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试题一(共 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算法,完善算法并回答问题,将解答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假设以二维数组G[1..m,1..n]表示一幅图像各像素的颜色,则G[i,j]表示区域中点(i,j)处的颜色,颜色值为0到k 的整数。下面的算法将指定点(i0,j0)所在的同色邻接区域的颜色置换为给定的颜色值。约定所有与点(i0,j0)同的上、下、左、右可连通的点组成同色邻接区域。

例如,一幅8×9 像素的图像如图1-1 所示。设用户指定点(3,5),其颜色值为0,此时其上方(2,5)、下方 (4,5)、右方(3,6)邻接点的颜色值都为0,因此这些点属于点(3,5)所在的同色邻接区域,再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扩展,可得出该同色邻接区域的其他点(见图1-1 中的阴影部分)。将上述同色区域的颜色替换为颜色值7所得的新图像如图1-2 所示。

[算法]

输入:矩阵 G,点的坐标(i0,j0),新颜色值newcolor。

输出:点(i0,j0)所在同色邻接区域的颜色置换为newcolor之后的矩阵G。

算法步骤(为规范算法,规定该算法只在第七步后结束):

第一步:若点(i0,j0)的颜色值与新颜色值newcolor相同,则(1) ;

第二步:点(i0,j0)的颜色值→oldcolor;创建栈S,并将点坐标(i0,j0)入栈;

第三步:若 (2) ,则转第七步;

第四步:栈顶元素出栈→(x,y),并(3) ;

第五步:1) 若点(x,y-1)在图像中且G[x,y-1]等于oldcolor,则(x,y-1)入栈S;

2) 若点(x,y+1)在图像中且G[x,y+1]等于oldcolor,则(x,y+1)入栈S;

3) 若点(x-1,y)在图像中且G[x-1,y]等于oldcolor,则(x-1,y)入栈S;

4) 若点(x+1,y)在图像中且G[x+1,y]等于oldcolor,则(x+1,y)入栈S;

第六步:转 (4) ;

第七步:算法结束。

[问题]

