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一幼儿回答教师问题,6根香蕉,两个人分,要分一样多,每人分3根,但幼儿却答不出“3+3”等于几?
(1)该幼儿思维发展处于什么阶段?有什么特点?结合材料分析。
(2)幼儿思维发展趋势是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该幼儿的思维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这是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年龄大约从2岁到7岁。此阶段儿童认识活动的特点是:①相对的具体性。只能借助于表象进行思维活动,不能进行运算思维。②不可逆性。各种关系是单向的、不可返回的,没有守恒结构。③自我中心性。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理解
事物。④刻板性。在思考问题时,只能注意到某一方面,不能顾及其他。⑤缺乏概括事物性
质的层次性。材料中,该J乙童知道6根香蕉分给两个人,要求两个人一样多,每个人可以分得3根,却不知道3+3等于多少,正是思维不可逆的体现。
(2)[参考答案]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为:
①从概括的性质的演变来看,一般认为是从动作的概括向表象概括发展,再向概念概括发展。
②从反映的内容的演变来看,是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发展;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的发展。
③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观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
更多 “一幼儿回答教师问题,6根香蕉,两个人分,要分一样多,每人分3根,但幼儿却答不出“3+3”等于几? (1)该幼儿思维发展处于什么阶段?有什么特点?结合材料分析。 (2)幼儿思维发展趋势是什么?” 相关考题
考题 幼儿园买来桃93个、杏123个、桔子150个,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要分得一样多,结果桃、杏各剩下3个,桔子恰好分完。大班小朋友最多有几个人?每人分到几个水果?A.20,18B.30,12C.45,8D.40,9

考题 幼儿园给小朋友分苹果,每人分1 个则余10 个,每人分两个则少4 个,问共有多少 个苹果?( )。A.20 B.24 C.28 D.30

考题 小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要点有 A.要求幼儿理解故事内容B.教师选择的故事素材要适合小班幼儿c.幼儿表演游戏最好要保证30分钟以上D.教师要为幼儿创造尽可能多的说话机会

考题 一名幼儿能正确回答:“这里由6个苹果,分给两个人吃,两个人要一样多,每个人应该得到几个苹果?”,但是却不会回答:“3+3等于几?”一名幼儿往金鱼缸里倒豆浆,一边倒,一边告诉身边的小朋友:“我妈妈说了,多喝豆浆就能长的又快又好。”试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

考题 (1)大家轮流分粥,结果负责那天才吃饱,其余6天都要挨饿 (2)7人轮流值日分粥,每人一天,这次分粥者要最后才可领取粥 (3)大家选举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负责分粥,久了,他却开始徇私 (4)7人一起居住,面对同一个问题:怎样将一锅粥平均分配 (5)在这种制度下,无论谁来分粥,7个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的(1)大家轮流分粥,结果负责那天才吃饱,其余6天都要挨饿 (2)7人轮流值日分粥,每人一天,这次分粥者要最后才可领取粥 (3)大家选举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负责分粥,久了,他却开始徇私 (4)7人一起居住,面对同一个问题:怎样将一锅粥平均分配 (5)在这种制度下,无论谁来分粥,7个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的

考题 阿姨给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如果每人分3个,多16个苹果,如果每人分5个,那么就差四个苹果。问共有多少个苹果: A46 B44 C48 D42

考题 材料 问题: (1)上述三幅画各反映出幼儿绘画的哪种表现方式(6分) (2)怎样理解幼儿的绘画(4分) (3)评价幼儿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10分)

考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茵茵已经上了中班,她知道把两个苹果和三个苹果加起来,就有5个苹果。但是问她2加3等于几?她直摇头。 问题:根据上述材料简述中班幼儿数学学习的思维特点以及教育的启示。(15分)

考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大班幼儿在玩积木时,出现了自发探究行为,其探究过程与结果如下图所示。 [问题1][简答题] 图中的幼儿在搭建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4分) [问题2][简答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能获得哪些学习经验?(10分) [问题3][简答题] 该游戏中的材料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对幼儿的学习活动有什么影响? (6分)

