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处罚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张三处以100元以下罚款的违法案件,适用税务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

B

对甲有限责任公司作出停止出口退税权处罚的案件,不属于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范围

C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1万元以下罚款的案件属于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范围

D

当事人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罚款,到期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对当事人每日按罚款数额的2%加处罚款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处罚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对张三处以100元以下罚款的违法案件,适用税务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B 对甲有限责任公司作出停止出口退税权处罚的案件,不属于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范围C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1万元以下罚款的案件属于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范围D 当事人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罚款,到期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对当事人每日按罚款数额的2%加处罚款”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关于税法分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没有税收实体法,税法体系就不能成立B.税收程序法直接影响到国家和纳税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分配C.听证是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和税务许可决定的必经程序D.税收程序法是税法的核心部分

考题 税务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为() A、立案与调查程序B、告知与听证程序C、审查程序D、税务行政处罚决定

考题 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税务机关对公民处1000元以上罚款、法人或其他组织处1万元以上罚款时适用听证程序B.税务机关作出停止办理出口退税的决定适用听证程序C.税务机关吊销纳税义务人税务行政许可证件的决定适用听证程序D.税务机关作出没收纳税义务人违法所得的决定适用听证程序

考题 安全生产处罚主体机关对违反安全生产有关法规规定的行为作相应的处罚,必须符合有关行政处罚程序。请根据所学的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冋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的程序,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指处罚主体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步骤和方式B.行政处罚的程序有简易处罚程序C.行政处罚的程序有复杂处罚程序D.行政处罚的程序有听证程序

考题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的设定说法正确的是( )。A.省级税务机关可以设定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B.国家税务总局可以在国务院规定的罚款限额内设定罚款的行政处罚C.省级税务机关可以设定警告的行政处罚D.《税收征管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包括拘留、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停止办理出口退税

考题 下列关于行政处罚设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税务行政规章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 B.省级税务局的规范性文件,可以设定税务行政处罚 C.国务院可以通过行政法规的形式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税务行政处罚 D.国家税务总局可以通过规章的形式设定警告和罚款

考题 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税务机关根据法律的规定才可以行使处罚裁量权 B.税务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处罚裁量权作出拘留3日的处罚决定 C.行使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意味着,在特殊情形下税务行政机关可以作出轻微超出处罚幅度的处罚决定 D.行使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应当遵守信赖保护原则

考题 下列关于行政处罚设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税务行政规章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 B、省级税务局的规范性文件,可以设定税务行政处罚 C、国务院可以通过行政法规的形式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税务行政处罚 D、国家税务总局可以通过规章的形式设定警告和罚款

考题 (2016年)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处罚的设定中,正确的是( )。  A.国务院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设定各种税务行政处罚 B.国家税务总局可以通过规章的形式设定警告和罚款 C.地方人大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设定各种税务行政处罚 D.省税务机关可以设定税务行政处罚的规范性文件

考题 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处罚的主体与管辖,说法不正确的有(  )。 A.税务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主要是县以上的税务机关 B.各级税务机关的内设机构、派出机构具备行政处罚主体资格,可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税务行政处罚 C.税务所可以实施罚款额为2500元的税务行政处罚 D.从税务行政处罚的地域管辖来看,只有当事人税收违法行为发生地的税务机关才有权对当事人实施处罚,其他地方的税务机关则无权实施

考题 某财经大学在校学生简某以从事税务行政执法问题研究为由向某税务局提出申请,要求公开该局2012年度作出的所有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局拒绝公开,并依法告知其复议、诉讼权利事项,简某对该局的做法不服,多次找该局有关人员交涉,但是一直没有满意的结果,半年后,简某向法院起诉。 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处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税务行政处罚不适用于税收违法行为超过5年未被税务机关发现的情形 B.税务行政处罚的前置程序是催告 C.税务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查封冻结等 D.税务行政处罚应当由税务机关在立案后60日内作出子 E.税务机关在将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前已经作出的税务行政处罚无效