是否可以将算法中的栈换成队列?回答: (5) 。


参考答案

更多 “ 试题一(共 15分)阅读以下说明和算法,完善算法并回答问题,将解答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假设以二维数组G[1..m,1..n]表示一幅图像各像素的颜色,则G[i,j]表示区域中点(i,j)处的颜色,颜色值为0到k 的整数。下面的算法将指定点(i0,j0)所在的同色邻接区域的颜色置换为给定的颜色值。约定所有与点(i0,j0)同的上、下、左、右可连通的点组成同色邻接区域。例如,一幅8×9 像素的图像如图1-1 所示。设用户指定点(3,5),其颜色值为0,此时其上方(2,5)、下方 (4,5)、右方(3,6)邻接点的颜色值都为0,因此这些点属于点(3,5)所在的同色邻接区域,再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扩展,可得出该同色邻接区域的其他点(见图1-1 中的阴影部分)。将上述同色区域的颜色替换为颜色值7所得的新图像如图1-2 所示。[算法]输入:矩阵 G,点的坐标(i0,j0),新颜色值newcolor。输出:点(i0,j0)所在同色邻接区域的颜色置换为newcolor之后的矩阵G。算法步骤(为规范算法,规定该算法只在第七步后结束):第一步:若点(i0,j0)的颜色值与新颜色值newcolor相同,则(1) ;第二步:点(i0,j0)的颜色值→oldcolor;创建栈S,并将点坐标(i0,j0)入栈;第三步:若 (2) ,则转第七步;第四步:栈顶元素出栈→(x,y),并(3) ;第五步:1) 若点(x,y-1)在图像中且G[x,y-1]等于oldcolor,则(x,y-1)入栈S;2) 若点(x,y+1)在图像中且G[x,y+1]等于oldcolor,则(x,y+1)入栈S;3) 若点(x-1,y)在图像中且G[x-1,y]等于oldcolor,则(x-1,y)入栈S;4) 若点(x+1,y)在图像中且G[x+1,y]等于oldcolor,则(x+1,y)入栈S;第六步:转 (4) ;第七步:算法结束。[问题]是否可以将算法中的栈换成队列?回答: (5) 。 ” 相关考题
考题 试题二(共 15分)阅读以下说明和C函数,将应填入 (n) 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 1】函数Counter(int n, int w[])的功能是计算整数n的二进制表示形式中1的个数,同时用数组w记录该二进制数中1所在位置的权。例如,十进制数22的二进制表示为10110。对于该二进制数,1的个数为3,在w[0]中存入2(即21)、w[1]中存入4(即22)、w[2]中存入16(即24)。【C函数 1】int Counter(int n, int w[]){ int i = 0, k = 1;while ( (1) ) {if (n % 2) w[i++] = k;n = n / 2; (2) ;}return i;}【说明 2】函数 Smove(int A[], int n)的功能是将数组中所有的奇数都放到所有偶数之前。其过程为:设置数组元素下标索引i(初值为0)和j(初值为n-1),从数组的两端开始检查元素的奇偶性。若 A[i]、A[j]都是奇数,则从前往后找出一个偶数,再与 A[j]进行交换;若 A[i]、A[j]都是偶数,则从后往前找出一个奇数,再与A[i]进行交换;若 A[i]是偶数而A[j]是奇数,则交换两者,直到将所有的奇数都排在所有偶数之前为止。【C函数 2】void Smove(int A[], int n){ int temp, i = 0, j = n-1;if ( n 2 ) return;while ( i j ) {if ( A[i] % 2 == 1 A[j] % 2 == 1 ) { (3) ; }else if ( A[i] % 2 == 0 A[j] % 2 == 0 ) { (4) ; }else {if ( (5) ) {temp = A[i]; A[i] = A[j]; A[j] = temp;}i++, j--;}}}

考题 ●试题四阅读下列函数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函数QuickSort是在一维数组A[n]上进行快速排序的递归算法。【函数】void QuickSort(int A[],int s,int t){int i=s,j=t+1,temp;int x=A[s];do{do i++;while (1) ;do j--;while(A[j]x);if(ij){temp=A[i]; (2) ; (3) ;}}while(ij);A[a]=A[j];A[j]=x;if(si-1) (4) ;if(j+1t) (5) ;}

考题 ●试题六阅读以下说明和Java代码,将解答写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下面程序的功能是显示已定义的一个3行3列的二维数组每行的元素,并求所有元素的和并输出。请在程序的每条横线处填写一个适当的语句,使程序的功能完整。public class Array{(1) static (2) main(String args[]){int sum=0;int b[][]={{11,12,13},{21,22,23},{31,32,33}};for(int i=0; (3) i++){System.out.print("b["+i+"]: ");for(int j=0; (4) j++){System.out.print(b[i][j]+" ");(5)}System.out.println();}System.out.println("sum="+sum);}}

