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患者,女性,26岁。面部红斑,光过敏,关节肿痛,多种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尿蛋白检查阳性,激素治疗有效。

若患者抗心磷脂抗体检查结果为阳性,该患者应避免
A.过度劳累
B.感冒
C.近期怀孕
D.吃含磷脂高的食物
E.情绪激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患者,女性,26岁。面部红斑,光过敏,关节肿痛,多种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尿蛋白检查阳性,激素治疗有效。若患者抗心磷脂抗体检查结果为阳性,该患者应避免 A.过度劳累 B.感冒 C.近期怀孕 D.吃含磷脂高的食物 E.情绪激动” 相关考题
考题 患者女行,26岁,怀孕4月余。自诉发热、口腔溃疡,伴关节疼痛,以手、腕关节尤甚,面部有红斑,检查抗核抗体阳性,该患者服用哪种药物治疗最安全A.非甾体类抗炎药B.免疫抑制剂C.肾上腺皮质激素D.雌激素E.雷公藤多甙片

考题 【连题】 (4-6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35岁,因面部红斑、尿蛋白阳性人院就诊。 为确诊首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是A.ANAB.T细胞亚群C.血常规D.肝功检测E.过敏试验

考题 (87~90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26岁。面部红斑,光过敏,关节肿痛,多种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尿蛋白检查阳性,激素治疗有效。87.进一步体检的重点是A.免疫学检测B.X线片检查关节C.B超检查D.过敏试验E.红斑皮肤真菌检查

考题 (1~3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35岁,因面部红斑、尿蛋白阳性人院就诊。为确诊首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是A.ANAB.T细胞亚群C.血常规D.肝功检测E.过敏试验

考题 患者,女性,24岁,主因“全身关节肿痛伴发热4周”入院。查体:面部可见紫红色蝶形红斑,Hb80g/L,血沉120mm/h,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A、类风湿关节炎B、急性风湿病C、慢性肾炎D、SLEE、皮肌炎有助于诊断的化验是A、肌电图B、血沉C、肾图D、抗Sm抗体E、关节X线片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是A、糖皮质激素B、非甾体抗炎药C、抗疟药D、免疫抑制剂E、强效广谱抗生素

考题 患者,女性,26岁。面部红斑,光过敏,关节肿痛,多种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尿蛋白检查阳性,激素治疗有效。进一步体检的重点是A、免疫学检测B、X线片检查关节C、B超检查D、过敏试验E、红斑皮肤真菌检查若患者ANA检测结果为阳性,需进一步检查A、ENA抗体谱检查B、类风湿因子检查C、血小板抗体检查D、ANCA检查E、抗心磷脂抗体检查若患者抗心磷脂抗体检查结果为阳性,该患者应避免A、近期怀孕B、吃含磷脂高的食物C、过度劳累D、情绪激动E、感冒此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A、尿路感染B、SLEC、类风湿关节炎D、过敏性紫癜E、肾病综合征

考题 患者女性,26岁,怀孕4月余。自诉发热、口腔溃疡,伴关节疼痛,以手、腕关节尤甚,面部有红斑,检查抗核抗体阳性,该患者服用哪种药物治疗最安全A.非甾体类抗炎药B.免疫抑制剂C.肾上腺皮质激素D.雌激素E.雷公藤多甙片

考题 患者,女性,23岁,主因“全身关节肿痛伴发热4周”入院。查体:面部可见紫红色蝶形红斑,Hb80g/L,血沉120mm/h,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A、类风湿关节炎B、急性风湿病C、慢性肾炎D、SLEE、皮肌炎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是A、糖皮质激素B、非甾体抗炎药C、抗疟药D、免疫抑制剂E、强效广谱抗生素

考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5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指间关节肿痛,保暖后缓解,未予治疗。因1周前该症状加重,伴双膝关节疼痛,双下肢肌肉疼痛及足跟痛,行走困难,面部出现红斑入院。血液检查:血红细胞沉降率80mm/h,白细胞3.9*109/L,红细胞3.4*1012/L,血红蛋白101g/L;免疫学检查:C3、C4均降低,ANA(+),RF(-)。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3g。该患者目前的治疗原则不妥的是A:预防感染B:药物首选抗生素C:卧床休息D:药物首选糖皮质激素E: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疼痛

考题 患者,女性,26岁。面部红斑,光过敏,关节肿痛,多种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尿蛋白检查阳性,激素治疗有效。若患者ANA检测结果为阳性,需进一步检查 A.类风湿因子检查 B.ANCA检查 C.抗心磷脂抗体检查 D.ENA抗体谱检查 E.血小板抗体检查

考题 患者,女性,26岁。面部红斑,光过敏,关节肿痛,多种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尿蛋白检查阳性,激素治疗有效。此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过敏性紫癜 B.尿路感染 C.肾病综合征 D.类风湿关节炎 E.SLE

考题 患者,女性,35岁,因面部出现蝶形红斑,尿蛋白阳性入院就诊。为确诊,首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为A.ANAB.T细胞亚群C.血常规D.肝功能检测E.过敏试验

考题 患者,女性,26岁。面部红斑,光过敏,关节肿痛,多种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尿蛋白检查阳性,激素治疗有效。进一步体检的重点是 A.免疫学检测 B.过敏试验 C.X线片检查关节 D.红斑皮肤真菌检查 E.B超检查

