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2018年)甲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3%。2020年12 月 1 日,该企业“原材料—甲材料”科目期初结存数量为 2 000 千克,单位成本为15 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 月份发生有关原材料收发业务或事项如下:
(1)10 日,购入甲材料 2 020 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32 320 元。增值税税额为 4 201.6 元,销售方代垫运杂费 2 680 元(不考虑增值税),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 20 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20 日,销售甲材料 100 千克,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2 000 元,增值税税额为 260 元,材料已发出,并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
(3)25 日,本月生产产品耗用甲材料 3 000 千克,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甲材料 100 千克。
(4)31 日,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结转发出甲材料成本。
(5)31 日,预计甲材料可变现净值为 12 800 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5),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 12 月末原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

A.12月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元
B.12月末列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原材料”金额为12800元
C.12月末甲材料的成本为13000元
D.12月末甲材料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本月发出甲材料的成本金额为(100+3 000+100)×16.25=52 000(元),期末剩余甲材料的成本为 2 000×15+32 320+2 680-52 000=13 000(元),选项 C 正确;期末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 12 800 元,所以应当计提减值准备=13 000-12 800=200(元),选项 A 正确、选项 D 错误;所以 12 月末记入“存货”项目的“原材料”的金额为 12 800元,选项 B 正确。
更多 “(2018年)甲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3%。2020年12 月 1 日,该企业“原材料—甲材料”科目期初结存数量为 2 000 千克,单位成本为15 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 月份发生有关原材料收发业务或事项如下: (1)10 日,购入甲材料 2 020 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32 320 元。增值税税额为 4 201.6 元,销售方代垫运杂费 2 680 元(不考虑增值税),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 20 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20 日,销售甲材料 100 千克,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2 000 元,增值税税额为 260 元,材料已发出,并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 (3)25 日,本月生产产品耗用甲材料 3 000 千克,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甲材料 100 千克。 (4)31 日,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结转发出甲材料成本。 (5)31 日,预计甲材料可变现净值为 12 800 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5),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 12 月末原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 A.12月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元 B.12月末列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原材料”金额为12800元 C.12月末甲材料的成本为13000元 D.12月末甲材料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相关考题
考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2007年3月份,甲企业发生如下涉及增值税的经济业务或事项:(1)购人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80 000元,增值税额为13 600元。该批原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2)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 000元,增值税额为34 000元,提货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已交购货方,并收到购货方开出并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3)在建工程领用生产用库存原材料10 000元,应由该批原材料负担的增值税额为1 700元。(4)盘亏原材料4 000元,应由该批原材料负担的增值税额为680元。(5)用银行存款30 000元缴纳增值税。要求:编制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

考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19年12月1日,该企业“原材料——甲材料”科目期初结存数量为2000千克,单位成本为15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月份发生有关甲材料收发业务或事项如下: (1)10日,购入甲材料2 02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2 320元,增值税税额为4 201.6元,销售方代垫运杂费2 680元,增值税税额为241.2元,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2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20日,销售甲材料100千克,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260元,材料已发出,并已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 (3)25日,本月生产产品耗用甲材料3 000千克,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甲材料100千克。 (4)31日,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结转发出甲材料成本。 (5)31日,预计甲材料可变现净值为12 800元。 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资料(3),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发出材料会计处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生产产品耗用原材料应计入制造费用 B.生产产品耗用原材料应计入生产成本 C.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原材料应计入管理费用 D.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原材料应计入制造费用

考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发出存货成本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确定,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2019年12月1日 A原材料结存数量500千克,“原材料”科目期初借方余额8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8日,外购A原材料2015千克,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1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73万元,运输费2万元,保险费1万元(均不考虑增值税),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15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15日,向乙公司销售A原材料300千克,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5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65万元,符合收入确认条件,A原材料已发出,款项已存入银行。 (3)25日,本月生产产品领用A原材料1000千克,生产车间一般耗用A原材料200千克,管理部门领用A原材料50千克,销售部门领用A原材料80千克。 (4)31日,办理B材料的销售退回,该材料系甲公司上月向丙公司销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2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56万元,该批原材料成本为8万元,B材料于2019年11月3日发出,当月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丙公司尚未支付款项。由于该批原材料出现质量问题,A公司要求全部退回B原材料。甲公司同意退货并按规定向客户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 根据资料(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借记“原材料”科目8万元 B.借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12万元 C.贷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8万元 D.贷记“应收账款”科目13.56万元