考题 ●试题五阅读下列程序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程序5说明】著名的四色定理指出任何平面区域图均可用四种颜色着色,使相邻区域着不同的颜色。本程序对给定的区域图找出所有可能的不超过四种颜色的着色方案。程序中用1~4表示四种颜色。要着色的N个区域用0~N-1编号,区域相邻关系用adj[][]矩阵表示,矩阵的i行j列的元素为1,表示区域i与区域j相邻;矩阵的i行j列的元素为0,表示区域i与区域j不相邻。数组color[]用来存储着色结果,color[i]的值为区域i所着颜色。【程序5】#includestdio.h#define N 10void output(int color[])/*输出一种着色方案*/{int i;for(i=0;iN;i++)printf("%4d",color[i]);printf("\n");}int back(int*ip,int color[])/*回溯*/{int c=4;while(c==4){if(*ip=0)return 0;--(*ip);c= (1) ;color[*ip]=-1;}return c;}/*检查区域i,对c种颜色的可用性*/int color0k(int i,int c,int[][N],int color[]}{int j;for(j=0;ji;j++)if( (2) )return 0;return 1;}/*为区域i选一种可着的颜色*/int select(int i,int c,int adj[][N],int color[]){int k;for(k=c;k=4;k++)if(colorOK( (3) ))return k;return 0;}int coloring(int adj[][N])/*寻找各种着色方案*/{int color[N],i,c,cnt;for(i=0;iN;i++)color[i]=-1;i=c=0;cnt=0;while (1) {if((c= (4) )==0){c=back(i,color);if(c==0)return cnt;}else{ (5) ;i++;if(i==N){output(color);++cnt;c=back(i,color);}else c=0;}}}void main(){int adj[N][N]={{0,1,0,1,1,1,1,1,1,1},{1,0,1,1,0,1,1,1,1,0},{0,1,0,1,0,1,1,0,1,1},{1,1,1,0,1,1,0,0,1,1},{1,0,0,1,0,1,0,0,0,0},{1,1,1,1,1,0,1,0,0,1},{1,1,1,0,0,1,0,0,1,0},{1,1,0,0,0,0,0,0,1,1},{1,1,1,1,0,0,1,1,0,1},{1,0,1,1,0,1,0,1,1,0}};printf("共有%d组解.\n",coloring(adj));}

考题 ●试题一阅读下列函数说明和C代码,把应填入其中n处的字句写在答卷的对应栏内。【函数1.1说明】函数strcpy(char*to,char*from)将字符串from复制到字符串to。【函数1.1】void strcpy(char*to,char*from){while( ( 1 ) );}【函数1.2说明】函数merge(int a[ ],int n,int b[ ],int m,int *c)是将两个从小到大有序数组a和b复制合并出一个有序整数序列c,其中形参n和m分别是数组a和b的元素个数。【函数1.2】void merge(int a[ ],int n,int b[ ],int m,int *c){ int i,j;for(i=j=0;i<n j<m;)*c++=a[i]<b[j]? a[i++]:b[j++];while( (2) )*c++=a[i++];while( (3) )*c++=b[j++];}【函数1.3说明】递归函数sum(int a[ ],int n)的返回值是数组a[ ]的前n个元素之和。【函数1.3】int sum(int a[ ],int n){ if(n>0)return (4) ;else (5) ;}

考题 ●试题一阅读下列算法说明和算法,将应填入(n)处的语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为了减少直接插入排序关键字的比较次数,本算法使用了二分(折半)插入法对一个无序数组R[1..n]进行排序。排序思想是对一个待插入元素,先通过二分法(折半)找到插入位置,后移元素后将该元素插入到恰当位置(假设R[]中的元素互不相同)。【算法】1.变量声明X:DataTypei,j,low,high,mid,R0..n2.每循环一次插入一个R[i]循环:i以1为步长,从2到n,反复执行①准备X-R[i]; (1) ;high-i-1;②找插入位置循环:当 (2) 时,反复执行(3)若X.keyR[mid].key则high-mid-1否则 (4)③后移循环:j以-1为步长,从 (5) ,反复执行R[j+1]-R[j]④插入R[low]-X3.算法结束

考题 阅读下列程序说明和C代码,把应填入其中n处的字句写在答卷的对应栏内。【说明】程序利用选择排序算法对数组a中的N个整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将排序结果显示出来。【程序】define N 10main(){void (1);int i,a[N];for(i=0;i<10,i++) /*输入*/scanf(“%d”,a[i]);(2);for(i=0;i<N,i++) /*输出*/printf(“%3d”,a[i]);}void selectSon(int x[],int n){int i,j,k,t;for(int i=0; (3);i++){k=i;for(j=i+1;j<n;j++)if (4) k=j;if (5){t=x[i];x[i]=x[k];x[k] =t;}}}

