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图2-7-4所示为某县级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及省道改线的两个规划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市西距入口 65万的地级市40 km,东距5万人口的县城30km。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0万,但近些年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

试评析哪一个规划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 及各项用地比例)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方案二合理,理由如下。

1.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分析:北部有铁路、基本农田,南部为风景保护区,皆不宜作为城市用 地的发展方向。西部为丘陵及少量农田,且距大城市40 km,可适度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大,城市辐射效应小),东部场地平整,水资源丰富,距5万人口小城市30 km,可作为城市用地的主 要发展方向。

2.省道改线在两个方案中对西部发展用地影响较大:方案一采用与城市路网斜交,形成不 规则用地,且用地面积较小,限制城市向西发展;方案二采用与城市路网平行,且用地面积较大,能为城市向西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

3.城市布局:方案一工业仓储用地布置在城市东部(上游),限制城市向东发展(同时对风景区有影响);方案二工业仓储用地沿铁路、省道条形布置,交通便利,易于运输,且为城市向东 发展预留了空间。
更多 “图2-7-4所示为某县级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及省道改线的两个规划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市西距入口 65万的地级市40 km,东距5万人口的县城30km。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0万,但近些年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 试评析哪一个规划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 及各项用地比例)” 相关考题
考题 图所示为一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 5万人。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城市为起讫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他地区。 【问题】 就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评析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

考题 图1一15为一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5万人。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城市为起讫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他地区。 就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评析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

考题 图2-8-4所示为某县级市因省道改线而形成的总体规划布局的两个方案。该市西距65万人口的地级市40 km,东距5万人口的县城30 km。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0万人,但随着近年国家铁路的通车,社会经济呈快速发展的趋势,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 请评析比选出一个优选方案并说明理由。

考题 图2-6-5所示为一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5万人。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城市为起讫点的一级公路,通 往省内其他地区。 就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评析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

考题 某地级市位于山区和沿江平原的结合部,域内“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地矛盾突出,境内交通便利,最近又有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为该市加快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  中心城区2003 年现状人口32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9.4 平方公里;规划2020 年人口规模为42 万,城市建设用地为50 平方公里。城市发展主要向东西两翼拓展,规划布局方案可见图2。 图2 某市总体规则(2004—2020)用地规划方案示意图   【问题】   试指出该市总体规划方案中用地规模和用地布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说明理由。

考题 某市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拟规划发展人口规模为25万左右的一座新城市,图2-3-3所示为新城总体规划方案,经专家评审基本同意方案的框架,但对部分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以及垃圾填埋场用地等方面提出了应予改进的意见。 试具体分析这些方面的主要问题。(提示:方案中其他不足之处不评论)

考题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级市,其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山区,山区经济以农林为主。受地形条件影响,城镇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带,市域城镇化水平在35%左右,市域内现有大城市1个,县城6个,其他建制镇34个,规划为求市域内城镇均衡发展,在北部地区新设3个镇,市域交通规模基本符合发展要求。 试结合该市市域城镇体系现状图(图2-1)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图2-2所示),指出该市在城镇等级、布局和主要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考题 图2—19所示为某县级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及省道改线的两个规划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市西距入口65万的地级市40km,东距5万人口的县城30km。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0万,但近些年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巳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 试评析哪一个规划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及各项用地比例)

考题 图2 为某县级市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和省道改线的两个规划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市西距人口65 万的地级市40 公里,东距5 万人口的县城30 公里,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0 万,但近些年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 图2    【问题】   试评析,哪一个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及各项用地比例)

考题 图1所示为某县级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及省道改线的两个规划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市西距人口 65万的地级市40 km,东距人口 5万的县城30 km。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住人口不足10万,但近年来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 试评析哪一个规划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及各项用地比例)

考题 方案二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理由如下:   (1)主要用地布局合理(2 分),有利于城市发展(2 分)。方案一工业仓储用地布置在城市东部(上游),限制城市向东发展(同时对风景区有影响);方案二工业仓储用地沿铁路、省道条形布置,交通便利,易于运输,且为城市向东发展预留了空间。   (2)少占良田。(2 分)西部为丘陵及有少量农田,方案二在整体规划布局上相较方案向西进行了迁移,占用了更少量的农田。   (3)城市向西发展有利于接受大城市的辐射作用。(2 分)   (4)方案二的省道的改线方式既能使城市的长远发展用地完整(2 分),又便于组织城市路网(2 分)。即采用与城市路网平行的布置,用地面积较大,能为城市向西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而方案一采用与城市路网斜交,形成不规则用地,用地面积较小,限制城市向西发展。

