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一个10X10cm的X线照射野,SSD=100,治疗深度处(8cm)PDD为74%,dmax处校验后剂量率为1cGy=1MU,处方剂量为150cGy,如果在射野中插入一块楔形板,其楔形因子Fw=0.70,则此射野的MU设置应为()
- A、142
- B、159
- C、200
- D、220
- E、290
参考答案
更多 “一个10X10cm的X线照射野,SSD=100,治疗深度处(8cm)PDD为74%,dmax处校验后剂量率为1cGy=1MU,处方剂量为150cGy,如果在射野中插入一块楔形板,其楔形因子Fw=0.70,则此射野的MU设置应为()A、142B、159C、200D、220E、290” 相关考题
考题
设两野共面变角照射,夹角为θ,为使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楔形板的楔形角a应为 ( )
A、a=θ/2B、tga=k×tgθ(Fw为楔形因子)C、a=θ×FwD、a=180-θ/2E、a=90-θ/2
考题
设钴-60γ线照明,6cm×8cm射野,SSD=80cm,不加楔形板时,医生给出的照射时间为1分20秒,若该野改成45度楔形板,它的楔形因素Fw=0.50,若得到相同的靶区(肿瘤)剂量,照射时间应变为 ( )
A、40秒B、2分40秒C、1分40秒D、1分20秒E、1分钟
考题
如果已知一加速器的6MV X线dm=1.5cm,SSD=100cm,d=10cm,15cm×15cm射野PDD=68.6%,则源皮距变为SSD=105cm时,相同射野和深度的PDD为A、68.1%B、69.1%C、70.1%D、71.1%E、72.1%
考题
下列对几个物理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百分深度剂量表示的是体模内射野中心轴上任意一点的剂量率与参考深度处的剂量率之比B、组织空气比表示的是体模内射野中心轴上某点的剂量率与射野中心轴上同一点的"空气中小质量的水的剂量率"之比C、组织模体比表示的是空气中中心轴上任意一点的剂量率与空间同一点模体育中射野中心轴上参考深度处的同一射野的剂量率之比D、准直器散射因子表示的是射野在空气中的剂量率与参考射野(一般为10cm×10cm)在空气中的剂量率之比E、总散射因子表示的是射野在模体中的剂量率与参考射野(一般为10cm×l0cm)在模体中的剂量率之比
考题
关于乳腺的切线野照射,描述正确的是()A、必须用合适角度的楔形板进行组织补偿B、用楔形板进行补偿时,靶区剂量应给在射野中心轴上射野间距的中心C、摆位时,源皮距应取在基底线上D、SSD方式比SAD方式治疗更准确E、无须用合适角度的楔形板进行组织补偿
考题
关于TPS的机器数据输入,错误的是()A、开野与楔形野的数据都必须输入B、每个射野的输出剂量率C、典型的光子射野数据是中心轴PDD和不同深度的OARD、射野输出因子E、使用电离室测量电子束PDD应进行转换
考题
楔形板照射技术中不正确的是( )A、按医嘱选好相应角度或序号的楔形板B、必须注意楔形板的方向C、楔形板两射野照射时,楔形板两尖端相邻D、可以使用一楔多用楔形板技术E、楔形板两射野照射时,楔形板两厚端相邻
考题
关于楔形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用楔形板通常包括物理楔形板和动态楔形板B、动态楔形板就是采用一个60°的物理楔形板和开野来合成0°~60°楔形角范围的楔形板C、物理楔形板可改变射线质,使得6~10MeV的射线变硬,15MeV以上的射线变软D、楔形因子定义为水模体中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深度处有和没有楔形板的剂量之比E、楔形角定义为正常入射的射线束在水中给定深度处等剂量曲线在射野中心轴上的倾斜角度
考题
楔形照射野的楔形角是()A、楔形滤过板的实际楔角B、楔形滤过板照射时的放置角度C、50%等剂量线与射野中心轴的垂直线间的夹角D、10cm深度的50%等剂量线与射野中心轴的垂直线间的夹角E、10cm深度的等剂量线与1/2野宽的交点连线与射野中心轴的垂直线间的夹角
考题
使用高能电子束照射时,其PDD随射野面积变化的关系是()。A、射野较大时PDD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射野减小时PDD不再随射野增加而变化B、射野较小时PDD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射野减小时PDD不再随射野增加而变化C、射野较小时PDD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射野增大时PDD不再随射野增加而变化D、低能时射野对PDD的影响较大E、对较高能量电子束,使用较小的射野时PDD随射野的变化较小
考题
有关楔形板野照射技术描述不正确的是()。A、楔形角随深度增加变化愈小B、楔形角随入射能量愈高,变化愈小C、楔形因子(Fw)是不可变的D、两楔形交角照射时,楔形角=90-两野交角/2E、Fw定义为射轴中心轴上深度处有楔形板和无楔形板的吸收剂量之比
考题
单选题设钴-60γ线SSD=100cm,射野10cm×10cm,输出剂量率Rmm=64Gy/分,则在SSD=80cm处,相同射野输出剂量率为( )A
Rmm=100cGy/分B
Rmm=80cGy/分C
Rmm=51.2cGy/分D
Rmm=41cGy/分E
Rmm=128cGy/分
考题
单选题有关楔形板野照射技术描述不正确的是()。A
楔形角随深度增加变化愈小B
楔形角随入射能量愈高,变化愈小C
楔形因子(Fw)是不可变的D
两楔形交角照射时,楔形角=90-两野交角/2E
Fw定义为射轴中心轴上深度处有楔形板和无楔形板的吸收剂量之比
考题
单选题设两野共面变角照射,夹角为θ,为使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楔形板的楔形角a应为( )A
a=θ/2B
tga=k×tgθ(Fw为楔形因子)C
a=θ×FwD
a=180-θ/2E
a=90-θ/2
考题
单选题设钴-60γ线照明,6cm×8cm射野,SSD=80cm,不加楔形板时,医生给出的照射时间为1分20秒,若该野改成45度楔形板,它的楔形因素Fw=0.50,若得到相同的靶区(肿瘤)剂量,照射时间应变为( )A
40秒B
2分40秒C
1分40秒D
1分20秒E
1分钟
考题
单选题使用高能电子束照射时,其PDD随射野面积变化的关系是( )。A
射野较大时PDD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射野减小时PDD不再随射野增加而变化B
射野较小时PDD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射野减小时PDD不再随射弱增加而变化C
射野较小时PDD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射野增大时PDD不再随射野增加而变化D
低能时射野对PDD的影响较大E
对较高能量电子束,使用较小的射野时PDD随射野的变化较小
考题
单选题楔形照射野的楔形角是指( )。A
楔形滤过板的实际楔角B
楔形滤过板照射时的放置角度C
50%等剂量线与射野中心轴的垂直线间的夹角D
10cm深度的50%等剂量线与射野中心轴的垂直线间的夹角E
10cm深度的等剂量线与1/2野宽的交点连线与射野中心轴的垂直线间的夹角
考题
单选题两相邻射野以互相垂直的角度入射,SSD均为100,射野边长均为20cm,在深度5cm处边缘相接,若得到比较均匀的剂量分布,则两野在皮肤表面的间距为( )。A
B
C
D
E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