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设置两道纵向水密隔壁的矩形液体舱,其自由液面面积惯性矩等于不设置纵向水密隔壁液体舱的()。
A

1/3

B

3/4

C

1/9

D

8/9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设置两道纵向水密隔壁的矩形液体舱,其自由液面面积惯性矩等于不设置纵向水密隔壁液体舱的()。A 1/3B 3/4C 1/9D 8/9” 相关考题
考题 矩形液舱用纵向水密舱壁从中间一分为二,分隔后自由液面对初稳性高度的影响是不设纵舱壁时的______。A.1/2B.1/4C.1/6D.1/9

考题 油船设置纵向水密舱壁的目的是______。A.提高纵向强度B.分隔舱室C.提高局部强度D.减少自由液面影响

考题 为了减少自由液面的影响,可以通过在液舱内_______的办法来减少液面惯性矩值。A.设置若干水密横舱壁B.设置若干水密纵舱壁C.压载液体D.减少液体

考题 为了减少自由液面的影响,可以通过在液体舱内______的办法来减少其对稳性的不利影响。A.设置若干横隔壁B.设置若干纵隔壁C.压载液体D.减少液体

考题 为了减少自由液面的影响,可以通过在液体舱内______的办法来减少面积惯性矩值。A.设置若干水密壁B.设置若干纵隔壁C.压载液体D.减少液体

考题 ()舱壁是设于液舱内的纵向舱壁,主要用来减小自由液面的影响,但与水密纵舱壁不同,其上开有气孔、油水孔和减轻孔。A、液体舱壁B、制荡舱壁C、防火舱壁

考题 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少自由液面对船舶稳性的影响。A、水密纵舱壁B、水密横舱壁C、纵舱壁D、横舱壁

考题 油船一般都设有纵向水密舱壁,其设置纵向水密舱壁的目的是()A、提高纵向强度B、分隔舱室C、提高局部强度D、减少自由液面影响

考题 液体舱壁是指()A、双层底舱的隔壁B、两液舱之间的隔壁C、水密舱室之间的隔壁D、双层舷侧的内壁

考题 油轮设置纵向水密舱壁的目的是提高局部强度。

考题 判断题油轮设置纵向水密舱壁的目的是提高局部强度。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下列有关水密舱壁设置要求描述正确的是()。 Ⅰ水密防撞舱壁应通至干舷甲板; Ⅱ水密尾尖舱舱壁应通至舱壁甲板; Ⅲ机舱位于船中部时,其前后端均应设置水密舱壁。A Ⅰ、Ⅱ、ⅢB Ⅰ、ⅡC Ⅰ、ⅢD Ⅱ、Ⅲ

考题 单选题油船设置纵向水密舱壁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纵向强度B 分隔舱室,方便装卸C 提高局部强度D 减少自由液面影响

考题 单选题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少自由液面对船舶稳性的影响。A 水密纵舱壁B 水密横舱壁C 纵舱壁D 横舱壁

考题 单选题仅在油船上设置而一般货船上不设置的舱壁是:()A 液体舱壁B 水密纵舱壁C 防火舱壁D 制荡舱壁

考题 单选题为了减少自由液面的影响,可以通过在液舱内()的办法来减少其面积惯性矩值。A 增加液体B 减少液体C 设置若干水密纵舱壁D 设置若干水密横舱壁

考题 单选题油轮设置纵向水密舱壁的目的是()。A 提高纵向强度B 分隔舱室C 提高局部强度D 减少自由液面影响

考题 单选题设置两道纵向水密隔壁的液体舱,其自由液面面积惯性距等于不设置纵向水密隔壁液体舱的()。A 1/3B 3/4C 1/9D 8/9

考题 单选题设置一道纵向水密隔壁的液体舱,其自由液面面积惯性距等于不设置纵向水密隔壁液体舱的()。A 1/4B 1/9C 1/16D 3/4

考题 单选题等间距设置一道纵向水密隔壁的矩形液体舱,其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值降至()。A 1/4B 1/9C 1/16D 3/4

考题 单选题矩形液舱用纵向水密舱壁从中间一分为二,分隔后自由液面对初稳性高度的影响是不设纵舱壁时的()。A 1/2B 1/4C 1/6D 1/9

考题 单选题设置一道纵向水密隔壁的液体舱,其自由液面面积惯性矩为不设置纵向水密隔壁液体舱的()。A 1/4B 1/9C 1/16D 3/4

考题 单选题设置两道纵向水密隔壁的液体舱,其自由液面面积惯性矩为不设置纵向水密隔壁液体舱的()。A 1/3B 3/4C 1/9D 8/9

考题 单选题油船一般都设有纵向水密舱壁,其设置纵向水密舱壁的目的是()A 提高纵向强度B 分隔舱室C 提高局部强度D 减少自由液面影响

考题 单选题为了减少自由液面对散装谷物船稳性的影响,其办法有()。A 在货舱内设置纵向隔壁B 在货舱内设置散装谷物捆包C 将部分装载舱安排在较狭窄的谷物舱内D 以上都是

考题 单选题液体舱壁是指()A 双层底舱的隔壁B 两液舱之间的隔壁C 水密舱室之间的隔壁D 双层舷侧的内壁

考题 单选题某船一矩形液面的液舱存有自由液面,该舱长13.87m,宽12m,舱内液体的密度为0.96g/cm3,有一道等间距的纵向隔壁,船舶排水量为7096t,则该液舱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减小值为()m。A 0.05B 0.07C 0.11D 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