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一单层平面框架(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4条的简化规则,计算在四种工况下柱脚A处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m。

A. 255.3
B. 239.2
C. 228
D. 210.3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4条,荷载效应组合的没计值分别为:
当属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A=1.2×50+0.9×(1.4×30+1.4×60+1.4×65)=255.3kN·m>210.3kN·m;
当属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A=1.35×50+1.4×0.7×30+1.4×0.7×60+1.4×0.6×65=210.3kN·m。
与不采用简化规则算得的MA=239.2kN·m相比较,可知采用简化规则算得的MA=255.3kN·m要大于前者。
更多 “一单层平面框架(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4条的简化规则,计算在四种工况下柱脚A处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m。 A. 255.3 B. 239.2 C. 228 D. 210.3 ” 相关考题
考题 一计算跨度为4m的简支梁,梁上作用有恒荷载标准值(包括自重)15kN/m,活荷载标准值5kN/m,其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为: A. 50kN ? m B. 50. 3kN ? m C. 100kN ? m D. 100. 6kN ? m

考题 一单层平面框架(见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1.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Dqk=30kN·m,则D点的弯矩设计值MD最接近于(  )kN·m。 A. 130 B. 102 C. 96.9 D. 95

考题 一单层平面框架(见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现尚需计及如图所示由风荷载产生的D点弯矩标准值MDwk=25kN·m,由此算得D点组合后的弯矩设计值MD最接近于(  )kN·m。(不采用简化规则) A. 117.9 B. 123.0 C. 124.4 D. 140.0

考题 假定,框架中间层边框架节点如图所示。梁端A处由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G=-135kN·m,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E=±130kN·m,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w=±80kN·m。试问,框架梁端(A—A处)在考虑弯矩调幅后(调幅系数0.85),地震设计状况下梁顶最不利组合弯矩设计值MA(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50 B.310 C.350 D.440

考题 一单层平面框架(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Dgk=30kN·m,则D点的弯矩设计值MD,最接近于( )kN·m。 A. 130 B. 102 C. 96.9 D. 95

考题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2014年真题] 6.假定,框架中间层边框架节点如图6-3所示。梁端A处由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G=-135kN·m,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E=±130kN·m,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w=±80kN·m。试问,框架梁端(A—A处)在考虑弯矩调幅后(调幅系数0.85),地震设计状况下梁顶最不利组合弯矩设计值MA(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50 B. 310 C. 350 D. 440

考题 一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Agk=50kN·m、MAqk=30kN·m、MAck=60kN·m(见图6-28(a)、(b)、(c)),M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标准值MAwk=65kN·m(见图)。 1.由桁架上永久荷载、活荷载和吊车荷载产生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160.8 B. 166 C. 173.4 D. 180

考题 一展览厅的圆弧形静定三铰拱,其跨度ι=25m,矢高f=4m(图),在C、D、E处均作用着两个集中荷载Pgk及Pqk,即一是由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拱顶集中荷载Pgk=100kN,另一是由拱面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拱顶集中荷载Pqk=50kN, 由此算得该拱底部拉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NA=( )kN。 A. 495.8 B. 560.55 C. 585.25 D. 593.75

考题 一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Agk=50kN·m、MAqk=30kN·m、MAck=60kN·m(见图6-28(a)、(b)、(c)),M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标准值MAwk=65kN·m(见图)。 3.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计算在四种荷载下柱脚A处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m。 A. 255.3 B. 239.2 C. 228 D. 210.3

考题 一单层平面框架(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还需考虑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由桁架上永久荷载和三种可变荷载确定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215.4 B. 228 C. 230 D. 239.2

考题 一单层平面框架(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由桁架上永久荷载、活荷载和吊车荷载产生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160.8 B. 166 C. 173.4 D. 180

考题 一展览厅的圆弧形静定三铰拱,其跨度l=25m,矢高f=4m(见图),在C、D、E处均作用着两个集中荷载Pgk及Pqk,即一是由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拱顶集中荷载Pgk=100kN,另一是由拱面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拱顶集中荷载Pqk=50kN,由此算得该拱底部拉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NA=(  )kN。 A. 495.8 B. 560.55 C. 585.25 D. 593.75

考题 一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Agk=50kN·m、MAqk=30kN·m、MAck=60kN·m(见图6-28(a)、(b)、(c)),M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标准值MAwk=65kN·m(见图)。 2.还需考虑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由桁架上永久荷载和三种可变荷载确定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215.4 B. 228 C. 230 D. 239.2

