别有()。A、河口模型的自净能力可忽略B、河口模型的纵向离散作用不可忽略C、河口模型采用河段湖平均流量D、河口模型的稀释能力可忽略

考题 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A、室内模拟实验测定B、水质数学模型率定C、现场实测D、公式计算和经验估算

考题 多参数优化法一般需要的数据是()。A、各测点的位置和取样时间B、各排放口的排放量、排放浓度C、水质、水文数据D、支流的流量及其水质E、各排放口、河流分段的断面位置

考题 釆用河流一维水质模型进行水质预测,至少需要调査()等水文、水力学特征值。A、流量、水面宽、粗糙系数B、流量、水深、坡度C、水面宽、水深、坡度D、流量、水面宽、水深

考题 单选题釆用河流一维水质模型进行水质预测,至少需要调査()等水文、水力学特征值。A 流量、水面宽、粗糙系数B 流量、水深、坡度C 水面宽、水深、坡度D 流量、水面宽、水深

考题 多选题在已知河流设计枯水流量条件下,确定断面平均流速的可选方法有()。A水位与流量、断面面积关系曲线法B水力学公式法C浮标测流法D实测河宽、水深计算法

考题 不定项题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A室内模拟实验测定B水质数学模型率定C现场实测D公式计算和经验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