考题 A市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丘陵地区。北部为山区,中部为山前平原,南部为滨海平原。在周边城镇群中定位为滨海旅游城市。 区域概况:该市周边分布有甲、乙、丙三个城市,其中甲市位于A市西侧,距A市约200km,为我国东南部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并已建成国际机场一座;乙市在A市北侧,距A市约140km,是我国重要的加工业产业基地;丙市为港口城市,距A市约160km。 自 然条件:该市自然生态环境较好,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北部部分山体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沿海地区中部海岸为约2km的平坦的沙质 岸线,沙软潮平,水质清澈,附近有海岛;西部主要为礁石海岸,但水深较浅;东部沿海为我国著名的红树林及海洋生物保护区。 为充分发挥地域区位优势,进一步推动A市经济发展,根据A市在城镇群内滨海旅游城市的定位,结合A市城市发展现状,该市编制了以产业发展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内容如下: (1)等级结构:分为A、B、C、D四级。A为市域中心城市;C为市域副中心城市,未来城市发展区域;B为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 (2)职能结构及产业定位: ①A为市域中心城市,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②C市为现状县城,拟作为未来城市的副中心,为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定位为县级市,建设新型工业区,并布局大型区域电厂(装机容量480万KW)一座。 ③B1、B2、B3为现状县城,拟作为重点发展市域副中心城市,其中B1定位为工业型城市,并拟建设大型深水码头;B2定位为商贸城市;B3拟建设为东南地区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 ④D1为重点旅游城镇,为旅游集散中心,D2、D3、D4、D5重点发展工业。(3)交通规划: ①为把该市建设成重要的港口城市,拟在B1进行建设深水港码头。 ②考虑到A市现状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拟定于市域西侧建设机场。 ③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完善道路交通体系网,拟加快环形公路网建设,重点建设L1、L2、L3三条道路,其中L1为连接B1、A及D1的高速公路,L2为B2、A及C的高速公路,L3为连接甲、B1及C的滨海道路,以加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 【问题】 请指出:该规划在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及产业布局、交通等方面中的不合理之处,并简要提出改进意见。

考题 某市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拟规划发展人口规模为25万左右的一座新城市,图2所示为新城总体规划方案,经专家评审基本同意方案的框架,但对部分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以及垃圾填埋场用地等方面提出了应予改进的意见。 试具体分析这些方面的主要问题。(提示:方案中其他不足之处不评论)

考题 图1所示为某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5万。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城市为起讫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他地区。 就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评析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

考题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国东部地区某大城市规划区内的某乡组织编制了该乡的工业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方案如图所示。该工业区位于该乡东部,距市区13km,交通便利、基础情况较好,现状为耕地,属该乡的基本农田,总用地287hm2。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后,该乡政府即组织前期基础设施的开 工建设。 图5 某乡工业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   【问题】  请结合图示及文字,指出不妥之处。

考题 某县级市地处丘陵向河谷平原的过渡地带,是经工业发展为主导的工贸城市。城区北部现在地方铁路通过,设有客货混运站,境内交通便利,最近又将建设一条高速公路,为该市加快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该市2004 年城区现状人口13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1.1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85平方米;经规划预测,到2020 年人口规模将达到28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30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7 平方米。   老城区位于铁路与河流之间。总体规划方案对未来城市空间进行了布局,主要为跨河 向南、跨铁路向北发展生活居住用地,向东发展工业区。绘画布局详见图2。 图2 该市总体规划示意图   【问题】   试指出该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考题 如图所示为某县级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及省道改线的两个规划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城市西距人口6 5万的地级城市40km,东距5万人口的县城30km。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 0万,但近些年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 【问题】 试评析哪一个规划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及各项用地比例)

考题 图3 为一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0 万人,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城市为起迄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它地区。 图3 某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   【问题】   试就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评析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

考题 图2-4-1所示为我国东部地区滨江某县城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规划期为2010--2020 年。县域面积480 km2,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均衡。规划县域总人口 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30万人左右。规划期末县城城市人口 10万人,重点镇3万人,一般镇1万人左右。带状县域向南北有较强的经济和交通辐射需求。 请对该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评析。

考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县城关镇区”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A.分析确定县城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预测县城人口规模 B.划定规划区,确定县城建设用地的规模 C.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提出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镇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D.划定镇域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要求 E.确定镇区性质、职能及规模和规划区范围

考题 下列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 A:划定规划区,确定县城建设用地的规模 B:分析确定县城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预测县城人口规模 C:制定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D: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

考题 属于“县城关镇区”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的是()。A、分析确定县城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预测县城人口规模B、划定规划区,确定县城建设用地的规模C、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提出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镇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D、划定镇域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要求E、确定镇区性质、职能及规模和规划区范围

考题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内容包括()。A、综合评价县域发展条件B、预测县域人口规模,确定城镇化线路C、划定规划区确定县城建设用地的规模D、制定重点城镇与重点区域的发展战略E、确定县域城镇体系布局,明确重点发展的中心镇

考题 ()不是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依据。A、城市交通规划B、城市现状道路交通问题分析C、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案D、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考题 多选题属于“县城关镇区”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的是()。A分析确定县城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预测县城人口规模B划定规划区,确定县城建设用地的规模C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提出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镇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D划定镇域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要求E确定镇区性质、职能及规模和规划区范围

考题 单选题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阶段,不属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内容的是( )。A 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B 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C 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战略D 确定重点城镇的用地规模和用地控制范围

考题 多选题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内容包括()。A综合评价县域发展条件B预测县域人口规模,确定城镇化线路C划定规划区确定县城建设用地的规模D制定重点城镇与重点区域的发展战略E确定县域城镇体系布局,明确重点发展的中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