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初创于南朝,后发展为南北朝时对州一级行政长官刺史行使监查的主要官员是()。

  • A、中书舍人
  • B、典签
  • C、司隶校尉
  • D、御史中丞

参考答案

更多 “初创于南朝,后发展为南北朝时对州一级行政长官刺史行使监查的主要官员是()。A、中书舍人B、典签C、司隶校尉D、御史中丞” 相关考题
考题 岑参因出任过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和南朝还有一种特殊的地方行政区划,即( )。A、侨州B、侨郡C、侨县D、侨乡E、侨户

考题 汉武帝时设置的州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B、缉捕C、统军D、考核

考题 汉朝监察京师附近州县和百官的监察机构是( )。A.州刺史B.司隶校尉C.部刺史D.御史大夫

考题 汉武帝时在全国设13刺史部(州),河北北部主要属于()A、冀州B、豫州C、青州D、幽州

考题 西汉刺史制度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A、“奉诏四条察州”B、“奉诏五条察州”C、“奉诏六条察州”D、“奉诏七条察州”

考题 王允曾任哪州刺史后才被招回京?

考题 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A、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C、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D、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考题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州设刺史一名。刺史主要职责是()A、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C、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D、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与管理

考题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监察地方诸侯王和官员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C、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D、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

考题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主要行政官员有()。A、独裁官B、行政长官C、执政官D、监察官E、保民官

考题 刺史与州

考题 魏晋南北朝官学教育制度呈现的新变化有()。A、于太学之外创设了国子学B、南朝出现了学馆这种新型教育机构C、出现一批专科教育的教育机构D、北魏正式确立了地方官学制度E、北齐创立国子寺

考题 秦汉到隋代,大体实行“()”。汉袭秦制,但郡国并存。()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于()将全国的郡国分为十三刺史部(也称十三州),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端,十三州即()。这十三刺史部州属于监察性质,还不是行政区域。()形成州、郡、县三级政区。隋朝建立后,逐步改成()。

考题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设置刺史,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分部巡行监察。刺举不法。西汉时刺史属于中央派往各地定期巡视监察的官员,还不是地方政府的首脑。

考题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为加强对各郡的控制,始设十三部(州),设刺史负责各部(州)的监察。东汉时,刺史改为州牧。东汉末年,()开始成为郡以上的地方行政区,刺史也大多演化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A、路B、府C、州D、道

考题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设置刺史,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察举规定有六项范围,主要针对()。A、中央官B、地方豪强C、郡守D、及其地方豪强、郡守的子弟

考题 单选题西汉刺史制度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A “奉诏四条察州”B “奉诏五条察州”C “奉诏六条察州”D “奉诏七条察州”

考题 多选题魏晋南北朝官学教育制度呈现的新变化有()。A于太学之外创设了国子学B南朝出现了学馆这种新型教育机构C出现一批专科教育的教育机构D北魏正式确立了地方官学制度E北齐创立国子寺

考题 判断题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设置刺史,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分部巡行监察。刺举不法。西汉时刺史属于中央派往各地定期巡视监察的官员,还不是地方政府的首脑。A 对B 错

考题 填空题秦汉到隋代,大体实行“()”。汉袭秦制,但郡国并存。()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于()将全国的郡国分为十三刺史部(也称十三州),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端,十三州即()。这十三刺史部州属于监察性质,还不是行政区域。()形成州、郡、县三级政区。隋朝建立后,逐步改成()。

考题 单选题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A 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B 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C 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D 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考题 单选题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为加强对各郡的控制,始设十三部(州),设刺史负责各部(州)的监察。东汉时,刺史改为州牧。东汉末年,()开始成为郡以上的地方行政区,刺史也大多演化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A 路B 府C 州D 道

考题 多选题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设置刺史,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察举规定有六项范围,主要针对()。A中央官B地方豪强C郡守D及其地方豪强、郡守的子弟

考题 问答题王允曾任哪州刺史后才被招回京?

考题 单选题初创于南朝,后发展为南北朝时对州一级行政长官刺史行使监查的主要官员是()。A 中书舍人B 典签C 司隶校尉D 御史中丞

考题 单选题汉武帝时在全国设13刺史部(州),河北北部主要属于()A 冀州B 豫州C 青州D 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