考题 张某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而被给予行政处罚,但该行政处罚未遵守法 定程序,关于该行政处罚的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效B、效力待定C、无效D、可撤销

考题 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处罚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张三处以100元以下罚款的违法案件,适用税务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B、对甲有限责任公司作出停止出口退税权处罚的案件,不属于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范围C、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1万元以下罚款的案件属于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范围D、当事人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罚款,到期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对当事人每日按罚款数额的2%加处罚款

考题 下列有关税务行政处罚目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税务行政处罚的目的在于惩罚,教育只是手段B、税务行政处罚的目的在于惩罚,因此惩罚时不用进行教育C、税务行政处罚的目的在于教育,惩罚只是手段D、税务行政处罚的目的在于教育,因此经教育后改正的就没必要再进行处罚

考题 行政处罚违反法定程序,下列选项中对行政处罚效力说法正确的是:()A、行政处罚无效B、行政处罚有效C、行政处罚补正程序后有效D、不得再重新作出行政处罚

考题 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处罚的设定中,正确的是()。A、省税务机关可以设定税务行政处罚的规范性文件B、国务院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设定各种税务行政处罚C、国家税务总局可以通过规章的形式设定警告和罚款D、地方人大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设定各种税务行政处罚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资格,陈述正确的是()。A 实施税务行政处罚的主体是各级税务机关B 各级税务机关的内设机构、派出机构一律不具处罚主体资格C 税务所可以在2000元以下的范围内行使罚款权D 实施税务行政处罚的主体是地级市以上的税务机关

考题 单选题根据规定,下列税务行政处罚,需要采取听证程序的是( )。A 对A公民采取的1000元的税务行政处罚B 对B企业采取的5000元的税务行政处罚C 对C公民采取的3000元的税务行政处罚D 对D企业采取的8000元的税务行政处罚

考题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有()。A采用税务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即税务执法人员当场收取罚款B适用税务行政处罚一般程序的案件一般是情节简单、处罚较轻的案件C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的范围是对公民作出2000元以上或者对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出20000元以上罚款的案件D听证程序适用于采用税务行政处罚一般程序的所有案件

考题 多选题以下关于税务行政处罚的说法正确的有()。A税务行政处罚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意违反税收征收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依法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由税务机关给予行政处罚B国家税务总局可以通过规章的形式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外的税务行政处罚C并不是对所有的税务违法行为都一定要处罚D釆用税务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当事人没有听证权,但有陈述申辩权

考题 多选题以下关于税务行政处罚的管辖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A税务行政处罚实行行为发生地原则B税务行政处罚主要由县(市、旗)以上税务机关实施C税务行政管辖主体必须有税务行政处罚权D税务行政管辖主体必须有税务行政处罚设定权

考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处罚的程序,正确的有()。A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的主持人,应当由税务机关内设的非本案调查机构的人员担任B有税收违法行为但情节轻微依法可以不受行政处罚的,应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C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的范围是对公民作出2000元以上,或者对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出10000元以上罚款的税务违法案件D税务案件的审查机构必须在收到调查机构移交案卷之日起10日内审查完毕

考题 单选题下列有关税务行政处罚目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税务行政处罚的目的在于惩罚,教育只是手段B 税务行政处罚的目的在于惩罚,因此惩罚时不用进行教育C 税务行政处罚的目的在于教育,惩罚只是手段D 税务行政处罚的目的在于教育,因此经教育后改正的就没必要再进行处罚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处罚的设定中,正确的是()。A 国务院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设定各种税务行政处罚B 国家税务总局可以通过规章的形式设定警告和罚款C 地方人大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设定各种税务行政处罚D 省税务机关可以设定税务行政处罚的规范性文件

考题 多选题以下关于税务行政处罚的说法正确的由(  )。A针对当事人税务违法行为,只有存在主观故意性,才可进行税务行政处罚B进行税务行政处罚的一般是不构成犯罪的行为C要区分税务违法行为是否轻微,并不是对所有的税务违法行为都一定要处罚D税务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主要是县以上税务机关和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