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以下是两位教师用“一起”造句的两种不同设计:设计一:(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指名交流。设计二:(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小组长组织交流各人 的句子。选出最佳句子;(4)小组内修改、练说最佳句子,准备参加班级交流;(5)各小组汇报交流.评出最佳句子。问题:试从学生参与、学习方式转变、语言发展等方面综合评述。


参考答案

更多 “ 以下是两位教师用“一起”造句的两种不同设计:设计一:(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指名交流。设计二:(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小组长组织交流各人 的句子。选出最佳句子;(4)小组内修改、练说最佳句子,准备参加班级交流;(5)各小组汇报交流.评出最佳句子。问题:试从学生参与、学习方式转变、语言发展等方面综合评述。 ” 相关考题
考题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2题:以下是两位教师用“一起”造句的两种不同设计:设计一:(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指名交流设计二:(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小组长组织交流人的句子,选出最佳句子(4)小组内修改,练说最佳句子,准备参加班级交流(5)各小组汇报交流,评出最佳句子你认为哪种教学设计更好?( )A.设计一B.设计二

考题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用中文作答。 以下是两位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 Teacher 1 Step 4: Homework 1. Write new words and phrases on the notebook. 2. Finish exercise 3 on Page 21. (Text book) 3. Finish exercises on Page 20-24. (Exercise book) Teacher 2 Step 4: Homework 1. Find some relative information about today's lesson on the Interact. 2. Share your findings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and present to the whole students next class. 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面3个问题。 (1)分析两位教师布置作业的特点,并指出其不足之处。(10分) (2)教师的作业设计有哪些注意事项。(至少从四个方面)(12分) (3)列举几种常见的英语作业形式。(8分)

考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有两位化学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学生实际,分 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 教师甲:为学生创设一个个具体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逐一解决问题。 教师乙:以实验为基础,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1)请指出上述两位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加以分析与评价。 (2)简述采用“教师乙”的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考题 案例: 小刘老师和蒋老师分别对水平四,初中一年级,分腿腾跃跳山羊授课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小刘老师将分腿腾跃跳山羊教学内容设计为5课时的单元教学.对第2课时的分腿腾跃的教学过程设计是: (1)引导练习,分组进行助跑、踏跳、提臀、分腿动作练习; (2)示范完整动作,借助大屏幕展示出动作图解并进行动作要领和保护与帮助方法的讲解; (3)分组练习分腿过山羊动作; (4)G秀学生技能展示; (5)分组练习,巩固提高技术动作。 蒋老师对分腿腾跃跳山羊教学内容设计为3课时单元教学.对第2课时的分腿腾跃的教学过程设计为: (1)分组练习,助跑2~3步,支撑提臀、分腿动作; (2)示范讲解踏跳,顶肩屈髋,提臀分腿,回落动作,并分组进行练习; (3)优秀生示范; (4)结合动作挂图,讲解示范分腿腾跃跳山羊动作要领; (5)分组练习,两人保护与帮助,一人练习; (6)选择高度,自由分组进行练习。 问题: (1)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两位老师教学设计的不同之处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考题 案例: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发展学生推理能力、几何直观能力等,在一节习题课上,甲、乙两位教师各设计了一道典型例题。 【教师甲】 如图1,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中,E为AD边上一点(不同于A、D),连接CE。在该正方形边上选取点F,连接DF,使DF=CE。请解答下面的问题: (1)满足条件的线段DF有几条? (2)根据(1)的结论,分别判断DF与CE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教师乙】 如图2,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AD、AB边上的点(点E、F均不与正方形顶点重合),且AE=BF,CE、DF相交于点M。证明: (1)DF=CE; (2)DF⊥CE。 问题: (1)分析两位教师例题设计的各自特点。(10分) (2)直接写出教师甲的例题中两个问题的结论(不必证明)。(4分) (3)结合两位教师设计的例题,你还能启发学生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写出至少两个问题)(6分)

考题 21、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必须设计出与以往不同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考题 73、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必须设计出与以往不同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考题 5、下列不属于句子教学设计的重点的是()。A.句意简单、结构熟悉的句子B.表现文章中心有较大作用的句子C.含义深刻的句子D.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难以理解的句子

考题 10、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教师和孩子一起表演可以督促幼儿尽快完成排练任务B.教师和孩子一起表演能起到示范作用C.教师和孩子一起表演有利于更快完成教学进度D.教师和孩子一起表演便于启发和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