考题 设二维数组A[1..m,1..n](即m行n列)按行存储在数组B[1..m*n]中,则二维数组元素A[i,j]在一维数组B中的下标为()。 A.(i-1)*n+jB、(i-1)*n+j-1C.i*(j-1)D、j*m+i-1

考题 阅读下列算法说明和算法,将应填入(n)处的语句写在对应栏内。【说明】为了减少直接插入排序关键字的比较次数,本算法使用了二分(折半)插入法对一个无序数组R[1..n]进行排序。排序思想是对一个待插入元素,先通过二分法(折半)找到插入位置,后移元素后将该元素插入到恰当位置。(假设R[]中的元素互不相同)[算法]1.变量声明X: Data Typei,j,low, high,mid,r:0..n2.每循环一次插入一个R[i]循环:i以1为步长,从2到n,反复执行。(1)准备X←R[i];(1); high←i-1;(2)找插入位置循环:当(2)时,反复执行。(3)若X.key<R[mid].key则high←mid-1;否则 (4)(3)后移循环:j以-1为步长,从(5),反复执行。R[j+1]←R[j](4)插入R[low]←X3.算法结束

考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流程图,将应填入(n)处的语句写在对应栏内。【说明】下列流程图用于从数组K中找出一切满足:K(I)+K(J)=M的元素对(K(I),K(J))(1≤I≤J≤N)。假定数组K中的N个不同的整数已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M是给定的常数。【流程图】此流程图1中,比较“K(I)+K(J):M”最少执行次数约为(5)。

考题 阅读下列函数说明和C函数,回答问题1~2,将解答填入栏内。[说明]若矩阵Am×n中存在某个元素aij满足:aij…是第i行中最小值且是第j列中的最大值,则称该元素为矩阵A的一个鞍点。下面程序的功能是输出A中所有鞍点,其中参数A使用二维数组表示,m和n分别是矩阵A的行列数。[程序]void saddle (int A[ ] [ ], int m, int n){ int i,j,min;for (i=0;i <m;i + + ){ min: (1);for (j=1; j<n; j+ +)if(A[i][j]<min) (2);for (j=0; j<n; j+ +)if ((3)){ p=0;while (p<m(4))p+ +;if (p > = m)printf ("%d,%d,%d\n",i,j,min);}}}[问题1] 将函数代码中的(1)~(4)处补充完整[问题2]在上述代码的执行过程中,若A为矩阵,则调用saddle(A,3,3)后输出是(5)。

考题 阅读下列函数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说明】函数QuickSort是在一维数组A[n]上进行快速排序的递归算法。【函数】void QuickSort( int A[ ],int s,int t){ int i=s,j=t+1,temp;int x=A[s];do{do i ++ ;while (1);do j -- ;while(A[j]>x);if(i<j){temp=A[i];(2);(3);}}while(i<j);A[a] =A[j];A[j] =x;if(s<i-1) (4);if(j+1<t) (5);}

考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算法,完善算法并回答问题。【说明】假设以二维数组G[1..m,1..n)表示一幅图像各像素的颜色,则G[i,j]表示区域中点(i,j)处的颜色,颜色值为0~k的整数。下面的算法将指定点(i0,j0)所在的同色邻接区域的颜色置换为给定的颜色值。约定所有与点(i0,j0)同色的上、下、左、右可连通的点组成同色邻接区域。例如,一幅8×9像素的图像如图2-1所示。设用户指定点(3,5),其颜色值为0,此时其上方(2,5)、下方(4,5)、右方(3,6)邻接点的颜色值都为0,因此这些点属于点(3,5)所在的同色邻接区域,再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扩展,可得出该同色邻接区域的其他点(见图2-1中的阴影部分)。将上述同色区域的颜色替换为颜色值7所得的新图像如图2-2所示。【算法】输入:矩阵G,点的坐标(i0,j0),新颜色值newcolor。输出:点(i0,j0)所在同色邻接区域的颜色置换为newcolor之后的矩阵G。算法步骤(为规范算法,规定该算法只在第七步后结束)如下。第一步:若点(i0,j0)的颜色值与新颜色值newcolor相同,则(1);第二步:点(i0,j0)的颜色值→oldcolon创建栈S,并将点坐标(i0,j0)入栈;第三步;若(2),则转第七步;第四步;栈顶元素出栈→(x,y),并(3);第五步;1)若点(x,y-1)在图像中且G[x,y-1]等于oldcolor,则(x,y-1)入栈S;2)若点(x,y+1)在图像中且GIx,y+1]等于oldeolor,则(x,y+1)入栈S;3)若点(x-1,y)在图像中且G[x-1,y)等于oldcolor,则(x-1,y)入栈S;4)若点(x+1,y)在图像中且G[x+1,y)等于oldcolor,则(x+1,y)入栈S;第六步:转(4);第七步:算法结束。【问题】是否可以将算法中的栈换成队列?回答;(5) 。

