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抗震规范规定了框架梁截面底面和顶面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比值,以下理由中何项不妥:()。

A.增加承受负弯矩时的截面塑性转动能力

B.强烈地震下梁端截面除了出现负弯矩外也有可能出现较大的正弯矩

C.增加钢筋骨架的刚度

D.防止梁底出现正弯矩时截面底部钢筋的过早屈服


参考答案

更多 “ 抗震规范规定了框架梁截面底面和顶面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比值,以下理由中何项不妥:()。 A.增加承受负弯矩时的截面塑性转动能力B.强烈地震下梁端截面除了出现负弯矩外也有可能出现较大的正弯矩C.增加钢筋骨架的刚度D.防止梁底出现正弯矩时截面底部钢筋的过早屈服 ” 相关考题
考题 抗震设计时,一级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面与顶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不应小于()。 A、0.6;B、0.5;C、0.4;D、0.3。

考题 框架梁底面与顶面纵筋比值对梁的变形能力基本没有影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假定,框架梁KL1的截面尺寸为350mm×800mm,,框架支座截面处梁底配有620的受压钢筋,梁顶面受拉钢筋可按需配置且满足规范最大配筋率限值要求。试问,考虑受压区受力钢筋作用时,KL1支座处正截面最大抗震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1252 B.1510 C.1670 D.2010

考题 某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层结构计算高度均为6m,平面布置如图2-18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 假定,现浇框架梁KL1的截面尺寸b×h=600mm×1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梁端底面实配纵向受力钢筋面积A's=4418mm2,梁端顶面实配纵向受力钢筋面积As=7592mm2,h0=1120mm,a's=45mm,ξb=0.55。试问,考虑受压区受力钢筋作用,梁端承受负弯矩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300 B.2700 C.3200 D.3900

考题 题1~4:某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层结构计算高度均为6m,平面布置如图3-1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 假定,现浇框架梁的截面尺寸b×h=600mm×1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梁端底面实配纵向受力钢筋面积A8'=4418mm2,梁端顶面实配纵向受力钢筋面积A8=7592mm2,h0=l120mm,α8’=45mm,ξb=0.55。试问,考虑受压区受力钢筋作用,梁端承受负弯矩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300 (B)2700 (C)3200 (D)3900

考题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些主张,其中何项不正确? (A)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梁柱节点,一般不需进行节点区轴压比验算 (B)当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组合时,偏心受拉柱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为1.0 (C)框架梁内贯通矩形截面中柱的每根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 不宜大于框架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 (D)—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截面弯矩设计值应按墙肢组合弯矩计算值的1.2倍采用

考题 《规范》规定了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且截面一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____%。A.0.15B.0.2C.0.5D.0.55

考题 保证梁端截面具有足够延性的措施A.控制梁端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B.控制纵向钢筋的配筋率C.控制底面与顶面纵筋的比值D.箍筋加密

考题 3.中性轴是梁的()的交线。 (A)纵向对称面与横截面; (B)纵向对称面与中性面; (C)横截面与中性层; (D)横截面与顶面或底面。A.(A)纵向对称面与横截面;B.(B)纵向对称面与中性面;C.(C)横截面与中性层;D.(D)横截面与顶面或底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