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变坡点处相邻纵坡代数差的绝对值为4%,竖曲线长度为120m,则竖曲线半径为()。

A、4800m

B、3000m

C、4200m

D、1600m


参考答案

更多 “ 某变坡点处相邻纵坡代数差的绝对值为4%,竖曲线长度为120m,则竖曲线半径为()。 A、4800mB、3000mC、4200mD、1600m ” 相关考题
考题 当变坡点相邻两纵坡坡度的代数差为“-”时,竖曲线为()。A、凹曲线B、缓和曲线C、圆曲线D、凸曲线

考题 设R和L分别为竖曲线半径和长度,ω为相邻纵坡代数差的绝对值,则正确的关系式是() A、L=R+ωB、L=R-ωC、L=RωD、L=R/ω

考题 道路纵断面上某一变坡点处:i1=4%、i2=2%,那么这个变坡点处应该设置的竖曲线为()。A.凹形竖曲线B.凸形竖曲线C.缓和曲线D.圆曲线

考题 已知某路段中有一变坡点桩号为K14+440,高程为46.770米,其相邻坡段的纵坡分别为-3.38%和+2.06%。为保证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变坡点处的路基设计标高不得低于49.060米。试进行: (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应为多少米(取百米的整数倍数)? (2)用确定的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起点、终点及K14+400、K14+500点的设计高程。

考题 某公路纵断面有变坡点,其桩号里程为K2+850.00,高程为132.60m,变坡点前后的纵坡分别为i1=-4.2%,i2=2.5%,变坡点处的竖曲线半径取R=5000m。 (1)判断竖曲线凸、凹性,并计算竖曲线切线长L、切线T、外距E;(4分) (2)计算竖曲线起终点桩号及设计高程;(4分) (3)计算K2+750.00、K3+000.00的设计高程。(4分)

考题 某转坡点处坡度角ω为8%,竖曲线半径R为3000m,则竖曲线的外距E为()。A.2.4mB.2mC.4.8mD.3.8m

考题 某转坡点处坡度角ω为6%,竖曲线半径为2000m,变坡点桩号为K1+200,则该竖曲线起点桩号为()。A.K1+260B.K1+140C.K1+080D.K1+320

考题 某公路纵断面有变坡点,其桩号里程为K13+050,高程为56.710m,变坡点前后的纵坡分别为i1=-3.61%,i2=2.04%。为保证路基最小填土高度,变坡点处的路基设计高程不得低于58.500m。试进行: (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应为多少米(取百米整数倍数);(4分) (2)判断竖曲线凸、凹性,并用确定的竖曲线半径计算曲线长L、切线T、外距E;(4分) (3)计算竖曲线起终点桩号和设计高程。(4分)

考题 某三级公路两相邻纵坡段i1= -2.5%,i2=1.5%,变坡点处的桩号为K4+240,标高为154.00m ,由于受地形限制,曲线中点处的标高要求不低于154.30米,且不高于154.40米。 (1)试确定此竖曲线的半径。 (2)若桩距为20米,试计算竖曲线上各点的设计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