考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算法,完善算法并回答问题,将解答写在对应栏内。[说明]假设以二维数组G[1..m,1..n]表示一幅图像各像素的颜色,则G[i,j]表示区域中点(i,j]处的颜色,颜色值为0到k的整数。下面的算法将指定点(i0,j0)所在的同色邻接区域的颜色置换为给定的颜色值。约定所有与点(i0,j0)同色的上、下、左、右可连通的点组成同色邻接区域。例如,一幅8×9像素的图像如图1-1所示。设用户指定点(3,5),其颜色值为0,此时其上方(2,5)、下方(4,5)、右方(3,6)邻接点的颜色值都为0,因此这些点属于点(3,5)所在的同色邻接区域,再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扩展,可得出该同色邻接区域的其他点(见图1-1中的阴影部分)。将上述同色区域的颜色替换为颜色值7所得的新图像如图1-2所示。[算法]输入:矩阵G,点的坐标(i0,j0),新颜色值newcolor。输出:点(i0,j0)所在同色邻接区域的颜色置换为newcolor之后的矩阵G。算法步骤(为规范算法,规定该算法只在第七步后结束):第一步:若点(i0,j0)的颜色值与新颜色值newcolor相同,则(1);第二步:点(i0,j0)的颜色值→oldcolor;创建栈S,并将点坐标(i0,j0)入栈;第三步:若(2),则转第七步;第四步:栈顶元素出栈→(x,y),并(3);第五步:1) 若点(x,y-1)在图像中且G[x,y-1]等于oldcolor,则(x,y-1)入栈S;2) 若点(x,y+1)在图像中且G[x,y+1]等于oldcolor,则(x,y+1)入栈S;3) 若点(x-1,y)在图像中且G[x-1,y]等于oldcolor,则(x-1,y)入栈S;4) 若点(x+1,y)在图像中且G[x+1,y)等于oldcolor,则(x+1,y)入栈S:第六步:转(4);第七步:算法结束。[问题]是否可以将算法中的栈换成队列?回答:(5)。

考题 阅读下面的说明,回答问题1~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说明]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windows Server 2003是一个多任务多用户的操作系统,能够以集中或分布的方式实现各种应用服务器角色,是目前应用比较广的操作系统之一。Windows内置许多应用服务功能,将下表中(1)~(5)处空缺的服务器名称填写在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1)

考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C语言函数,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说明】下面的程序构造一棵以二叉链表为存储结构的二叉树算法。【函数】BTCHINALR *createbt ( BTCHINALR *bt ){BTCHINALR *q;struct node1 *s [30];int j,i;char x;printf ( "i,x =" ); scanf ( "%d,%c",i,x );while (i!=0 x!='$'){ q = ( BTCHINALR* malloc ( sizeof ( BTCHINALR )); //生成一个结点(1);q->1child = NULL;q->rchild = NULL;(2);if((3);){j=i/2 //j为i的双亲结点if(i%2==0(4) //i为j的左孩子else(5) //i为j的右孩子}printf ( "i,x =" ); scanf ( "%d,%c",i,x ); }return s[1]}

