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2007年1月29日,新华社全文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04年连续第四年制定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下列说法不属于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的是( )


A.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B. 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土地产出率
C. 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D. 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农业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解题指导: 答案为B。
更多 “2007年1月29日,新华社全文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04年连续第四年制定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下列说法不属于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的是( ) A.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B. 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土地产出率 C. 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D. 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农业 ” 相关考题
考题 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B.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C.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必然要求D.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考题 力Ⅱ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B.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C.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必然要求D.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考题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A.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B.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C.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D.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考题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 )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再次锁定三农问题。A.现代农业B.公共服务C.城乡经济D.产业化经营

考题 2007年1月29日,新华社全文发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04年以来,中央边疆第四年制定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下列说法不属于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的是()。A.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B.扩大耕面积,提高土地产出率C.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D.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农业

考题 2009年2月1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 ),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关注“三农”,这是中央连续第六年将一号文件的落脚点锁定于“三农”领域,也是中国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A.健康发展B.稳定增收C.持续增收D.稳定发展

考题 下列哪些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经济任务(  ) A.周绕建设现代农业体系。推动新型农业发展 B.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C.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D.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考题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连续第(  )个中央一号文件。A.8 B.7 C.9 D.10

考题 从2004年2月发布一号文件开始,中央连续出台了1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以统筹城乡的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掀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篇章。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加强农村制度建设 B.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C.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D.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考题 2006年年初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2004年以来中国连续第几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A、二B、三C、四D、六

考题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任务是:()A、推进现代农业建设B、全面深化农村改革C、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D、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考题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主要表现在()。A、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B、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C、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D、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

考题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刚出台,国家电网公司就及时提出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

考题 2009年2月1日,新华社受权播发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首次连续6年发布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其中要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A、农村改革B、农村农业C、农业全面D、农业稳定

考题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提出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A、现代农业B、三农C、农村建设D、粮食产量

考题 下列文件属于中央一号文件的有()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的若干意见》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考题 2013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为了贯彻好这一文件,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落实各项措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政府应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考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3年1月30日发布。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是因为()A、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B、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C、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D、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

考题 新华社2月5日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份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把()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A、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B、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C、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D、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考题 《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三个指导“三农”工作的()A、“红头文件”B、“机要文件”C、“一号文件”D、“公开文件”

考题 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是()提出的。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C、《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考题 多选题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主要表现在()。A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B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C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D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

考题 单选题新华社2月5日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份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把()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A 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B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C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D 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考题 单选题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2月1日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在连续12年聚焦“三农”的同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放在首位。A 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B 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C 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考题 单选题“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自1982年起至2009年2月1日共发布了11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最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A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B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C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D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考题 单选题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提出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A 现代农业B 三农C 农村建设D 粮食产量

考题 单选题2006年年初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2004年以来中国连续第几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A 二B 三C 四D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