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的DVT)的患者,约半数以上无自觉症状和明显体征,此时依据双侧下肢周径的测量结果来评价,双侧相差多少即可考虑有临床意义

A.>0.5cm

B.>0.2cm

C.>0.8cm

D.>1.0cm

E.>1.5cm


参考答案

更多 “ 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的DVT)的患者,约半数以上无自觉症状和明显体征,此时依据双侧下肢周径的测量结果来评价,双侧相差多少即可考虑有临床意义A.>0.5cmB.>0.2cmC.>0.8cmD.>1.0cmE.>1.5cm ” 相关考题
考题 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应避免() A.关节被动运动B.气压泵治疗C.下肢静脉穿刺D.每天观察双下肢,比较测量双侧的周径

考题 患者,男,40岁。左胫骨骨折术后3周出现下肢肿胀,股三角区疼痛。查体:左下肢明显肿胀,皮温升高,左侧股三角区压痛。最可能的诊断是A、髂一股静脉血栓形成B、股静脉血栓形成C、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D、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E、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考题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约半数以上无自觉症状和明显体征,此时依据双侧下肢周径的测量结果来评价,双侧相差多少即可考虑有临床意义( )。A.0.2cmB.0.5cmC.0.8cmD.1.0cmE.1.5cm

考题 下肢的DVT的患者,约半数以上无自觉症状和明显体征,肢周径的测量结果双侧相差多少即可考虑有临床意义( )A.>0.3cmB.>0.4cmC.>0.7cmD.>1.OcmE.>1.6cm

考题 深静脉血栓形成一般要测量双下肢的周径,大腿的测量点在髌骨上缘15cm,一般双侧相差多少才有临床意义A、2.0cmB、0.5cmC、2.5cmD、1.OcmE、1.5cm

考题 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错误的是(( )A、下肢制动避免血栓脱落B、避免患肢静脉输液C、抬高患肢D、每天测量下肢围度E、观察足背动脉搏动

考题 孕妇,妊娠30周,因重度子痫前期住院治疗,主诉左侧小腿疼痛,检查发现左侧小腿较右侧稍粗,双侧皮温、皮色无明显差异,双下肢均水肿(++)。该患者双下肢表现不对称性水肿,其原因可能是( )A、坐骨神经性疼痛B、下肢深静脉血栓C、心功能不全D、肾功能不全E、低蛋白血症F、肝功能异常为进一步明确患者是否为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要评估的内容有( )A、双侧膝腱反射B、双侧小腿腿围C、双侧大腿腿围D、双侧腓肠肌Horman征E、双侧巴宾斯基征F、双侧下肢肌力提示:通过评估,该患者左侧小腿围和大腿围分别为37cm和51cm,右侧小腿围和大腿围分别为40cm和53cm,右侧Horman征阳性。关于对该患者的评估及测量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腿围测量的是髌骨下缘10cm处的小腿周径B、双侧腿围相差大于1cm为阳性C、大腿围测量的是髌骨上缘15cm处的大腿周径D、选择患者在双下肢伸直、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测量E、为明确诊断,可进行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检查F、为明确诊断,需测定凝血功能提示:该患者经超声检查后,确诊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关于患侧下肢的护理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患肢抬高30°左右B、下肢按摩,预防再发血栓C、卧床4周D、使用下肢梯度压力泵预防血栓E、遵医嘱使用抗凝剂F、可进行下肢主动、被动练习关于患者健侧下肢的护理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抬高30°左右B、下肢按摩,预防发生血栓C、可进行下肢主动、被动肌肉训练D、使用下肢梯度压力泵预防血栓E、观察有无血栓发生的表现F、健肢制动

考题 99mTC-MAA下肢深静脉显像的临床意义主要是( )A.诊断大隐静脉曲张B.诊断下肢浅静脉炎C.诊断下肢深静脉有无侧支循环的建立D.诊断下肢深静脉有无梗阻E.急性深静脉血栓(DVT)

考题 关于术后血栓栓塞,哪些正确 A、深静脉血栓形成所致的肺栓塞是主要致死原因B、髋部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达45%~70%C、深静脉血栓85%来自于下肢D、大部分患者有临床症状E、最早的体征为局部皮温增高

考题 90mTCBMAA下肢深静脉显像的临床意义主要是( )A、诊断大隐静脉曲张B、诊断下肢浅静脉炎C、下肢深静脉有无侧支循环的建立D、下肢深静脉有无梗阻E、急性深静脉血栓(DVT)

考题 发生致死性肺栓塞症中,约70%患者无典型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

考题 肺栓塞不包括()A、PTE(肺血栓栓塞症)B、脂肪栓塞综合征C、羊水栓塞D、空气栓塞E、DVT(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考题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出现的症状是()

考题 多选题90mTCBMAA下肢深静脉显像的临床意义主要是( )A诊断大隐静脉曲张B诊断下肢浅静脉炎C下肢深静脉有无侧支循环的建立D下肢深静脉有无梗阻E急性深静脉血栓(DVT)

考题 单选题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的DVT)的患者,约半数以上无自觉症状和明显体征,此时依据下肢周径的测量结果来评价,双侧相差多少即可考虑有临床意义()A 0.2cmB 0.5cmC 0.8cmD 1.0cmE 1.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