考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5,将解答填入对应的解答栏内。[说明] 编写一个函数根据用户输入的偶对(以输入。表示结束)建立其有向图的邻接表。一个图的邻接表存储结构定义如下:include < stdio. h >define MAXVEX 30struct edgenode{int adjvex;char info;struct edgenode * next;}struct vexnode{char data;struct edgenode * link;}typedef struct vexnode adjlist [MAXVEX];实现要求的函数如下:void creatadjlist ( adjlist g){int i, j, k;street vexnode * s;for( k=1; k< =n; k+ +){(1)g [k]. link = NULL;}printf ( “输一个对:” );scanf ("%d, %d", i, j);while (2){(3)s- >adjvex =j;(4)g [i].link =s;(5)}}

考题 试题四(共15分)阅读下列说明和C代码,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模式匹配是指给定主串t和子串s,在主串t中寻找子串s的过程,其中s称为模式。如果匹配成功,返回s在t中的位置,否则返回-1 。KMP算法用next数组对匹配过程进行了优化。KMP算法的伪代码描述如下:1.在串t和串s中,分别设比较的起始下标i=J=O2.如果串t和串s都还有字符,则循环执行下列操作:(1)如果j=-l或者t[i]-s[j],则将i和j分别加1,继续比较t和s的下一个字符;(2)否则,将j向右滑动到next[j]的位置,即j =next[J]3.如果s中所有字符均已比较完毕,则返回匹配的起始位置(从1开始);否则返回一1.其中,next数组根据子串s求解。求解next数组的代码已由get_next函数给出。【C代码】(1)常量和变量说明t,s:长度为悯铂Is的字符串next:next数组,长度为Is(2)C程序include stdio.hnclude stdliB.hinclude string.h/*求next【】的值*/void get_next( int *next, char *s, int Is) {int i=0,j=-1;next[0]=-1;/*初始化next[0]*/while(i ils){/*还有字符*/if(j=-1l ls[i]=s[j]){/*匹配*/j++;i++;if( s[i]一s[jl)next [i]- next[j];elseNext[i]=j;}elseJ= next[j];}}int kmp( int *next, char *t ,char *s, int.lt, int Is ){inti= 0,j =0 ;while (ilt ( 1 ) {if( j=-1 II 2_) {i++ ;j ++ ;} else(3) :}if (j= ls)Retum (4)else .retum-1;【问题1】(8分)根据题干说明,填充C代码中的空(1)~(4).【问题2】(2分)根据题干说明和C代码,分析出kmp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5)(主串和子的长度分别为It和Is,用O符号表示)。【问题3】(5分)根据C代码,字符串“BBABBCAC”的next数组元素值为 (6) (直接写素值,之间用逗号隔开)。若主串为“AABBCBBABBCACCD”,子串为“BBABBCAC则函数Kmp的返回值是 (7)

考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C代码,回答问题l至问题3.将解答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计算一个整数数组a的最长递增子序列长度的方法描述如下:假设数组a的长度为n,用数组b的元素b[i]记录以a[i](0≤in)为结尾元素的最长递增子序列的长度,则数组a的最长递增子序列的长度为器;其中b[i]满足最优子结构,可递归定义为:【c代码】下面是算法的c语言实现。(1)常量和变量说明a:长度为n的整数数组,待求其最长递增子序列b:长度为n的数组,b[i]记录以a[i](0≤in)为结尾元素的最长递增子序列的长度,其中0≤inlen:最长递增子序列的长度i.j:循环变量temp,临时变量(2)C程序include stdio . hint maxL (int *b. int n) {int i. temp =0;For(i = 0; i n; i++){if (b[i] temp )Temp= b[i];}Return temp;【问题l】(8分)根据说明和C代码,填充C代码中的空(1)~(4)。【问题2】(4分)根据说明和C代码,算法采用了(5)设计策略,时间复杂度为(6)(用O符号表示)。【问题3】(3分)已知数组a={3,10,5,15,6,8},根据说明和C代码,给出数组b的元素值。