考题 (2018年)甲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3%。2020年12 月 1 日,该企业“原材料—甲材料”科目期初结存数量为 2 000 千克,单位成本为15 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 月份发生有关原材料收发业务或事项如下: (1)10 日,购入甲材料 2 020 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32 320 元。增值税税额为 4 201.6 元,销售方代垫运杂费 2 680 元(不考虑增值税),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 20 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20 日,销售甲材料 100 千克,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2 000 元,增值税税额为 260 元,材料已发出,并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 (3)25 日,本月生产产品耗用甲材料 3 000 千克,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甲材料 100 千克。 (4)31 日,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结转发出甲材料成本。 (5)31 日,预计甲材料可变现净值为 12 800 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4),下列各项中,关于结算销售材料成本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A.甲材料加权平均单位成本15.58元 B.主营业务成本增加1625元 C.其他业务成本增加1625元 D.甲材料加权平均单位成本16.25元

考题 甲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3%。2020年12 月 1 日,该企业“原材料—甲材料”科目期初结存数量为 2 000 千克,单位成本为15 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 月份发生有关原材料收发业务或事项如下: (1)10 日,购入甲材料 2 020 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32 320 元。增值税税额为 4 201.6 元,销售方代垫运杂费 2 680 元(不考虑增值税),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 20 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20 日,销售甲材料 100 千克,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2 000 元,增值税税额为 260 元,材料已发出,并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 (3)25 日,本月生产产品耗用甲材料 3 000 千克,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甲材料 100 千克。 (4)31 日,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结转发出甲材料成本。 (5)31 日,预计甲材料可变现净值为 12 800 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资料(3),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发出材料会计处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生产产品耗用原材料应计入制造费用 B.生产产品耗用原材料应计入生产成本 C.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原材料应计入管理费用 D.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原材料应计入制造费用

考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发出存货成本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确定,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2019年12月1日 A原材料结存数量500千克,“原材料”科目期初借方余额8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8日,外购A原材料2015千克,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1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73万元,运输费2万元,保险费1万元(均不考虑增值税),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15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15日,向乙公司销售A原材料300千克,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5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65万元,符合收入确认条件,A原材料已发出,款项已存入银行。 (3)25日,本月生产产品领用A原材料1000千克,生产车间一般耗用A原材料200千克,管理部门领用A原材料50千克,销售部门领用A原材料80千克。 (4)31日,办理B材料的销售退回,该材料系甲公司上月向丙公司销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2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56万元,该批原材料成本为8万元,B材料于2019年11月3日发出,当月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丙公司尚未支付款项。由于该批原材料出现质量问题,A公司要求全部退回B原材料。甲公司同意退货并按规定向客户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 根据资料(1)和(2),下列各项中,关于向乙公司销售A原材料账务处理正确的是()。A.贷记“其他业务收入”5万元 B.贷记“原材料”5万元 C.借记“银行存款”5.65万元 D.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65万元

考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该企业生产主要耗用一种原材料A,该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A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10元,2019年6月1日,该“原材料”账户余额4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5 200元。甲公司6月份发生的有关业务如下: (1)5日,从乙公司购入A材料5 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45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5 850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付清,材料尚未到达。 (2)10日,从乙公司购入的A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80千克,经查明,短缺为运输中合理损耗,按实际数量入库。 (3)20日,从丙公司购入A材料4 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44 000元,增值税为5 72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4)6月份,甲公司共领用A材料6 000千克用于生产产品。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资料(1),下列关于甲公司购入A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 A.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45 000元 B.借记“在途物资”科目45 000元 C.借记“材料采购”科目45 000元 D.借记“原材料”科目45 000元

考题 丁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3%,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10元。2019年6月初,“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2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余额700元,“材料采购”账户借方余额40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600元(假设上述账户核算的内容 均为甲材料)。2019年6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5日,丁企业收到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4 040千克,期初材料采购全部验收入库。 (2)20日,从外地A企业购入甲材料8 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8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 400元;运费1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90元,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丁企业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所有款项,材料尚未到达。 (3)25日,从A企业购入的甲材料运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40千克,经查明为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4)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共发出甲材料7 000千克,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5)30日,由于市场价格下跌,预计结存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72 000元,期初的存货跌价准备未转销。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假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已经税务机关认证,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4),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元。A.69 853 B.70 147 C.70 581 D.69 510

考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该企业生产主要耗用一种原材料,该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20元,2019年6月初,该企业“银行存款”科目余额为300000元,“原材料”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分别为30000元和6152元,6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2014年) (1)5日,从乙公司购入材料5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9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170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 (1)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甲企业向乙公司购入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 A.原材料增加90000元 B.材料采购增加90000元 C.原材料增加100000元 D.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11700元

