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A图中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将接口a和b连接,可观察到,仅有下面玻璃管内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上面玻璃管内无明显现象产生。据此说明;①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_________________;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显_________________性物质。
(3)已知:①CaCO3+CO2+H2O = Ca(HCO3)2;②Ca(HCO3)2 易溶于水,能与澄清石灰水或碳酸钠溶液反应都生成碳酸钙沉淀,也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将接口a和c连接,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后,将试管静置后固液分离,则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CaCO3 + 2HCl == CaCl2 + 2H2O + CO2↑;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2)①大;②酸。
(3)Ca(OH)2、Ca(HCO3)2;盐酸;放出气体;Ca(HCO3)2(合理答案即可)
更多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A图中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将接口a和b连接,可观察到,仅有下面玻璃管内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上面玻璃管内无明显现象产生。据此说明;①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_________________;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显_________________性物质。 (3)已知:①CaCO3+CO2+H2O = Ca(HCO3)2;②Ca(HCO3)2 易溶于水,能与澄清石灰水或碳酸钠溶液反应都生成碳酸钙沉淀,也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将接口a和c连接,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后,将试管静置后固液分离,则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 ” 相关考题
考题 请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45~49 题A.中药人才B.其他药学人才C.两者均需D.两者均不需第 45 题 需要学习化学、生物学、数学等基础专业知识( )

考题 回答下列各问题氨苄西林的化学结构是 ( )

考题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化学学习的基础。概念是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在化学学科中,物质及其变化本质属性的反应就是化学概念。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学科中较为基础的、有广泛应用的化学概念。化学基本原理是物质及其变化的内在规律的反映,它能把零散的化学知识按内在的规律进行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也能使人们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化学概念和原理的教学适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2)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化学教学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考题 用集气瓶可完成多种实验。请根据如下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装置Ⅰ完成的实验是( ),实验装置Ⅱ的集气瓶中装入的试剂是( )。 (2)实验装置Ⅰ还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 ),用实验装置Ⅲ收集该气体,其中水的作用是( );实验装置Ⅳ的集气瓶中预先加入了少量水,其作用是( )。 (3)通过Ⅳ、Ⅴ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出两点即可) ①( ) ②( )。

考题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根据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学习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探究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教师在实施探究教学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考题 某化学老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利用图6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 (2)请分析和诊断各个选项解答的错误原因。 (3)如果你要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②重视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③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④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材料二某教师用青霉素药品小瓶和注射器设计了制备二氧化硫气体的实验装置(见示意图2),用注射器将稀硫酸注入盛有亚硫酸钠固体的小瓶,片刻即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问题: (1)请各举一例说明化学实验的四个教学功能。(10分) (2)材料二的实验设计有哪些优点?(3分)

考题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实验化学”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该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3)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得到哪些发展

考题 下列属于化学实验的认识功能的是(  )。A、能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 B、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C、能为学生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 D、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考题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 素材1 下面是某教师对“防止气体倒吸”实验装置的改进。 图1是改进的“防止气体倒吸”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照图1装好装置。 第二步:实验操作及现象。将球形干燥管下端浸入CCl4层,持续通入氨气,滴有酚酞的水层逐渐变红(无倒吸现象),将球形干燥管下端提取,浸入水层,大量无色的水溶液瞬间倒吸至干燥管球形部,水面随即回落,再将干燥管下端浸入CCl4层,倒吸立即停止,重复操作几次,现象十分明显。 素材2 下表是某地区中学学生、化学教师对“化学新课程实施中作业存在问题”的调查统计。 根据上述素材,简要回答下述问题:? (1)素材1中改进的化学实验装置有哪些优点?? (2)分析素材2,谈谈本地区化学新课程实施中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提出改进该地区新课程实施中作业现状的对策。

考题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有这样的表述: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实验有哪些主要教学功能 (2)化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化学实验开展教学

考题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的正确答案是____________。 (2)如果你要讲解本题,请写出你的正确解题思路。 (3)请对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

考题 据图回答: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 较A装置和B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

考题 元素化学知识是高中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元素化学知识比较零散,若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事倍功半,易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综上所述,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述开展元素化学知识教学的主要教学策略。 (2)请以“二氧化硫”为例,简要说明如何开展元素化学知识教学。

考题 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是高中阶段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篇,生活中对于钠的相关应用也极为广泛。 请结合化学相关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元素化合物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策略。 (2)请以钠与水的反应为例,说明如何采用观察、实验和思考等多种感官相结合的学习策略学习钠和水这一化学反应。

考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装置D中的溶液为浓硫酸。实验测得洗气前装置D的总质量为m1g,洗气后装置D的总质量为m2g,产生氮气的体积为V L。某同学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明显小于理论值。经过小组分析、讨论,明确其中的原因并制订两种新的方案。 方案一:不改变原有实验装置,改为测量另一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及生成氮气的体积.得 出了合理的实验结果。该装置为________。(填写“A”“B”“C”或“D”) 方案二: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在装置C与装置D间增加了一个实验装置,重新实验。根据实验前后该装置的质量变化及生成氮气的体积,得出了合理的实验结果。该装置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的横线处应该填什么 (2)通过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请你谈谈如何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考题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论性知识.它是已经剥离了现象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化学教育理论研究方法指导并促进化学概念的学习与教学研究。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举例说明一个化学概念需要哪些基本要素。 (2)试说明如何让学生形成一个化学概念。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表征方式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常称为三重表征。运用三重表征认识方式学习化学,首先要从宏观上感知化学现象,然后要从微观上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再以化学独特的符号系统来表示产生宏观现象的微观原因的本质,三者之间有机结合,可以促进化学的有效学习。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的组成”为例,解释三重表征。 (2)简述采用三重表征认知方式进行化学教学有哪些优点。

考题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化学课程体系应适应不同发展需要和不同志趣的学生的需要,教科书编写时要充分体现这一课程改革的理念。必修课程模块要为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后续化学课程模块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选修模块的编写要从不同的角度组织内容,为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基础。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设计《化学与生活》模块可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6分) (2)试根据《化学与生活》模块特点,选择合适的化学教学策略。(6分)

考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请你根据图示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电源开关,可观察到白磷( ),白磷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 ); (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考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 B.通过典型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变化规律 C.通过详细讲述实验和教师演示取代学生实验 D.利用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考题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化学课程体系应适应不同发展需要和不同志趣学生的需要,教科书编写时要充分体现这一课程改革的理念。选修课程模块要为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后续化学课程模块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选修模块的编写要从不同的角度组织内容,为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基础。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设计《化学与生活》模块可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 (2)试根据《化学与生活》模块特点,选择适合的化学教学策略?

考题 问答题《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试回答《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考题 问答题《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化学课程体系应适应不同发展需要和不同志趣学生的需要,教科书编写时要充分体现这一课程改革的理念。选修课程模块要为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后续化学课程模块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选修模块的编写要从不同的角度组织内容,为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基础。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设计《化学与生活》模块可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 (2)试根据《化学与生活》模块特点,选择适合的化学教学策略?

考题 单选题在化学课程中重视学生()的形成,是精简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A 化学学习习惯B 化学科学素养C 化学实验技能D 化学思考习惯

考题 问答题《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请列举初中化学3个最基础的化学知识。(2)请列举3个初中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化学技能。(3)请列举中学化学中3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考题 问答题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问题: (1)请列举初中化学3个最基础的化学实验。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简要说明过滤应注意的问题。 (3)除了过滤之外,请列举初中化学3个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考题 单选题下列属于化学实验的认识功能的是()。A 能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景B 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C 能为学生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D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