考题 ●试题一阅读下列说明和流程图,将应填入(n)处的语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下列流程图用于从数组K中找出一切满足:K(I)+K(J)=M的元素对(K(I),K(J))(1≤I≤J≤N)。假定数组K中的N个不同的整数已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M是给定的常数。【流程图】此流程图1中,比较"K(I)+K(J)∶M"最少执行次数约为 (5) 。图1

考题 试题三(共 15 分)阅读以下说明和 C 程序,将应填入 (n) 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考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说明】某餐厅供应各种标准的营养套餐。假设菜单上共有n项食物m1,m2,…,mn,每项食物mi的营养价值为vi,价格为pi其中i=1,2,…,n,套餐中每项食物至多出现一次。客人常需要一个算法来求解总价格不超过M的营养价值最大的套餐。1. 【问题1】下面是用动态规划策略求解该问题的伪代码,请填充其中的空缺(1)、(2)和(3)处。伪代码中的主要变量说明如下。n:总的食物项数;v:营养价值数组,下标从1到n,对应第1到第n项食物的营养价值;p:价格数组,下标从1到n,对应第1到第n项食物的价格;M:总价格标准,即套餐的价格不超过M;x:解向量(数组),下标从1到n,其元素值为0或1,其中元素值为0表示对应的食物不出现在套餐中,元素值为1表示对应的食物出现在套餐中;nv:n+1行M+1列的二维数组,其中行和列的下标均从0开始,nv[i][j]表示由前i项食物组合且价格不超过j的套餐的最大营养价值。问题最终要求的套餐的最大营养价值为nv[n][M]。伪代码如下:MaxNutrientValue(n,v,p,M,x)1 for i=0 to n2 nv[i][0] = 03 for j=1 to M4 nv[0][j]=05 for i=1 to n6 for j=1 to M7 if j<p[i] //若食物mi不能加入到套餐中8 nv[i][j] = nv[i-1][j]9 else if (1)10 nv[i][j]= nv[i-1][j]11 else12 nv[i][j]= nv[i-1][j-p[i]] + v[i]13 j = M14 for i=n downto 115 if (2)16 x[i] = 017 else18 x[i] = 119 (3)20 return x and nv[n][M](1)nv[i-1][j]≥nv[i-1][j-p[i]]+v[i] (2)nv[i][j]=nv[i-1][j] (3)j=j-p[i]

考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C代码,回答问题,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计算一个整数数组a的最长递增子序列长度的方法描述如下: 假设数组a的长度为n,用数组b的元素b[i]记录以a[i](0≤i<n)为结尾元素的最长递增子序列的长度为 ;其中b[i]满足最优子结构,可递归定义为: 【C代码】 下面是算法的C语言实现。 (1)常量和变量说明 a:长度为n的整数数组,待求其最长递增子序列 b:长度为n的数组,b[i]记录以a[i](0≤ilen:最长递增子序列的长度 i, j:循环变量 temp:临时变量 (2)C程序 #include int maxL(int*b, int n) {int i, temp=0;for(i=0; itemp) temp=b[i]; } return temp;}int main() { int n,a[100], b[100], i, j, len; scanf("%d", for(i=0;i 【问题1】(8分) 根据说明和C代码,填充C代码中的空(1)~(4)。 【问题2】(4分) 根据说明和C代码,算法采用了 (5) 设计策略,时间复杂度为 (6) (用O符号表示)。 【问题3】(5分) 已知数组a={3,10,5,15,6,8},据说明和C代码,给出数组b的元素值。