考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19年12月1日,该企业“原材料——甲材料”科目期初结存数量为2000千克,单位成本为15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月份发生有关甲材料收发业务或事项如下: (1)10日,购入甲材料2 02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2 320元,增值税税额为4 201.6元,销售方代垫运杂费2 680元,增值税税额为241.2元,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2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20日,销售甲材料100千克,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260元,材料已发出,并已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 (3)25日,本月生产产品耗用甲材料3 000千克,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甲材料100千克。 (4)31日,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结转发出甲材料成本。 (5)31日,预计甲材料可变现净值为12 800元。 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4),下列各项中,关于结转销售材料成本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A.甲材料加权平均单位成本15.58元 B.主营业务成本增加1625元 C.其他业务成本增加1625元 D.甲材料加权平均单位成本16.25元

考题 丁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3%,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10元。2019年6月初,“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2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余额700元,“材料采购”账户借方余额40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600元(假设上述账户核算的内容 均为甲材料)。2019年6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5日,丁企业收到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4 040千克,期初材料采购全部验收入库。 (2)20日,从外地A企业购入甲材料8 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8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 400元;运费1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90元,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丁企业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所有款项,材料尚未到达。 (3)25日,从A企业购入的甲材料运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40千克,经查明为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4)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共发出甲材料7 000千克,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5)30日,由于市场价格下跌,预计结存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72 000元,期初的存货跌价准备未转销。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假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已经税务机关认证,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5),下列各项中,关于丁企业月末的会计处理结果表述正确的是()。A.期末甲材料未发生减值 B.期末甲材料发生减值 C.期末应冲减减值准备600元 D.期末应计提减值准备1 847元

考题 (2018年)甲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3%。2020年12 月 1 日,该企业“原材料—甲材料”科目期初结存数量为 2 000 千克,单位成本为15 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 月份发生有关原材料收发业务或事项如下: (1)10 日,购入甲材料 2 020 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32 320 元。增值税税额为 4 201.6 元,销售方代垫运杂费 2 680 元(不考虑增值税),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 20 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20 日,销售甲材料 100 千克,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2 000 元,增值税税额为 260 元,材料已发出,并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 (3)25 日,本月生产产品耗用甲材料 3 000 千克,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甲材料 100 千克。 (4)31 日,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结转发出甲材料成本。 (5)31 日,预计甲材料可变现净值为 12 800 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资料(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应收账款2260元 B.增加银行存款2260元 C.增加应收票据2260元 D.增加其他货币资金2260元

考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发出存货成本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确定,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2019年12月1日 A原材料结存数量500千克,“原材料”科目期初借方余额8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8日,外购A原材料2015千克,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1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73万元,运输费2万元,保险费1万元(均不考虑增值税),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15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15日,向乙公司销售A原材料300千克,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5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65万元,符合收入确认条件,A原材料已发出,款项已存入银行。 (3)25日,本月生产产品领用A原材料1000千克,生产车间一般耗用A原材料200千克,管理部门领用A原材料50千克,销售部门领用A原材料80千克。 (4)31日,办理B材料的销售退回,该材料系甲公司上月向丙公司销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2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56万元,该批原材料成本为8万元,B材料于2019年11月3日发出,当月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丙公司尚未支付款项。由于该批原材料出现质量问题,A公司要求全部退回B原材料。甲公司同意退货并按规定向客户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 下列各项中,本月结转材料成本的账务处理错误的是()。A.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3.84万元 B.借记“生产成本”科目12.8万元 C.借记“管理费用”科目3.2万元 D.借记“销售费用”科目1.024万元

考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19年12月1日,该企业“原材料——甲材料”科目期初结存数量为2000千克,单位成本为15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月份发生有关甲材料收发业务或事项如下: (1)10日,购入甲材料2 02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2 320元,增值税税额为4 201.6元,销售方代垫运杂费2 680元,增值税税额为241.2元,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2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20日,销售甲材料100千克,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260元,材料已发出,并已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 (3)25日,本月生产产品耗用甲材料3 000千克,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甲材料100千克。 (4)31日,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结转发出甲材料成本。 (5)31日,预计甲材料可变现净值为12 800元。 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材料(2),下列各项中,该企业销售甲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A.主营业务收入增加2 000元 B.银行存款增加2 260元 C.应收账款增加2 260元 D.其他业务收入增加2 000元