考题 患者,女性,24岁,主因"全身关节肿痛伴发热4周"入院。查体:面部可见紫红色蝶形红斑,Hb80g/L,血沉120mm/h,尿蛋白(++)。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 B.非甾体类抗炎药 C.抗疟药 D.免疫抑制剂 E.强效广谱抗生素

考题 患者,赵女士,24岁。不规则发热约4周,并有全身大多数关节肿痛,面部有红斑,查尿有蛋白及管型。本病治疗主要药物是()A、糖皮质激素B、抗生素C、非甾体抗炎药D、免疫抑制剂E、抗疟药

考题 患者,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史2年。近日体温升高。因关节红肿、有压痛,出现面部红斑、蛋白尿而入院治疗。下列处理不妥的是()。A、维持激素治疗B、安排在背阳的病室C、加强肢体锻炼D、慎用阿司匹林E、经常用清水洗脸

考题 患者面部蝶形红斑伴关节疼痛1月余,入院后查血常规正常,尿蛋白定量0.26g/d,ANA阳性,ds-DNA阳性,以下哪种治疗方案较为适合该患者()。A、足量激素+CTX冲击治疗B、甲泼尼龙冲击治疗C、半量激素+MMFD、半量激素+羟氯喹E、半量激素+口服CTX

考题 患者,女性,23岁,主因“全身关节肿痛伴发热4周”入院。查体:面部可见紫红色蝶形红斑,Hb80g/L,血沉120mm/h,尿蛋白(++)。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是()。A、糖皮质激素B、非甾体抗炎药C、抗疟药D、免疫抑制剂E、强效广谱抗生素

考题 女性,24岁,系统性红斑狼疮史5年,以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近1个月出现高热。体温达39℃,经多种抗生素治疗及加大激素用量后病情无好转,并伴有头痛。为进一步明确病因检查首选()。A、免疫指标检查B、胸片C、痰普通培养D、腰椎穿刺E、军团菌抗体检查

考题 患者女,29岁,反复发热,咽疼,多关节肿痛2年,考虑“类风湿关节炎”给予甲氨蝶呤治疗后,关节肿痛好转,但出现面部皮疹,日晒后加重,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1×109/L,RF210U/ml,尿蛋白(++),ANA1∶640,抗Sm抗体(+)。最可能的诊断是()A、风湿热B、系统性红斑狼疮C、类风湿关节炎D、皮肌炎E、成人Still病

考题 患者女,29岁,反复发热,咽疼,多关节肿痛2年,考虑“类风湿关节炎”给予甲氨蝶呤治疗后,关节肿痛好转,但出现面部皮疹,日晒后加重,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1×109/L,RF210U/ml,尿蛋白(++),ANA1∶640,抗Sm抗体(+)。对该患者的药物治疗应首选()A、抗生素B、环磷酰胺C、糖皮质激素D、来氟米特E、羟氯喹

考题 单选题患者面部蝶形红斑伴关节疼痛1月余,入院后查血常规正常,尿蛋白定量0.26g/d,ANA阳性,ds-DNA阳性,以下哪种治疗方案较为适合该患者()。A 足量激素+CTX冲击治疗B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C 半量激素+MMFD 半量激素+羟氯喹E 半量激素+口服CTX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18岁,学生。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指间关节肿痛,保暖后缓解,未予治疗。1周前双手指间关节肿痛加重,伴双膝关节疼痛、双下肢肌肉疼痛及足跟疼痛,行走困难,面部出现红斑而入院。血液检查:血沉80mm/h,白细胞总数3.9×109/L,红细胞计数3.4×1012/L,血红蛋白101g/L。免疫学检查:IgG增高,C3、C4均降低,ANA(+),RF(-)。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7g(正常0~0.15g)。 该患者目前的治疗原则不妥的是()A 卧床休息B 预防感染C 药物首选抗生素D 药物首选糖皮质激素E 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疼痛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性,23岁,主因“全身关节肿痛伴发热4周”入院。查体:面部可见紫红色蝶形红斑,Hb80g/L,血沉120mm/h,尿蛋白(++)。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是()。A 糖皮质激素B 非甾体抗炎药C 抗疟药D 免疫抑制剂E 强效广谱抗生素

考题 单选题女性,24岁,系统性红斑狼疮史5年,以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近1个月出现高热。体温达39℃,经多种抗生素治疗及加大激素用量后病情无好转,并伴有头痛。为进一步明确病因检查首选()。A 免疫指标检查B 胸片C 痰普通培养D 腰椎穿刺E 军团菌抗体检查

考题 单选题某女性患者34岁,面部蝶形红斑伴低热、乏力和四肢关节肿痛近2个月,1个月前检查示血常规白细胞总数3.6×109/L, 血沉43mm/h,类风湿因子阳性。曾以“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消炎痛、中药汤剂治疗。若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应具备()。A 血沉快B 月经紊乱C 低补体血症D 抗Sm抗体阳性E 有掌红斑和甲周红斑

考题 单选题患者,赵女士,24岁。不规则发热约4周,并有全身大多数关节肿痛,面部有红斑,查尿有蛋白及管型。本病治疗主要药物是()A 糖皮质激素B 抗生素C 非甾体抗炎药D 免疫抑制剂E 抗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