考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C代码,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模式匹配是指给定主串t和子串s,在主串t中寻找子串s的过程,其中s称为模式。如果匹配成功,返回s在t中的位置,否则返回-1。 KMP算法用next数组对匹配过程进行了优化。KMP算法的伪代码描述如下: 1.在串t和串s中,分别设比较的起始下标i=j=0。 2.如果串t和串s都还有字符,则循环执行下列操作: (1)如果j=-l或者t[i]=s[j],则将i和j分别加1,继续比较t和s的下一个字符; (2)否则,将j向右滑动到next[j]的位置,即j =next[j]。 3.如果s中所有字符均已比较完毕,则返回匹配的起始位置(从1开始);否则返回-1。 其中,next数组根据子串s求解。求解next数组的代码已由get_next函数给出。 【C代码】 (1)常量和变量说明 t,s:长度为lt和ls的字符串 next:next数组,长度为ls (2)C程序 #include #include#include/*求next[]的值*/void get_next( int*next, char *s, int ls) { inti=0,j=-1; next[0]=-1;/*初始化next[0]*/ while(i= ls)return (4) ;else return-1;} 【问题1】(8分) 根据题干说明,填充C代码中的空(1)~(4). 【问题2】(2分) 根据题干说明和C代码,分析出kmp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5)(主串和子串的长度分别为It和Is,用O符号表示)。 【问题3】(5分) 根据C代码,字符串"BBABBCAC"的next数组元素值为(6)(直接写素值,之间用逗号隔开)。若主串为"AABBCBBABBCACCD",子串为"BBABBCAC",则函数Kmp的返回值是(7)。

考题 设有一个m行n列的矩阵存储在二维数组A[1..M,1..n]中,将数组元素按行排列,对于A[i,j](1≤i≤m,l≤j≤n),排列在其前面的元素个数为( ).A.i*(n-1)+j B.(i-1)*n+J-1 C.i*(m-l)+j D.(i-1)*m+J-1

考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C代码,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模式匹配是指给定主串t和子串s,在主串t中寻找子串s的过程,其中s称为模式。如果匹配成功,返回s在t中的位置,否则返回-1 。 KMP算法用next数组对匹配过程进行了优化。KMP算法的伪代码描述如下: 1.在串t和串s中,分别设比较的起始下标i=j=0。 2.如果串t和串s都还有字符,则循环执行下列操作: (1)如果j=-l或者t[i]=s[j],则将i和j分别加1,继续比较t和s的下一个字符; (2)否则,将j向右滑动到next[j]的位置,即j =next[j]。 3.如果s中所有字符均已比较完毕,则返回匹配的起始位置(从1开始);否则返回-1. 其中,next数组根据子串s求解。求解next数组的代码已由get_next函数给出。【C代码】 (1)常量和变量说明 t,s:长度为悯铂Is的字符串 next:next数组,长度为Is (2)C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求next[]的值*/ void get_next( int *next, char *s, int Is) { int i=0,j=-1; next[0]=-1;/*初始化next[0]*/ while(i if(j==-1l ls[i]==s[j]){/*匹配*/ j++; i++; if( s[i]==s[j]) next[i] = next[j]; else Next[i] = j; } else j = next[j]; } } int kmp( int *next, char *t ,char *s, int lt, int Is ) { Int i= 0,j =0 ; while (i if( j==-1 || (2) ){ i ++ ; j ++ ; } else (3) ; } if (j >= ls) return (4) ; else return -1; } 【问题1】(8分) 根据题干说明,填充C代码中的空(1)~(4). 【问题2】(2分) 根据题干说明和C代码,分析出kmp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5)(主串和子串的长度分别为It和Is,用O符号表示)。 【问题3】(5分) 根据C代码,字符串“BBABBCAC”的next数组元素值为(6)(直接写素值,之间用逗号隔开)。若主串为“AABBCBBABBCACCD”,子串为“BBABBCAC”,则函数Kmp的返回值是(7)。

考题 单选题设二维数组A[1..m,1..n](即m行n列)按行存储在数组B[1..m*n]中,则二维数组元素A[i,j]在一维数组B中的下标为()。A (i-1)*n+jB (i-1)*n+j-1C i*(j-1)D j*m+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