考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发出存货成本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确定,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2019年12月1日 A原材料结存数量500千克,“原材料”科目期初借方余额8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8日,外购A原材料2015千克,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1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73万元,运输费2万元,保险费1万元(均不考虑增值税),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15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15日,向乙公司销售A原材料300千克,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5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65万元,符合收入确认条件,A原材料已发出,款项已存入银行。 (3)25日,本月生产产品领用A原材料1000千克,生产车间一般耗用A原材料200千克,管理部门领用A原材料50千克,销售部门领用A原材料80千克。 (4)31日,办理B材料的销售退回,该材料系甲公司上月向丙公司销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2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56万元,该批原材料成本为8万元,B材料于2019年11月3日发出,当月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丙公司尚未支付款项。由于该批原材料出现质量问题,A公司要求全部退回B原材料。甲公司同意退货并按规定向客户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 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A原材料的入账价值是()万元。A.24 B.21 C.26.73 D.23

考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19年12月1日,该企业“原材料——甲材料”科目期初结存数量为2000千克,单位成本为15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月份发生有关甲材料收发业务或事项如下: (1)10日,购入甲材料2 02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2 320元,增值税税额为4 201.6元,销售方代垫运杂费2 680元,增值税税额为241.2元,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2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20日,销售甲材料100千克,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260元,材料已发出,并已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 (3)25日,本月生产产品耗用甲材料3 000千克,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甲材料100千克。 (4)31日,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结转发出甲材料成本。 (5)31日,预计甲材料可变现净值为12 800元。 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5),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12月末原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A.12月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元 B.12月末列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原材料”金额为12 800元 C.12月末甲材料的成本为13 000元 D.12月末甲材料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考题 (2018年)甲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3%。2020年12 月 1 日,该企业“原材料—甲材料”科目期初结存数量为 2 000 千克,单位成本为15 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 月份发生有关原材料收发业务或事项如下: (1)10 日,购入甲材料 2 020 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32 320 元。增值税税额为 4 201.6 元,销售方代垫运杂费 2 680 元(不考虑增值税),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 20 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20 日,销售甲材料 100 千克,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2 000 元,增值税税额为 260 元,材料已发出,并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 (3)25 日,本月生产产品耗用甲材料 3 000 千克,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甲材料 100 千克。 (4)31 日,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结转发出甲材料成本。 (5)31 日,预计甲材料可变现净值为 12 800 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资料(1),下列会计处理核算正确的是( )。 A.借记“原材料”科目32320元 B.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4201.6元 C.借记“销售费用”科目2680 D.原材料的单位成本为17.5元

考题 丁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3%,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10元。2019年6月初,“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2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余额700元,“材料采购”账户借方余额40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600元(假设上述账户核算的内容 均为甲材料)。2019年6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5日,丁企业收到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4 040千克,期初材料采购全部验收入库。 (2)20日,从外地A企业购入甲材料8 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8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 400元;运费1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90元,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丁企业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所有款项,材料尚未到达。 (3)25日,从A企业购入的甲材料运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40千克,经查明为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4)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共发出甲材料7 000千克,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5)30日,由于市场价格下跌,预计结存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72 000元,期初的存货跌价准备未转销。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假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已经税务机关认证,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根据资料(3),下列各项中,关于丁企业6月25日验收入库甲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合理损耗的数量不影响原材料的入账金额 B.合理损耗应计入实际采购成本中 C.合理损耗金额应由运输企业承担赔偿责任 D.原材料入账金额为79 600元

考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19年12月1日,该企业“原材料——甲材料”科目期初结存数量为2000千克,单位成本为15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月份发生有关甲材料收发业务或事项如下: (1)10日,购入甲材料2 02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2 320元,增值税税额为4 201.6元,销售方代垫运杂费2 680元,增值税税额为241.2元,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2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20日,销售甲材料100千克,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260元,材料已发出,并已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 (3)25日,本月生产产品耗用甲材料3 000千克,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甲材料100千克。 (4)31日,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结转发出甲材料成本。 (5)31日,预计甲材料可变现净值为12 800元。 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材料(1),下列各项中,该企业购入甲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A.甲材料实际入库数量为2 000千克 B.甲材料入库单位成本17.5元 C.甲材料入库总成本35 000 D.甲材料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损耗使入库总成本增加320元