考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情境一:一天晩上,莉莉和妈妈散步时,有下列对话: 妈妈:月亮在动还是不动? 莉莉:我们动它就动。 妈妈:是什么使它动起来的呢? 莉莉:是我们。 妈妈:我们怎么使它动起来的呢? 莉莉:我们走路的时候它自己就走了。 情境二:在幼儿园教学区活动中,老师给莉莉出示两排一样多的纽扣,莉莉认为一一对应排列的两排一样多。当老师把下面一排聚拢时,她就认为两排不一样多了…… [问题1][简答题] 莉莉的行为表明她处于思维发展的什么阶段?举例说明这个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及表现。(14分) [问题2][简答题] 幼儿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有什么启示?(6分)

考题 材料:李老师第一次带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教研活动时,大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但到了大班,告状行为就会明显减少。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10分) (2)请分析大班幼儿行为告状减少的可能原因。(10分)

考题 教师在户外投放一些“拱桥”(见图1),希望幼儿通过走“拱桥”提高平衡能力。但是,有幼儿却将他们翻过来,玩起了“运病人”游戏(见图2)他们有的拖、有的推、有的抢、、、、、、玩的不亦乐乎。对此,两位教师反应不同。A教师认为应立即劝阻,并引导幼儿走“拱桥”;B教师认为不应阻止,应支持幼儿新玩法。 问题: (1)你更赞同哪位老师的想法(2分)?为什么?(8分) (2)你认为“运病人”游戏有什么价值?(10分)

考题 材料: 李老师第一次带中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教研活动时,大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但到了大班,告状行为就会明显减少。 问题: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10分) (2)请分析大班幼儿行为告状减少的可能原因。(10分)

考题 观看视频,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题目:《尊重幼儿》 视频描述:一位幼儿教师在教授《动物的对话》时,让幼儿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幼儿问老师, 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幼儿说:“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但拿书表演,又不好。”“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我相信你能够表演好。”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幼儿教师的做法。(14分)

考题 材料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学会与幼儿沟通。比如,要熟记每个幼儿的名字,这样幼儿会感到非常亲切,对教师的话作出积极反应;教师与幼儿交谈时,语言要简单明确,才容易被幼儿接受;教师说话的态度要友善,比如:“我很喜欢听你的描述,相信其他小朋友都会喜欢。”“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作出积极反馈。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师能灵活运用其交流技能,有的老师则因为与幼儿缺乏有效沟通而苦恼。 问题:请你从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出发,谈谈教师如何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14分)

考题 幼儿出现口吃现象,教师注意应少叫这类幼儿回答问题。

考题 一个幼儿能够正确回答:“这里有六个苹果,我们两个人分,两个人要一样多,那么每个人应该得到几个苹果?”但是不会回答3+3=?这说明幼儿思维的()。

考题 根据《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的规定,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师培训机构集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总培训学时的()学时数。A、三分之二B、二分之一C、四分之三D、三分之一

考题 一个幼儿能够正确回答“6个苹果,两人平分,每人分几个”,却不知道“3+3=?”,这是因为()。A、主要凭借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理解B、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C、不能客观的理解事物D、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考题 民主型幼儿教师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但很少根据幼儿的实践情况调整教育活动,幼儿自主探究少

考题 幼儿教师不仅要对幼儿生活进行精心料理,还要像妈妈一样给予幼儿情感上的呵护和关心,使幼儿在生、心理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最能表达这句话的意思是()。A、幼儿教师要像真正的妈妈一样照顾幼儿B、幼儿教师要在精神上像真正的妈妈一样照顾幼儿C、幼儿教师既要有妈妈的爱心,还要有教师的责任D、在幼儿园里,幼儿教师不仅是老师,也是妈妈

考题 教师要鼓励不愿意回答老师问题的幼儿主动回答,通过换一个问题或者降低问题难度等方式,直到他愿意回答为止。()

考题 判断题教师要鼓励不愿意回答老师问题的幼儿主动回答,通过换一个问题或者降低问题难度等方式,直到他愿意回答为止。()A 对B 错

考题 填空题一个幼儿能够正确回答:“这里有六个苹果,我们两个人分,两个人要一样多,那么每个人应该得到几个苹果?”但是不会回答3+3=?这说明幼儿思维的()。

考题 单选题根据《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的规定,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师培训机构集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总培训学时的()学时数。A 三分之二B 二分之一C 四分之三D 三分之一

考题 单选题一个幼儿能够正确回答“6个苹果,两人平分,每人分几个”,却不知道“3+3=?”,这是因为()。A 主要凭借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理解B 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C 不能客观的理解事物D 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考题 判断题民主型幼儿教师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但很少根据幼儿的实践情况调整教育活动,幼儿自主探究少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