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公司的统计员张某向市统计局报送某经济作物的年产量时,多报了500万元。市统计局在审核年报资料时发现了这一情况,遂认定其行为构成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去》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市统计局可以作出的处罚为()。

  • A、对该公司予以通报批评
  • B、对统计员王某给予罚款
  • C、对该公司给予罚款
  • D、对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给予罚款
  • E、对该公司予以警告

参考答案

更多 “某公司的统计员张某向市统计局报送某经济作物的年产量时,多报了500万元。市统计局在审核年报资料时发现了这一情况,遂认定其行为构成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去》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市统计局可以作出的处罚为()。A、对该公司予以通报批评B、对统计员王某给予罚款C、对该公司给予罚款D、对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给予罚款E、对该公司予以警告” 相关考题
考题 某公司的统计员王某经公司领导批准向市统计局报送企业年产值数据时,多报了200万元。市统计局在审核年报资料时发现了这一情况,遂认定其行为构成虚报统计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可以( )。A.对该公司予以通报批评B.对统计员王某给予罚款C.对该公司给予罚款D.对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给予罚款E.对该公司予以警告

考题 某县统计局在统计执法枪A巾发现某企业报送的劳动工资报表少报了20万元劳动工资,县统计局对该企业的统计员张某给予了一定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请问:(1)该企业的行为属于何种统计违法行为?(2)县统计局对统计员张某的罚款处罚是否正确?为什么?(3)若你认为对统计员张某的罚款处罚不正确,那么正确的处罚应该怎样?

考题 某市统计局高级统计师张某,欲调到税务局工作,此项调动应征得( )同意。A.国家统计局B.市统计局C.省统计局D.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考题 某公司2008年3月份未按时向该市统计局报送劳动工资报表,市统计局遂向该单位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要求该单位在3日内补报。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补报了劳动工资报表,该单位的行为属于( )。A.拒报统计资B.迟报统计资料C.屡次迟报统计资料D.不报统计资料

考题 某市统计局在年度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因统计人员的工作失误,某企业报送的上一年度的生产总值多报了170万元,因此认定该企业的这种行为是统计违法行为,对该企业给予了警告的处罚,对该企业的统计员给予了罚款的处罚。请问,①该企业的行为具体属于什么统计违法行为?为什么?②对该企业及其统计员的处罚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考题 某县统计局在统计执法枪A 巾发现某企业报送的劳动工资报表少报了万元劳动工资,县统计局对该企业的统计员张某给予了一定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请问: 该企业的行为属于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考题 县统计局对统计员张某的罚款处罚是否正确? 为什么?

考题 某单位的统计员张某向市统计局报送某经济作物的年产量时,多报了500万元。市统计局在审核年报资料时发现了这一情况,遂认定其行为构成虚报统计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市统计局可以作出( )的处罚。A.对该公司予以通报批评B.对统计员王某给予罚款C.对该公司给予罚款D.对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给予罚款E.对该公司予以警告

考题 某公司的统计员张某向市统计局报送某经济作物的年产量时,多报了500万元。市统计局在审核年报资料时发现了这一情况,遂认定其行为构成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去》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市统计局可以作出的处罚为( )。A.对该公司予以通报批评B.对统计员王某给予罚款C.对该公司给予罚款D.对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给予罚款E.对该公司予以警告

考题 某石灰厂统计员因生病于2009年8月份逾期未向市统计局报送劳动工资报表,市统计局遂向该单位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要求该单位在3日内补报。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补报了劳动:【资报表,该单位的行为属于( )行为。A.拒报统计资料B.迟报统计资料C.屡次迟报统计资料D.瞒报统计资料

考题 某市统计局副局长张某,欲调到税务局工作,此项调动应征得( )同意。A.国家统计局B.市统计局C.省统计局D.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考题 某企业逾期未向该市统计局报送该企业产值报表,市统计局向该企业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要求该企业在3日内补报。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如果该企业在3日内补报了产值报表,那么该单位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A.瞒报统计资料B.迟报统计资料C.屡次迟报统计资料D.拒报统计资料

考题 A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的过磅员姚某,在本公司向8钢材有限责任公司购买建筑钢筋的过程中,与钢材有限责任公司的业务员张某商量,在过磅时姚某多报钢筋重量,然后将多报钢材的钱款由姚某和张某平分。张某向本公司领导进行了汇报,钢材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安排张某答应姚某的要求。在买卖钢筋的过程中,姚某多报了15万元钢筋的重量,在房地产公司向钢材公司的账户上汇款后,张某将7.5万元交给姚某,而张某自己并没有在本公司多领任何钱款。问题:姚某、张某和钢材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构成何罪?