考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发出存货成本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确定,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2019年12月1日 A原材料结存数量500千克,“原材料”科目期初借方余额8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8日,外购A原材料2015千克,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1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73万元,运输费2万元,保险费1万元(均不考虑增值税),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15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15日,向乙公司销售A原材料300千克,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5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65万元,符合收入确认条件,A原材料已发出,款项已存入银行。 (3)25日,本月生产产品领用A原材料1000千克,生产车间一般耗用A原材料200千克,管理部门领用A原材料50千克,销售部门领用A原材料80千克。 (4)31日,办理B材料的销售退回,该材料系甲公司上月向丙公司销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2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56万元,该批原材料成本为8万元,B材料于2019年11月3日发出,当月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丙公司尚未支付款项。由于该批原材料出现质量问题,A公司要求全部退回B原材料。甲公司同意退货并按规定向客户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 根据期初资料和资料(1),本月A原材料的单位成本为()万元。A.0.0128 B.0.012 C.0.0127 D.0.016

考题 丁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3%,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10元。2019年6月初,“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2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余额700元,“材料采购”账户借方余额40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600元(假设上述账户核算的内容 均为甲材料)。2019年6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5日,丁企业收到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4 040千克,期初材料采购全部验收入库。 (2)20日,从外地A企业购入甲材料8 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8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 400元;运费1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90元,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丁企业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所有款项,材料尚未到达。 (3)25日,从A企业购入的甲材料运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40千克,经查明为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4)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共发出甲材料7 000千克,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5)30日,由于市场价格下跌,预计结存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72 000元,期初的存货跌价准备未转销。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假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已经税务机关认证,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3),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 )。A.0.83% B.0.70% C.0.21% D.1.82%

考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12月从国外进口一批原材料,海关审定的关税完税价格为100万元,该材料的关税税率为10%,增值税税率为13%,甲企业进口原材料应纳增值税为( )万元。 A.12.44 B.16.44 C.13 D.14.3

考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18年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如下:7月2日从乙公司购进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 0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30 000元,对方代垫运费1 000元,原材料已验收入库,开出带息商业承兑汇票。12月10日得知该款项无法支付。甲公司对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应转入的科目是( )。 A.其他业务收入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营业外收入

考题 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A材料,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3%,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甲企业对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收回加工后的A材料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B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11月2日,甲企业发出加工材料A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620 000元。 (2)12月20日,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加工费100 000元(不含增值税)以及相应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3)12月31日,A材料加工完成,已收回并验收入库,并以银行存款支付往返运杂费20 000元,甲企业收回的A材料用于生产合同所需的B产品1 000件,B产品合同价格1 200元/件。 (4)12月31日,库存的A材料预计市场销售价格为700 000元,加工成B产品估计至完工尚需发生加工成本500 000元,预计销售B产品所需的税金及费用为50 000元,预计销售库存A材料所需的销售税金及费用为2万元。 (1)编制甲企业委托加工原材料的有关会计分录。 (2)计算甲企业20×9年12月31日对该存货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考题 北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生产中所需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法核算。2017年4月1日,原材料结存2000千克,计划成本为每千克5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借方余额1000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北方公司2017年4月份发生的有关原材料业务如下: (1)4月12日,北方公司持银行汇票600000元购入原材料10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480000元,增值税税额816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和运输费8400元(不考虑增值税),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0千克,经查明为途中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 (2)4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5000千克,用于生产A产品;车间管理部门领用500千克。 (3)4月30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310000元。 下列关于北方公司原材料在2017年4月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材料”科目的期末余额为322500元B、原材料期末记入“存货”项目的金额为310000元C、原材料期末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D、原材料期末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考题 多选题北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生产中所需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法核算。2017年4月1日,原材料结存2000千克,计划成本为每千克5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借方余额1000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北方公司2017年4月份发生的有关原材料业务如下:(1)4月12日,北方公司持银行汇票600000元购入原材料10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480000元,增值税税额816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和运输费8400元(不考虑增值税),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0千克,经查明为途中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2)4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5000千克,用于生产A产品;车间管理部门领用500千克。(3)4月30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310000元。关于4月12日购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记入“原材料”科目的金额是500000元B记入“原材料”科目的金额是497500元C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金额是8400元D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金额是-9100元

考题 不定项题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企业生产主要耗用一种原材料,该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20元。2017年1月初,该企业“银行存款”科目余额为300 000元,“原材料”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分别为30 000元和6 152元,1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5日,从乙公司购入材料5 000千克,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9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5 30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2)8日,从乙公司购入的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0千克,经查明,短缺为运输途中合理损耗,按实际数量入库。(3)10日,从丙公司购入材料3 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57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9 69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并且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4)15日,从丁公司购入材料4 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88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4 96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5)1月份,甲企业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总计为84 000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到问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2.根据资料(2),下列各项中,甲企业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A发生节约差异9 000元B发生超支差异9 000元C原材料增加100 000元D原材料增加99 000元