考题 一单层平面框架(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现尚需计及如图所示由风荷载产生的D点弯矩标准值MDwk=25kN·m,由此算得D点组合后的弯矩设计值MD最接近于( )kN·m。(不采用简化规则) A. 117.9 B. 123.0 C. 124.4 D. 140.0

考题 一商店的单层平面框架,如图所示。 在(1)的单层平面框架中,除由竖向均布荷载gk及qk产生的D点弯矩标准值MDgk=50kN·m及MDqk=30kN·m外,现尚需计及如图6-33所示由风荷载产生的D点弯距标准值MDwk=25kN·m,由此算得D点在上述三种工况组合后的弯矩设计值MD=(  )kN·m。 提示: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A.117.9 B.123.0 C.124.4 D.140.0

考题 一商店的单层平面框架,如图所示。 在(1)的单层框架中,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柱顶D点轴向压力标准值NDgk=100kN,屋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压力标准值NDqk=60kN,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压力标准值NDwk=30kN(见图6-40),由此算得在上述三种工况组合后的柱顶D点轴向压力设计值ND=(  )kN。 A.229.2 B.220.8 C.210.5 D.200.3

考题 一机械加车间的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Agk=50kN·m、MAqk=30kN·m、MAck=60kN·m(图a、b、c),M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 .考虑到图(d)所示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标准值MAwk=65kN·m。由此可算得上述三种可变荷载的效应组合,然后确定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  )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215.4 B. 228.0 C. 230.0 D. 239.2

考题 一档案库的楼面悬臂梁如图所示,其悬挑计算跨度l0=5m,该梁上由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线荷载gk=30kN/m,由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线荷载qk=2.0kN/m,由此算得该梁的梁端B的弯矩设计值MB=(  )kN·m。 A.520 B.537.75 C.580 D.590

考题 一机械加车间的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Agk=50kN·m、MAqk=30kN·m、MAck=60kN·m(图a、b、c),M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 计算上述二种可变荷载的效应组合,确定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  )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A. 160.8 B. 166.0 C. 173.4 D. 180.0

考题 一商店的单层平面框架,如图所示。 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Dqk=30kN·m,由此可算得上述两种情况D点的弯矩设计值MD=(  )kN·m。A.130 B.102 C.96.9 D.95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梁纵向钢筋及箍筋均采用HRB400。取某边榀框架(C点处为框架角柱)的一段框架梁,梁截面:b×h=400mm×900mm,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s=30mm,梁上线荷载标准值分布图、简化的弯矩标准值见题图,其中框架梁净跨ln=8.4m。假定,永久荷载标准值gk=83kN/m,等效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qk=55kN/m。 假定,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计算结果如下:框架节点C处,柱轴压比为0.5,上柱柱底弯矩与下柱柱顶弯矩大小与方向均相同。试问,框架节点C处,上柱柱底截面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c(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810 B.920 C.1020 D.1150

考题 一计算跨度为4m的简支梁,梁上作用有恒荷载标准值(包括自重)15kN/m,活荷载标准值5kN/m,其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为:()A、50kN·mB、50.3kN·mC、100kN·mD、100.6kN·m

考题 单选题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Dqk=30kN·m,则D点的弯矩设计值MD最接近于(  )kN。A 130B 102C 96.9D 95

考题 单选题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Dqk=30kN·m,由此可算得上述两种情况D点的弯矩设计值MD=(  )kN·m。A 130B 102C 96.9D 95

考题 单选题一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 Agk=50kN·m、M Aqk=30kN·m、M Ack=60kN·m(见下图),M 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 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 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标准值M Awk=65kN.m(见下图)。 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计算在四种荷载下柱脚A处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 A应为()kN·m。A 255.3B 239.2C 228D 210.3

考题 单选题在(1)的单层平面框架中,除由竖向均布荷载gk及qk产生的D点弯矩标准值MDgk=50kN·m及MDqk=30kN·m外,现尚需计及如图6-33所示由风荷载产生的D点弯距标准值MDwk=25kN·m,由此算得D点在上述三种工况组合后的弯矩设计值MD=(  )kN·m。提示: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A 117.9B 123.0C 124.4D 140.0

考题 单选题一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 Agk=50kN·m、M Aqk=30kN·m、M Ack=60kN·m(见下图),M 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 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 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标准值M Awk=65kN.m(见下图)。 由桁架上永久荷载、活荷载和吊车荷载产生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A 160.8B 166C 173.4D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