考题 某公司的统计员王某向市统计局报送企业年产值时,多报了200万元。市统计局在审核年报资料时发现了这一情况,遂认定其行为构成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41条的有关规定,市统计局可以做出( )的处理。A.对该公司予以通报B.对统计员王某给予罚款C.对该公司给予罚款D.对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给予罚款E.对该公司予以警告

考题 某县统计局人口统计科电话催要报表时,因与县计生委统计员陈某发生口角,陈某遂表示不给县统计局报送报表。报表期满后,县计生委也未向统计局报送人口统计报表。县计生委的行为( )。

考题 根据下述资料请回答第 84~85 题某企业逾期未向该市统计局报送该企业产值报表,市统计局向该企业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要求该企业在3日内补报。第 84 题 如果该企业在3日内补报了产值报表,那么该单位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

考题 某公司的统计员王某向市统计局报送企业年产值时,多报了200万元。市统计局在审核年报资料时发现了这一情况,遂认定其行为构成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41条的有关规定,市统计局可以做出()的处理。A、A该公司予以通报B、A统计员王某给予罚款C、A该公司给予罚款D、A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给予罚款E、A该公司予以警告

考题 某单位的统计员张某向市统计局报送某经济作物的年产量时,多报了500万元。市统计局在审核年报资料时发现了这一情况,遂认定其行为构成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市统计局可以作出()的处罚。A、对该公司予以通报批评B、对统计员王某给予罚款C、对该公司给予罚款D、对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给予罚款E、对该公司予以警告

考题 某市统计局的统计师张某,欲调到计生办工作,在调动过程中,应征得()同意。A、国家统计局B、市统计局C、省统计局D、市人民政府

考题 某企业逾期未向区统计局报送劳动工资报表,区统计局向该企业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要求该企业在3日内补报。 如果该企业在3日内补报了劳动工资报表,那么该企业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考题 某企业逾期未向该市统计局报送该企业产值报表,市统计局向该企业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要求该企业在3日内补报。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如果该企业在3日内补报了产值报表,那么该单位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A、瞒报统计资料B、迟报统计资料C、屡次迟报统计资料D、拒报统计资料

考题 某公司2013年2月份逾期未向市统计局报送劳动工资报表,市统计局遂向该单位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要求该单位在3日内补报。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补报了劳动工资报表,该单位的统计违法行为属于()。A、拒绝提供统计资料B、迟报统计资料C、拒绝统计调查D、经催报后方补报统计资料

考题 单选题某县统计局人口统计科电话催要报表时,因与县计生委统计员陈某发生口角,陈某遂表示不给县统计局报送报表。报表期满后,县计生委也未向统计局报送人口统计报表。县计生委的行为()。A 不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B 属于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C 可以按拒报统计资料论处D 属于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考题 单选题某县统计局劳动工资科电话催要报表时,因与县邮电局统计员陈某发生口角,陈某遂表示不给县统计局报送报表。报表期满后,县邮电局也未向县统计局报送劳动工资报表。县邮电局的行为()。A 不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B 属于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C 可以按拒报统计资料论处D 属于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考题 问答题某企业逾期未向区统计局报送劳动工资报表,区统计局向该企业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要求该企业在3日内补报。 如果该企业在3日内补报了劳动工资报表,那么该企业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考题 多选题某公司的统计员王某向市统计局报送企业年产值时,多报了200万元。市统计局在审核年报资料时发现了这一情况,遂认定其行为构成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41条的有关规定,市统计局可以做出()的处理A对该公司予以通报B对统计员王某给予罚款C对该公司给予罚款D对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给予罚款E对该公司予以警告

考题 单选题某石灰厂统计员因生病于2009年8月份逾期未向市统计局报送劳动工资报表,市统计局遂向该单位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要求该单位在3日内补报。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仍然没有报送劳动工资报表,该单位的行为属于()行为。A 拒报统计资料B 迟报统计资料C 屡次迟报统计资料D 漏报统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